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们的十年人生

看那世间多个儿子的家庭,几双儿媳勾心斗角明里暗里的比试,蝇头小利之争。

真的应了红楼梦的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可悲的是儿媳,可叹的也是儿媳。

一.一房不能娶二媳

北方一座小院。

和煦的阳光轻抚屋顶。

屋内的人们都在为自己做着密谋。

三间正房的东间住着老大小两口,老大媳妇正在和老大窃窃私语。

东屋里住着老林老两口,两人正在唉声叹气。隔壁就是厨房,锅里正在“咕嘟咕嘟“的冒着泡,地锅中的余温,温着洗碗水,锅里是吃过午饭的残羹冷炙。

西屋的床上躺着一个年轻人,是老林家的小儿子,他坐在床上,双拳紧握,牙关紧咬,心中的怒火蹭蹭的往上涨,似乎要把房顶给掀翻。

五口人,分了三个战场,各自心里都有气,为什么会这样呢?还要从午饭时他们的聊天说起。

“爸妈,我给你们讲,隔壁村的风水先生可说了,一房不能娶二媳,不然会妨害老大的,你们要是不听我劝,以后老大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那你们试问。”

在饭桌下,老大用脚踢着媳妇,张张嘴想说话,可被媳妇一瞪眼,给吓得赶紧低下头,往嘴里扒拉饭。“

“老大媳妇,你这不是给大家出难题吗?爸妈就这点本事,把老大老二养大,迎你进了门,现在你弟弟婚事都定下了,年底就要结婚,你这不让再这座老房子上结婚,那他去哪结婚啊?”林老太满脸悲戚,脸上的皱纹像百年老树的树皮,一行清泪从脸上划过,犹如那清泉走过不平顺的土地。

林父放下碗,没说话,拿出他的旱烟,一口一口的抽了起来。

烟雾慢慢升腾,饭桌上越发的沉默。

老大媳妇看自己引起的话题,大家都在想,该怎么办?

她捂着嘴笑了笑:“妈,弟弟结婚这是大喜事,怎么能不让弟弟结婚呢?我有个好主意,你们听不听?”

漆黑的夜,亮起了一束光,这束光就是希望。

林老太点了点头。

老大媳妇接着说:“老大和老二都年轻,只要舍得出力气,我爸也可以一块出去,不出两年,再另起一座房子,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三声“哼”,同时响起。

老大心想:我这媳妇也是坑自己,外面打工多累啊,在家多舒服,我可不出去打工。

林老太急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年底就要结婚的事情,再推后两年,女方家肯定不同意。

林父想的和大儿子一样,自己年纪大了,才不愿意出门去打工,其实,林父才50岁上下。

这三声就是他们三个发出的。

唯独就是老二,慢慢的往嘴里送着饭,没有说话,只有他的腿在微微颤抖,竭力的压制着自己的火气。

想自己,左一口大嫂,右一口大嫂,没想到,真实的大嫂竟是这样的狠毒货色。

这老二是高中没有考上,才辍学回了家,虽然学习不是很好,但到底是上过学,加上脑子活,一点就透。

他看出了这个家现在是大嫂独大,父母都不敢忤逆她,只有自己出走,挣下一笔钱财,回来再找大哥大嫂算账。

饭桌上,就主动提出了,自己要外出赚钱的想法。

老大媳妇当然举双手赞成,她提出的这个计策,就是为了防止老二结了婚,分家产,没想到老二这么蠢,一激就上了当。

从那天起,老二就出门在外,天南地北的闯荡。

老家定下的婚事,因为没有房子结婚,也告吹了。

二.我有儿子,我就比你高贵

三年过去了。

老二回到了家,带回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

老大媳妇很紧张,害怕分她的家产。

老二在外找到一份医药销售的工作,好的年景,加上好的机遇,再加上踏实肯定的努力。在城里买了房,为了那不吃馒头争口气的夙愿,说服了自己的女朋友,要回家起一座房子。

买砖,买瓦,买水泥,买建材,请师傅和施工队,热火朝天的干了三个月,新房子终于拔地而起。

老大媳妇心里又不平衡了,她看老二媳妇穿的花枝招展,穿金戴银,而自己穿的是灰不溜秋,两人一对比,差距很明显。

她心里琢磨,这是为什么呢?

琢磨了两天,一拍脑门,才想出来。

这怪老大啊!

