聽到比較多的是殲-10,殲-15,殲-20,殲-16好像不多,這款飛機什麼情況?

吹口琴的貓


相比於殲10,殲20,殲15這些機型,殲16確實是媒體報道的比較少。主要是因為殲16很少參加航展,同時殲16在功能定位上,屬於多用途飛機。而殲20和殲10更強調空戰性能,殲15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一款艦載機,這些飛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媒體討論得多。殲16是一款功能比較全面的戰機,是個多面手,能執行空戰,對地攻擊,對艦攻擊的任務。殲16從外觀看,跟蘇30有些像,但殲16和蘇30的差別很大,殲16的戰鬥力也遠勝蘇30。

殲16的掛載能力很強,有12個掛點。根據媒體公開的信息看,殲16的掛載能力接近12噸,能夠掛載大多數國產空空,空地,機載反艦導彈。有人提出,殲20和殲10c都有了,為何還要發展殲16?其實包括殲11,殲15在內,這幾款飛機在實戰中,執行的任務是完全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優勢也不同。

殲20作為一款隱形戰機,主要承擔的是高強度空戰和突防作用。殲15戰機是航母的艦載機,主要擔負在遠海大洋地區執行防空和進攻任務。殲11則主要是針對同代戰鬥機,畢竟裝備隱形戰鬥機的國家還非常少,非隱形機之間對抗,殲11B還是很有優勢的。殲10的最早型號主要執行空戰,b和c強化了對地攻擊能力。殲10C已經是一款全能戰機,但其不屬於重型機,作戰半徑和掛載能力有限,一般用於中低強度的空戰。

殲16的主要作用就是彌補其他飛機的不足,尤其是殲轟7A的不足。殲轟7對地攻擊和對海攻擊能力不錯,但空戰能力比較弱,實戰中需要戰鬥機來護航。但殲16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的對地反艦能力更出色,同時可以獨立執行空戰任務。很好的彌補海軍的不足,配合海軍作戰。可以說,殲16是最好的多功能戰機,什麼地方需要,它就可以去那裡執行任務,是一款非常好的補充機型。


兵說


殲-16戰鬥機最新的消息是前不久以7機楔形編隊的圖片出現在互聯網上,這也是首次有這麼多數量的殲-16同時出現在公眾面前。

殲-16戰鬥機7機編隊的出現,將打破很多關於它的傳聞

自5年多前殲-16首飛之後,就一直被各種“傳聞”伴隨著,如進度慢、雷達有問題、返廠維修、無法定型、被引進的蘇-30SM取代等,而最經典的則是:殲-16的年產量只有一架。不過隨著這次亮相,關於它的一切“傳聞”都將不攻自破。

其實,殲-16擁有如此多的傳聞,主要還是因為其“戰鬥轟炸機”或者“多用途戰鬥機”身份和定位問題,在一些媒體和網友看來,殲-10、殲-11系列已經大批量裝備,蘇-35已經引進,殲-20即將服役,經過重大升級的殲轟-7B完全可以勝任“戰鬥轟炸機”的任務,這個時候價格明顯昂貴的殲-16似乎完全沒有必要大量裝備。

蘇-30幾乎成了解放軍手中的“萬金油”,出現在各種場合,圖為扮演假想敵的蘇-30MKK

但毋庸置疑的是,解放軍在未來數十年間的最重要任務仍然是保證國土防空和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穩定,而從現在解放軍面對的主要安全問題和所進行的軍事準備來看,中國空中力量的主要威脅依舊是來自沿海方向的F-15、F-16、F/A-18、“幻影”2000等第三代戰鬥機及其改進型號。儘管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已經開始陸續裝備殲-10B/C、殲-11B/BS等高性能戰鬥機,但在整體戰術性能上並沒有明顯優勢,而更為重要的是,在數量上目前也無法取得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在可能發生的衝突或者戰爭中,相比較普通戰鬥轟炸機(如殲轟-7“飛豹”)和轟炸機(轟-6系列),飛行性能更好的多用途戰鬥機反而更容易突破敵方防空攔截線。

海軍“海空雄鷹團”的蘇-30戰鬥機,可見中國對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的重視和渴求

比如殲-16擔負縱深打擊任務的話,憑藉其優秀的飛行性能和多樣化的掛載能力,能夠使編隊指揮和不同機種間的協同更加方便和靈活,即使在缺乏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也可以獲得比較高的突防效果。如果出現攻擊梯隊由於敵方防禦系統過於嚴密而無法突防的情況,殲-16強悍的對空作戰能力也能夠有效保證自身的安全。簡單來說,和現役的蘇-30MKK一樣,殲-16除了可以承擔對地(海)攻擊任務,同時還能依靠其對空作戰能力進行空中優勢和防空攔截作戰,這對於先進作戰飛機規模相對有限的中國軍隊來說,殲-16在整個作戰裝備體系中的作用要明顯超過用途單一的空優機型。

