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是不是“寡婦年”?

魯小苗


農村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年是不是“寡婦年”?

為什麼大家都說2019年是寡婦年呢?因為2019年的除夕跟立春節氣是同一天,在沒有立這個節氣的一年裡農村人稱它為“寡婦年”,不過個人認為這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但是在農村上了年紀的,對於這種現象還是比較在乎的,如果村裡有人在今年結婚的話都會,都會有所考慮改期,那為什麼農村人對這樣的寡婦年這麼在乎呢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一年裡沒有立春這一天不但是稱之為“寡婦年”還有黑年、滑年等說法,據說這樣的一年裡是不適合結婚的,把這個寡年久而久之就成了寡婦年,在寡年結婚的女孩子有可能當寡婦之說,雖然聽起來比較搞笑,但是在農村的老一輩人還是有很多信這個說法的。

2019年它是不是“寡婦年”這都沒有真實的科學依據,只是在這一年裡少了一個立春的節氣而已,並沒有寡婦之說啊,這只是一個自然的規律,只是古代的人們把這一年稱之為寡年。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果有哪裡說不對的地方請各位多多體諒,


鮮果農阿軍


2019年是農曆寡婦年,因為2018年立春節氣與今年農曆除夕是同一天,即2019年2月4日,也就是臘月三十這天既是除夕,也是立春節氣,一般也被稱為“歲逢春”,民間便有“歲逢春,五穀金”等說法,應該預示著明年會是一個糧食豐收、五穀豐登的年份吧!而到了2019年時,這年的農曆新年中是沒有立春節氣的,因為被2020年給搶走了,這年會閏四月,也就是會經歷兩個農曆四月,就導致2020年會出現兩次立春節氣,第一次時間為2020年2月4日(即正月十一),而第二次時間為20212月3日(即臘月廿二),因此2020農曆年也被稱為“雙春年”!



其實造成無春年或雙春年的原因也是一種“陰差陽錯”的偶然現象,算是咱們國家曆法紀年中比較獨特的現象,這是因為新曆是按照地球繞太陽一週為規律的,也就是一年會有365天或366天,而陰之間的時間歷則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制定的,也就是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這樣就會導致12個月時間只有354天,與新曆相差11天,為了避免新曆和陰曆之間的時間越拉越大,往往陰曆就會通過閏月方式彌補,這樣一來就會導致農曆年中的節氣會跑到另一個年份中!故而造成了這類無春或雙春年的現象!

不過,在古代是沒有這類情況的,因為古代新年是以立春節氣這天為開始的,而不是現在以正月初一為新年開始,就像我們常說的“打春”,其實就是過去一年二十四節氣開始的第一天,也會把立春這天稱為“守歲”,但隨著從1912年確立了陽曆紀年後,就把公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而農曆正月初一則稱為“春節”,因此,也就導致寡婦年或雙春年說法的出現了!

雖說2019年為寡婦年,有的地方也稱為“滑頭年”或“滑年”,但這類說法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只是根據這年無春而憑空捏造出來的說法,往往也是不可靠的!另外,立春節氣還是根據節氣變化按照規律出現,並不能改變或左右四季的輪迴,因而往往也不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說,大家只當一聽,不必太放在心上給自己添堵,該結婚的還是結婚吧,畢竟等待一年的時間比較長!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農村人說“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是不是“寡婦年”?

說起“寡婦年”,很多人都會被這個字看的一臉懵,不知道什麼意思?而2019年就傳說中的“寡婦年”,其實沒有這麼玄。所謂“寡婦年”指的是沒有“立春”這個年份。比較封建思想的老一輩的人會說,在“寡婦年”結婚不好,很容易變成“寡婦”,有些沒有在“寡婦年”結婚不是也有些女人家庭情況成了寡婦。這話說的一點依據都沒有。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所謂的“寡婦年”,其實是不同年份不同日曆的時間所造成的。在我們國家以前都是採用陰陽合力,結合了大陽和月亮的運行的週期來制定日曆的。於是就有2019年農曆24節中氣候少了一個“立春”,所以這樣的年份稱為“寡婦年”。



寡婦年的出現,也是正常的四季輪迴,也不會影響到農作物的播種和人們的生活。而老一輩的觀念認為“寡婦年”不適合結婚,對婚姻會有一定的影響。陽是男比喻是天,陰是女比喻是地。一年四季也是陰陽結合,並且老一輩的觀念是“春生”“夏養”“秋收”“冬藏”,如果明年沒有立春,那就沒有“春生”這個說法。所以就有了寡婦年不適合結婚的說法,其實沒有科學依據的。想結婚什麼時候結婚都可以結,只要雙方是相親相愛,過得幸福哪一年都可以結婚了。



以上分析是我個人觀點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探討。


客家妹小林


農村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是不是“寡婦年”?冬至馬上就要到了,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都有殺豬、包餃子、吃餛飩等習俗,同時也是祭祀祖先的一個節日。但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寡婦年”卻不是指冬至,而是跟另一個節氣“立春”。



立春會在每年陽曆的2月3、4、5號這個時間段到來。立春這個節氣是一個時間點,人們認為從這一天起天地間陰陽開始轉化,陰逐漸退去,而陽開始回升,立春以後代表著春的到來,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而這裡的“寡婦年”就是人們所說的“無春年”,即一年中沒有“立春”的年份,這裡都是按照農曆就計算得出的。



2019年是不是“寡婦年”?2019年的立春是在陽曆的02月04日,那麼它對應的農曆就是十二月三十,即大年三十、除夕夜。其實按照農曆來計算的話這個立春屬於2018年,因此2019年是沒有“立春”的,它就是“寡婦年。(上圖所示)

