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找了,荆门“消失”了!

转眼又是一年春

春天,万物复苏

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

那么,你在荆门度过了多少个春秋呢?

几十年的变化

荆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

也带走了很多


你见过曾经的荆门吗?

和高楼林立、大道愈宽的荆门相比

那时候的荆门,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有些事,有些人,在兜兜转转中不见了

荆门,也在这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

> 消失的影像 <

城墙边的手工剃头人

一根扁担,一头是烧热水的煤炉子,一边是剃头需要用到的工具。还有一把椅子。




(图 / 刘公)


曾经,在凤鸣门两颗大树旁、文化宫火车桥下…荆门的边边角角,几位老大爷靠这份手艺维持生计,也在对那些路过的人:这门活,还在。



(图 / 刘公)

一把剃刀、一把剪刀、还有一个推子……就是剪干净修出人样。从最开始的5分钱、1角钱……一直到现在即便最贵也就5元钱。剪个头发还能顺带刮个胡子,干净利落没有太多花样。



(图 / 刘公)


他们租不起昂贵的门面,也没有太多的客源,现在大多数人宁愿选择洗头就要二三十的理发店,也不愿和他们这些便宜活好的手工艺人打交道。

数十年的坚守,这些纯手工的剃头艺人大多是从农村还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年代,一直到现在这个时候,他们见过这座城市的一切变化和成长,但他们却渐渐消失了。

无论在哪个角落,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图 / 刘公)


天鹅广场万人抽奖


90年代的天鹅广场,不仅只是现在的休闲娱乐场所。

万人抽奖,市民奔走相告,飞机空中撒传单…家喻户晓,万人空巷。

所有的人都想来凑个热闹,说不定好运气就砸中自己了呢。


时隔十几年,2016年天鹅广场再一次举办此类活动,激起无数荆门人的回忆,当日的现场,人山人海,几乎是看不到空地方。




曾经的小义乌 华隆退出历史舞台

江浙有义乌,荆门有华隆

你想到的想不到的,你家里需要的,在荆门华隆你都可以买到。上至家电,下至发箍,甚至是毛线这里也是琳琅满目供你选择。



2018年01月,华隆正式关门歇业,屹立荆门20年的小义乌商场退出历史舞台,直至今日,这里依旧大门紧闭。



20年,240个月,7300个日夜,它最终也只能止步于荆门人的回忆里。


热电厂的热火朝天

建设中的荆门热电厂


1978年,

热电厂第二期开工建设初期的盛景。


1978年

荆门电厂燃料铁路专线通车典礼。

这张照片,会让多少老同志泪奔啊,

满满的年代感。


1978年11月,

荆门热电厂一期投产庆功大会召开。

没有现在的软凳座椅,

全部都笔直的坐在小板凳上,

没有交头接耳没有窃窃私语。


> 消失的生活 <

那个时候的象山菜场

在荆门的地位,老人都知道

水泄不通,真正的车水马龙

挑着担子的,推着车的

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

如此气派的大门,在如今看来

却也显得落败不显眼了


失火前繁华的商业大厦

那个时候,哪有这么多商业体供选择

一家商业大厦,整座城的购物中心

对立设置的手扶楼梯

能走一次,都觉得很开心了


那个时候

男同志大多戴着相同的帽子

大家身着中山装

统一的黑灰色

这就是标准的集体合影





80年代的荆门县城

中间的楼房是一医的老住院楼,

远处的火车桥在客运中心后面,

近处的平房是龙泉中学的食堂,

楼房是一个礼堂,是危房,

最下面的山包叫桃花山,里面有地道,

多年前就已经平了。


停留在中商的2路汽车

曾经是荆门线路最长的一趟公交

车票,仅仅5毛钱


> 消失的吆喝 <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

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

随着一声声弦响

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

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吆喝声故意拉得很长

一声接一声从巷里传出

就像童谣一般

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现在也有,但是稀疏三两声

不刻意去寻找,就跟消失了一样

修鞋匠 伞匠 配锁匠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

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地响

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

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

如今这种缝鞋的机器都很少见了

> 消失的感情 <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

大家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

或者是一条小巷子里



一起聊天,打牌

一起干活,一起做饭

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

今天谁家没米了,一起吃大锅饭

每天都像在过年




放学后,哪有什么电脑游戏机

一个弯子里的小朋友

全部都能玩到一起

丢下书包,上天下地

水里泥里,一直到爸妈扯着嗓子叫人

才知道回家




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照片、文字

其实什么都装不下



我们从牙牙学语到现在已为人父母

荆门,也必然发生变化

一座城市的发展

印刻着多个时代的印记

在不断消失,也在不断更新

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告别需要面对

但这种“消失”,也意味着成长

城市的成长少不了更替迭代

“消失”的那部分

终有一天,会长出新的希望


均来自荆门社区网网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