所以在未來的數年之內,有望看到殲-16以超出大家想象的速度,大批量裝備解放軍空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並且會成為蘇-30MKK那樣的“多面手”,頻繁出現在各種場合。

此外,互聯網上的一些觀點認為:殲-20出現之後,殲-16這樣的機型就成為了“雞肋”,但這些觀點卻很少考慮到,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除了價格昂貴之外,其性能和裝備成熟度尚需要時間來檢驗,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把保障自身空中安全的砝碼完全押在一款全新的機型上,因此對於現階段的解放軍來說,殲-16這種優於傳統三代機、性能穩定的機型才是攻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各種先進武器的掛載來看,殲-16將在性能上大幅超越現役的蘇-30MKK


迷彩派軍事


圖為殲-16戰機

一直以來,我國軍用戰機的發展都沿襲前蘇聯的傳統,造成了我國戰機發展不是很科學。制空的戰機沒有對地攻擊能力,對地攻擊戰機的制空能力又弱;同時對地對艦攻擊機性能單一,或航程短,或無法使用國產精確制導武器。為此我們急需一款我們自己的多用途戰機。殲-16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研發出來的。

殲-16是從殲-11B發展出來的三代半多用途雙座殲擊轟炸機。該機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可多目標作戰,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殲16擁有12個武器外掛點,據悉該機載彈量最大可達12噸,可以使用我國各類國產空地導彈、反艦導彈、格鬥空空導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殲-16具有在複雜電磁環境下針對空中、水面、地面等多樣目標的搜索、打擊能力。

圖為殲-16所採用的先進機載顯示器

相比蘇-30,殲-16載彈量更大、航程更遠、有更長的滯空時間,同時電子戰能力更強,在戰時可以打擊距離更遠的目標或對戰區內更多的目標進行攻擊。關鍵的是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多用途戰機,殲-16的國產化率遠超其他型號戰鬥機。由於安裝了國產新型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能夠有效探測隱身目標。

在我國已服役的戰機中,殲-16的性能僅次於殲-20,是我國綜合性能最好的“炸彈卡車”。


楠竹一


小小防務觀察來回答。連日來,解放軍殲-16批量列裝東部戰區空軍某旅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從前,主要由蘇-30MKK和殲-11A戰機護航的轟-6K,有了最佳拍檔。相比較上述兩種戰機,殲-16性能提升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三代半多用途雙座雙發殲擊轟炸機。該機外形參考機型為俄式蘇-30MKK殲擊轟炸機。2013年初解放軍正式公開該戰機。2017年7月30日,在《沙場點兵——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全景紀實》中首次展示。

改機2011年10月17日已在瀋陽首飛,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殲-16具有對空對地攻擊能力。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同時攻擊多個目標並識別目標的相關信息。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與殲轟7比較殲16的機體更大,最大載彈量12噸,可以發射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導彈。殲16裝備了國產的“太行”渦扇-10發動機。

相比日本不斷掉渣的F-15J以及周邊三代戰機,解放軍殲-16無疑足夠碾壓,同時,從航程上看,殲-16更加適合遠海訓練:

前些天,6架解放軍轟-6K首次飛到了大阪南部的紀伊半島近海上空。中國網友紛紛點贊,稱中國空軍轟-6K遠洋訓練飛出了“新航線”。此次轟6k機群飛行的距離來回有4000公里。按照殲16航程,不空中加油,也能全程為轟-6K護航。要知道,我們的空中加油機隊伍仍是短板,此前小小詳細分析了,有興趣的請關注作者。航程更大的殲-16,無疑更加適合護航轟-6K。

解放軍開展的常態化遠海遠洋訓練,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是提高實戰能力、推進強軍事業的正常需要。“不管遇到什麼阻撓,中國空軍還要一如既往;不管誰來跟著伴飛,中國空軍還要常去多飛!” 小16,該是你表現的時候了,遇到不聽話的小夥伴不要手軟啊。


種花家的軍事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20, "thumb_url": "6ef00000fc27407702d8\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因為殲-16這款戰機,雖然技術上比殲-20要落後,整體上是脫胎於蘇-30MKK戰機,但是該機和殲-20一樣,是中國空軍未來“攻防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殲-20的光芒掩蓋了殲-16,但殲-16才是中國空軍未來空中戰術攻擊的主力。甚至從美國空中作戰的經驗來看,殲-16將成為低烈度戰爭執行戰略打擊任務的主力,也就是針對防空體系不完備的弱小國家,殲-16通過攜帶精確制導彈藥和目標指示吊艙,完全可對其關鍵目標實施戰略突擊。

相比殲-20,殲-16的載彈量更高,這就是美國空軍一直說的炸彈卡車。相比使用昂貴的殲-20戰機,殲-16的性價比更高。從目前網絡上公佈的圖片可以看出,殲-16比原來的蘇-30MKK多用途攻擊能力更強。蘇-30MKK戰機是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多用途戰機,但從蘇聯到俄羅斯,空中攻擊並不是其戰鬥機的主業,因此蘇-30MKK的對地攻擊能力,相比美軍的F-15E,差距不小,這主要體現在雷達性能、攻擊吊艙精度、精確制導彈藥種類等方面,但對於當時的中國,蘇-30MKK已經是非常先進的多用途戰機。

