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太后的这个动作是暗示王家除掉顾侯;二叔或已知皇帝谋划!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康姨妈可以说是太不要脸了,竟然想要杀死明兰和明兰的孩子, 她在康家作威作福这么多年,手上有好几条人命,除了康家,还要祸害自己亲妹妹家,有那么多闲工夫去设计毒害祖母,拖自己的妹妹下水,被关小黑屋被打板子也从不反省,只知道嗷嗷叫着“我父亲配享太庙”。 这种人说了都是浪费口舌,送去内狱不吃点苦头怎么能行,做了那么多的坏事,该多受点报应。

按理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王家也是忠义之家不然老父亲不会死后被赐享受太庙的供奉,这样的人家毕竟也是饱读圣贤书就不是人中龙凤也差不到哪里去,可这个康王氏真是奇葩,一个贵族女人好好的日子不过最后沦为一个精神病,就是从小她妈给惯的,从第一次草菅人命她父母他兄长都替她磨平,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她无法无天了,觉得杀了谁都会没事,最后葬送了自己一条命,在那个时代顺带她的族人和儿女都会背上污点。

王老太跑去太后面前伸冤,其实主要也不是申冤,就是表示王家还是站了太后那边,想要给儿孙博得荣华富贵。她女儿被小秦氏利用她是知道的。也是算定了这个事情是非曲直不重要,没人会深究真相,全看皇帝心意。

没看到王老太太吃面时候说的那段,因为以前得过势,说他老爷在时就算杀10条人命,顾家和盛家都不敢说什么,现在儿子不争气,没落了,对自己现在的无力袒护康义母感到愧疚,还有一层就是个红狼一样,家族的面子大于一切,如果康义母就这样被杀了,他们王家还没有一点反应,以后的王家还有什么面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在王老太和太后交谈时,有一个动作,太后剪蜡烛用意那么明显,意思就是皇帝的势力现在越来越大了,顾廷烨就是那灯芯中的一节,你们王家想让我帮你那就要拿出诚意帮我干掉顾廷烨。王老太太看懂了才让儿子对付顾廷烨。

显然太后是安稳日子过久了,再者自己还有用不完的精力,所以她要把权力从皇帝那里夺回来,皇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唯唯诺诺的赵宗全了,所以他给太后表演了一次大戏,皇上和皇后说的那些话都是说给太后塞过来的那个小太监听的,不是真的要处置顾二。皇上要除掉太后在朝上的势力,所以才有盐税,称自己亲爹为父,包括后面流放顾廷烨。

流放顾廷烨是为了让太后觉得皇上身边无人可趁机谋反,所以皇上才能光明正大将太后党羽连根拔起。齐家攀附太后,所以顾二才会对齐衡说让他不要再一根筋跟太后,因为如果继续支持太后,齐家一家也会和王家一样被皇帝铲除的,这里顾二应该是已经知道了皇帝谋划的。再说大家一直认为顾二和明兰一直被陷害一直被动这个事情。在那个年代不管做什么事都是要出师有名的,皇上连要政权都要百般算计,何况顾二。

所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结局应该是这样的:所有恶人压了太后那边,告顾廷烨,皇帝故意装着和顾不对付,卖破绽给太后,太后一出手,发现掉坑里了,被皇帝干掉了。顺带着贵妃也被清理了。然后众神归位,顾廷烨挥师北上收复故土。明兰稳坐诰命夫人,服侍皇后,全剧终。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明兰产子的剧情中,二叔果真是明兰的盖世英雄,每一次她最需要你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二叔都会出现在我身边来救明兰,拔出他的宝剑,挡在明兰的身前,二叔的肩膀就是明兰最安心的依靠,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而小公爷终于为了盛小六豁出去一次,也算是全了愿,确认她没有因为当年的阴错阳差过得不好,顾二叔真心诚意这一拜,曾经的那点龃龉也烟消云散了,我的小公爷终究会有个圆满的结局的,齐衡啊以后好好过日子,愿你一生平安顺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