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可以寫出怎樣的詩聯?

戀愛婚姻家庭道德驛站


告君我句正酌裁



長河宛轉借緣開,有意東流峻嶺懷。

兩岸群山隔水望,一株楓火訴秋來。

問船今此行何處?言道吾之可舞臺。

茲景茲情茲日事,告君我句正酌裁。

疑是眼前塵界外



火燒蒼翠自秋楓,流水潺湲峻嶺中。

垂柳亦排幽岸北,拱橋還架小亭東。

白鵝否告誰家養,紅葉空言我耳扔。

疑是眼前塵界外,拂塵輕擺望吾迎。


人文鏡




碧水青山遙相應,

小橋流水映山紅,

佳人纖手龍舟上,

美景如畫羨蒼穹。

1.

一幅美景堪入畫,

半江春水出碧玉。

2.

滿山楓葉紅似火,

一江春水碧如藍。

學識淺薄,還望各位師友批評斧正!

我是清風,一位來自農村的自媒體愛好者,採摘一縷馨香,送給紅塵中每一位赤誠的朋友,借頭條一角,邀天下賓朋齊聚,青梅煮酒,暢意江湖,聚沙成塔,共創輝煌!

關注清風,關注清風一笑醉江湖,在紅塵中與你攜手天涯,共創輝煌!

我在頭條等你!!!


清風一笑醉江湖



依圖有山水行舟

古人臨浦觀舟,多是迎送,老街的一組絕句,請詩友們指正:

1.君行乘馬我乘舟,酒罷歌闌天欲秋。 水闊山長人不見,江南江北各悠悠。

……

2.寒山寺外水如天,月到楓橋星滿船。 誰遣春風送愁去,禪鍾花雨助人眠。


……

3.春色凋殘花信稀,輕陰含雨燕孤飛。 衡門夜漲清溪水,雲笛一聲踏舸歸。 末句犯孤平

……

4.君鬢星星我白頭,青山未改水東流。 宦遊已慣風波惡,滄海一杯雪滿舟。 末句孤平

……

以上絕句都來自老街觀唐絕句系列,多是次韻或用韻唐人詩作。老街把用韻作詩當做學習古人的一種方法,如同書法的臨帖一樣 ,詩友們也可以嘗試一下。

附唐人原詩,請詩友們比較一下。

老街第3、4首分別次韻下面二首(次韻用原詩韻腳,順序相同。用韻,順序不同)。

暮春歸故山草堂(唐·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唐·劉長卿)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老街的第2首是用韻,原詩是唐人最著名的一首絕句 ,您能記起來嗎?

@老街味道

2018-319


老街味道



青蔥覆山頭,綠水映眼簾;遊人舟中坐,山水如畫般。怱怱幾十年,美景仍還在。君來我己去,美好在身邊。



青山綠水,勾起遊人的恩念。人生匆匆幾十年,一晃己過去多年,風景依舊如此美麗。我己不是當年,我來了你己經走遠。原來,一切的美好只在身邊。珍惜生活,過好每一天。謝友


尼木子


一,先上詩兩首

其一、

別友書

君作西遊我向東,

萍水之交意卻濃。

待到明年金秋至,

再聚南山賞楓紅。



其二、

傷別離

秋楓瑟瑟水悠悠,

不忍回眸南浦舟。

勸君莫作兒女態,

未待郎行淚自流。

二、析圖

此圖有山、水、船、樹(楓),很清楚,船是主,其餘是次,所以詩中筆墨應該在船上。那麼,就是寫船如何如何嗎?如果這麼想的話就思想太侷限了,應該運用推理性思維。只要符合邏輯,與畫面貼切就可以了。至於具體設想什麼情景,那是個人的事。可以說是同船泛遊,兩岸景色美不勝收;可以想象成送別,有朋友間的送別,有愛人間的離別。就詩歌而言,這類場景下寫送別的比例還是居多,畢竟“自古多情傷別離”,相較於純粹的遊玩題材的詩,更容易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三、關於我寫的兩首詩

我寫詩偏向寫不同環境、不同心境下的情感流露,字詞平實通俗,一是我喜歡白居易的風格,我認為詩歌應該是儘量讓更多的人能讀懂,能有情感上的互動;二是我的古文基礎其實並不怎麼好,詞彙量談不上豐富,更別說華麗的詞藻。

回到詩上面,第一首是寫朋友間的告別,心情較為輕鬆。第二首是愛人間的離別,戀戀不捨,卻又假作輕鬆,為的是安慰對方。效果如何?詩意如何?詞句如何?願傾聽朋友們的評點。


過客春


[昆明翠湖泛舟有感]

煙升知岸近,水淨覺天明。

落日低前樹,清風滿去舟。

興因孤嶼起,心為浮萍留。

曉吹兼漁笛,閒雲伴客愁。


臨池管窺




綠水小船山連山,

亭橋白鴨楓葉染。

不是西施浣紗處,

就是仙女洗澡潭。


大美農村綠水


披紅掛綠是秋山,靜水碧波盪畫船。

遠勝春朝明豔處,風光滿眼似江南。





我心逍遙25


翠色青山秀,

輕舟碧水搖,

楓葉已知秋 ,

兩岸春歸遲。


嘉月小文


七絕《秋江》

清清碧水泛金光,火火紅楓梳豔妝。

輕舟蕩起千重浪,疊翠山巒倒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