不過展望2020-2035年的戰場,蘇-30MKK顯然就不夠看了,因為其性能已經無法滿足中國空軍的需要。特別是中國周邊一些國家採購F-15E戰機的升級版,顯然需要中國研發更先進的、具備強大對地攻擊能力的多用途戰鬥機。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研製殲-16也是在殲-20落戶成飛後,對沈飛的一種扶植政策。像殲-20這種五代機被成飛競標獲得,對於沈飛來說等於失去了最重要的項目。儘管沈飛有艦載殲-15、殲-11B的任務,但採購量都有限,面對未來20-30年的戰場,沈飛也需要新項目來維持發展。而且對於中國航空工業來說,任何一家戰鬥機企業過強或者過弱都不是正常現象,只有維持平衡保持競爭才是明智的選擇。


諍聞軍事


殲-16:沈飛研製,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殲擊轟炸機。2011年首飛,2013年成型,2016年已正式部署在甘肅酒泉鼎新空軍基地,(外傳數量8架)。

殲-16採用“太行”渦扇-10發動機,有源相控陣雷達,最大載彈量12噸,具備超視距離對空攻擊和強大對地對海打擊能力。

主要武器:1、30毫米機炮1門,備彈150發;2、導彈:鷹擊系列反艦導彈,雷電-10反輻射導彈,霹靂系列空空導彈;3、炸彈:雷霆2雷射導引彈,雷石滑翔炸彈,200A反機場炸彈,500千克、1500千克通用炸彈。

今天在朱日和閱兵亮相的是殲-16電子戰飛機,電子戰型的主要改進是;取消機關炮等設備,增加了電子對抗相關設備,(從外形上可看見,飛機兩側翼尖上安裝的吊艙、從前到後各有4個刃狀天線),具備寬頻信號感知和識別功能。這對發動機推力有更高要求,可推斷我國太行飛動機的性能仍在穩步提升中。


諶人


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問題,不一定是對的,僅僅供大家參考。

中國有三個空中力量,海軍航空兵 陸軍航空兵 空軍,三家對於飛機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飛豹殲轟7最早僅僅裝備海軍航空兵,主要是用於反艦,有一定的自衛能力,遠距離出去沒有掩護的飛機自己也能抗一下。後來空軍也看上了,改殲轟7A的時候,強調的是精確打擊能力而不需要自衛能力,因為當時殲11可以為它做掩護了。殲轟7B 改進是強調掛載一款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同樣轟6也被賦予這樣的改進,這兩款改進都是為了確保即使殲16失敗,海軍航空兵依然有能用的飛機。現在殲16應該是成功了,所以西飛關閉了殲轟生產線,轉而全力生產輔助機型。

殲 15 16如果都是海軍航空兵的機型,那麼估計產量都不會太大,接下來就看沈飛這條路是不是走對了,當年成飛在殲7上刻苦用功,最終用巴鐵的錢成就了FC-1,充分研究了三角翼和前鴨翼,成就了殲20。也希望FC31最終找到出錢的土豪成就中國的另一個輝煌。


老馬識途47112543


殲16是我國根據國土防禦的重心轉移,從誘敵深入轉為拒敵於國門外的思想下根據蘇30MKK殲轟機為外形參照下研製的裝備國產窩扇10發動機的殲敵轟炸機,作用是對敵方戰艦以及地面目標進行打擊,在我國缺少遠程重轟炸機的情況下彌補我們的短版,提高對於敵方進行對地對艦對空防禦能力,同時兼備改造電子戰飛機的平臺為主要目的研製的飛機,對空它有強大的機炮,同時有我國研製的霹靂系列空空格鬥導彈,對艦可以裝備鷹擊系列導彈,對地有雷霆炸彈,雷石炸彈以及常規炸彈,該機屬於多用途岸基防空對地攻擊機,還可以改為電子戰飛機,於美國咆哮者電子戰飛機性能一樣提高我國在高科技戰爭中的優勢,該機屬於4代半飛機,提升我國綜合空軍實力!


鐵血戰士99


殲16是雙座型的殲11,類似蘇30雙座型,主要是遠程轟炸,當然它還是戰鬥機,所以是戰鬥轟炸機。在美國,雙座型戰鬥機好像很少,少得都想不起那個型號。但似乎都有雙座型,A10,F14,F15,F16,F18好像都有雙座型。覺得雙座型戰鬥機是特別機種,空戰性能應較單座差,炸彈容量又比不上轟炸機,十項全能,但每項性能也不是最強。但總會有用的,就好像我有小車也有貨車,卻又買了輛皮卡一樣,總有用得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