为什么老二媳妇吃香的,喝辣的,这是因为老二挣到了钱,供媳妇花,反观老大呢?整日不干活,一干活,不是腿疼,就是肚子疼,妥妥的一个成年废物。

老大媳妇可不敢和老大干架,老大那手可狠,刚结婚时,自己和他胡搅蛮缠,被他一顿揍,老大媳妇就明白了,这个家,最后还是要听老大的。

老大媳妇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出出来,不然,自己会寝食难安。

不曾想,还真给了她这样一个机会。

在老二起新房的那段时间,老二媳妇一直在老屋中住着,这对妯娌低头不见,抬头见。

老大媳妇,能说会道,见风使舵,笑里藏刀,想着法的套老二媳妇的话。

老二媳妇单纯,就把自己怀孕的事情说了出来,这个时候,老大媳妇已经生产了,是个儿子,这个儿子被老林夫妻俩,可宝贝了,走哪都带着,真真的是命根子。

老大媳妇就在心里发愿,要老二媳妇一定要生个女儿。

就这样一晃几个月过去,老二媳妇在医院生了个大胖女儿,生的肥嘟嘟的,人见人爱,可爱极了。

老林老两口,在大儿媳添油加醋的劝说下,愣是没有去医院看望生产的二儿媳和孙女。

这可恼怒了老二和老二媳妇的家人。

但这一切正中老大媳妇的下怀,她要的就是这样,老二媳妇不是洋气吗?你咋不生个儿子呢?

老二不是有本事挣钱吗?你咋不生个儿子呢?把所有的一切都归结到儿子上,由此证明,老大媳妇是高贵的,这个家的一切都是老大的,老二就是不能要这个家的一根针和一根线。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老二很少回老屋了。

三.好吃懒做终害己,夫妻离婚家破落

几口人吃饭,家里的薄田收入,供不起一家人的吃喝。

老大和老林都不出门挣钱,老大媳妇爱和一帮小媳妇们在一起说闲话,林老太因为照顾大宝贝孙子,也不能挣钱。

最后穷的,亲戚见了他们都绕道走。

大宝贝孙子,穿的烂烂的,什么好吃的零食都吃不到,都是看着别人的小孩子吃,而流口水。

俗话说:“人穷而志短,树挪死,人挪活。”

夫妻俩,痛定思痛,决定和同村的人一起去城里买煤球,挣钱养家。

买煤球是个很苦的工作,先从煤场低价拉出,再高价卖给城里的市民,就是挣个差价。

头几天的新鲜劲一过,夫妻俩都开始了偷懒,慢慢变成了相互埋怨。

老大更离谱,跟着住在一起的男人,学会了打牌,上了瘾,借钱去玩,输了个地掉。

结果钱,非得没挣到,还欠了一屁股债。

老大媳妇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在一筹莫展之际。

听闻外面保姆这个行业很火热,就在职业中介所报了名。

不曾想,巧合的是,第二天就有主顾要来面试保姆。老大媳妇,捯饬了一晚上,选了最好看的衣服,可悲的是,还是没有人相中她。

失魂落魄的回到住的地方,老大睡得像死猪一样。

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一个小桌子,一个小柜子,地上垃圾堆着,啤酒瓶,小吃袋子,该洗的衣服等等。

老二回了家,只见林老太抹着眼泪,给小儿子说着家里的苦日子。

在林老太的转述中,老二听懂了事情的始末。

老大和老大媳妇离了婚,原因是,老大打了媳妇,而且是喝醉酒打的,老大媳妇气不过,也不卖煤球了,到处给老乡们一起去外面转,转来转去,还真让她找到了发财的门道,当然不是什么正道。老大是一段时间后,才知道的,嫌丢人,让老大媳妇回家,但是,无论老大怎么劝,老大媳妇说什么都不愿意回去,和老大一起再过那看不到希望的苦日子了。

事情没有闹到离婚的地步,还有缓和的余地,更离奇的事情发生了,老大媳妇和老大不辞而别了。

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老大只能和媳妇离了婚,媳妇的娘家人跑到老大家,把老大媳妇的嫁妆什么的,都拉走了,这一帮人,临走时,还把老大打了一顿。

老大心灰意冷,在城里不回家了,可怜了林家老两口,守着一个孩子。

老屋年久失修,漏雨不说,还摇摇欲坠,老二不愿意花钱修补。

老两口没有办法,只能搬到了老二的新房子里。

老大媳妇坚守的老屋,像人一样垂垂老矣,而老二一家呢?日子过得却是相当的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