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不堪,都藏在厕所里

大学生的思想国

1.

能哭的地方只有厕所和爸爸的怀里

高三那年发生了一件事情,那是我真正意义上的难过到了极点。很普通的一天,我吃完晚饭后去上晚课,一个和我关系一直蛮要好的朋友问我是打架了嘛。我茫然,她指了指我的脸,又重复询问了一遍是打架了嘛,我下意识照着镜子看了下自己的侧脸。脸上四五处红色的抓痕,心里一惊,难道是猫猫抓的??

我把从食堂出来的路上,逗弄调戏一只猫的事情和她讲了,本来我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过了一个课间,我进入班级时候,发现每个人都在躲着我并且以异样的眼神看着我,这种感觉很糟糕。问了我同桌,才得知那个姑娘跟班里同学说我得了狂犬病。

说起来我第一反应是愣了很久,只是脸上有几处红色的抓痕就变成了“狂犬病”患者,这种说法真真地过于离谱。虽然觉得蛮好笑的,心里还是不免悲伤,关系要好的朋友带头说这种话,自己离得我远远的,好像我身上带了什么病菌,这种感觉是真的难受。

就在这样一种压抑的环境下,我度过了一节并不是很愉快的晚课,又是一个课间,我请了假去了医院。

第一次一个人看站牌乘坐公交车,第一次去医院挂号。诊断结果意料之内的什么事情也没有,医生叫我放宽心。

我养了十几年的猫猫狗狗,给妈妈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这个事情,妈妈反映平平淡淡,也只是说你觉得吧OK就没问题。打完电话去医院厕所里哭了好久。

有时,坚强到万千委屈和压力都一个人扛得住;有时,又脆弱得连一句真心的丧气话也不敢说出口。

2.

成年人 把负能量埋在厕所

很多时候,“上厕所”不是单纯的生理需要,而是一种情绪自救方式。

它可能意味着:太累了、心里烦、有点难过、不知道怎么办了……

前段时间家里出了很多事情,我已经在情绪崩溃的边缘“试探”,学校工作也不顺利,回到宿舍,碰到舍友因为失恋情绪激动,就像一根导火线被点燃了,我跑出宿舍去公共卫生间蹲着,从最开始的小声哭泣到后来的哭的大声,哭的嗓子变哑。

那几平米的空间,好像是唯一一个既可以撕下面具,又能保留体面的地方了。

现在成人的世界里,大都打碎了牙齿和血吞。

小时候同学结伴去厕所,长大点去厕所偷偷抽烟,工作了去厕所发泄情绪,结婚了去厕所冥想人生。

之前在一次聚餐,碰到一个曾经特别要好的玩伴,如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喝了一两杯便没了状态,一时间想哭也想吐。

喝到吐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往厕所跑,这地方才是在外面失控之后的最好归宿。

厕所是唯一的一方净土,不用和人尬聊,不会担心被人打扰,不用担心会被cue到,躲在狭小的厕所留最多的泪,四面围起来的安全感,仿佛无人窥探。

3.

躲在厕所里 偷一点快乐

在能短暂的碎片时间里,也许只有厕所能给我们带来及时、高效的快乐。

试问大家有多少电视剧是在那个空间里刷完的?

多少网购是在那完成下单操作的?

多少“鸡汤文”是在那灌给自己的?

每次舍友从厕所回来之后都会和我们讲在厕所碰到的趣事,今天哪个隔间放的《乡村爱情故事》电视剧,哪个隔间唱着民谣,或者哪个隔间传出来淡淡香烟味。

成年后,哭泣的声音消失了,听听歌,红红眼眶,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也不敢放声大笑,总觉得快乐好像是偷来的。

怕自己一旦发出“好幸福啊”的感慨,生活就要给你一拳头,说“OK你个大树菠萝”

躲在厕所里偷摸摸开心一下,大概是一天最愉快的时光。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路上的行人哪一个没有故事和心酸。

作者 | 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