這就是在日曆計算中的農曆和陽曆的時間差導致的,中國曆法是結合太陽和月亮的運行週期制定的。因此有時候有的年份會有閏六月就是兩個農曆六月就是為了縮小這種時間差而設定的。



古代人們之所以叫沒有“立春”的年份叫寡婦年,是因為“春”代表著萬物復甦,代表著陽氣,而一年中的農曆沒有“立春”,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一年陰盛陽衰,而春天是農民播種的時節,而無“春”就代表著無法懷春,即“寡年”不適宜嫁娶的說法。

最後既然有“無春年”、“寡婦年”,那麼就會有“雙春年”,我查了下日曆。而2020年就是“雙春年”,它第一個立春是陽曆2020年02月04,對應農曆是2020年一月十一;而它第二個“立春”是農曆2020年十二月廿二,農曆都是在2020年,這下大家知道了吧。


鄉村波比


寡婦年這個詞完全是不懂天文曆法的算命先生,唯恐天下不亂不好賺錢,胡編出來的迷信說法。

利用無知謀財的算命先生,把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年份,注意,是農曆年份,叫做無春年,寡婦年。春嘛,男人不發春,女人不久守寡了嘛。

可是,這跟男人女人那點兒事兒根本沒關係,更決定不了男人的生死。它只是農曆這種陰陽合曆的特定決定的。

24節氣週期遵守太陽歸回年,即365.2425天。

但農曆年要麼12個月354天,要麼13個月384天(有閏月)。

我們過年,正月初一,即傳統的元旦,是放在立春前後的,有時候前,有時候後。

這樣的話,有的年份就比迴歸年長,長度涵蓋了兩個立春;有的太短,一個立春都沒有。

不過,不管農曆年有1,0,2個立春,它都是正常的“年份”,不要聯想太多。


看一下最近四年的立春時刻。我們就知道,丁酉雞年有兩個立春,戊戌狗年在最後一天有立春。那麼己亥豬年沒有包含立春這個節氣,庚子鼠年又有兩個立春。


2017年立春時間,陽曆時刻:2017年2月3日 23:34:01,陰曆日期:丁酉雞年正月(小) 初七

2018年立春時間,陽曆時刻:2018年2月4日 5:28:25,陰曆日期:丁酉雞年臘月(大) 十九

2019年立春時間,陽曆時刻:2019年2月4日 11:14:14,陰曆日期:戊戌狗年臘月(大) 三十

(己亥豬年沒有包含立春這個節氣)

2020年立春時間,陽曆時刻:2020年2月4日 17:03:12,陰曆日期:庚子鼠年正月(小) 十一


松鼠老孫




西門觀點:其實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所謂‘’寡婦年‘’就是農曆兩頭無春的年份。‘’兩頭無春‘’指年頭年尾都沒有‘’立春‘’這個節氣。那為什麼把這樣的年份稱作‘’寡婦年‘’呢?

因為,從陰陽五行說,‘’立春‘’就是陽氣上升,陰氣下降的節氣。兩頭無春,就是沒有陽氣,這一年結婚,女的可能會失去丈夫,成為寡婦。把這樣的年份稱作‘’寡婦年‘’。

比如,2019年‘’立春‘’是公曆2019年二月四日,卻是農曆2018年12月30日,除夕。而2020年立春是2月4日,也是農曆2020年正月11日。農曆兩頭無春。就是人們常說的‘’寡婦年‘’。



其實,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之所以出現兩頭無春,是因為農曆和公曆紀年法不同而造成的,立春的確表明陽氣上升,但與男人女人毫無關係,與男女結婚更無關係。

因此,已經到了結婚年齡的男女朋友,不要顧忌什麼‘’寡婦年‘’,該結婚結婚,也許就運氣更好呢!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不知天文年與曆法年的區別。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是根據太陽年劃分的,一個太陽年約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

曆法是根據太陽年制定的,而曆法太陽年只能取整數,平年三百六五天,不足一個太陽年。閏年三百六十六天,超過一個太陽年。故,太陽曆之太陽年,不等於天文太陽年。

農曆為太陽曆與月亮歷合曆,俗稱陰陽曆。農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這樣,有的年只有二十三個節氣,有的年有二十五個節氣。又因為一年之始的正月為寅月,而立春又在正月前後,這就導致2019年的己亥豬年無立春,立春在年初一之前一天除夕。

曆法是人為制定的,一年之始正月,歷朝有不同,如秦始皇時以亥月即十月為正月,周曆以子月即十一月為正月。不管哪個月為正月,都是曆法一年之始。

中國古人有八字算命之說,即人的出生年月日時配干支,八個字。干支紀年月日時取的是六十整數,而太陽年的天數不是整數,故,八字在天數的時間上是不確定的。所謂天命,天數都不準確,八字算命就毫無準確性可言。同理,寡婦年更是無稽之談。


有話少說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所謂“寡婦年”也就是全年無立春,而之所以將沒有立春這樣的年份稱之為寡婦年,科學興農認為有兩層意思。其一寡意思為無的意思,全年沒有立春也就是所謂的寡春,也稱之為寡年,民間讀的時候走樣也就成了而今的寡婦年。其二、立春象徵了一年的開始,因為缺乏立春,民間可能認為不吉祥,不宜婚喪嫁娶,稱之為寡婦年。

那麼2019年到底是不是寡婦年呢?

從日曆上看,並非2019年無立春。這裡首先介紹一下當前我國所實行的歷法,眾所周知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一個節氣,在我國的古代也不存在陽曆,不少人可能認為立春是和陽曆無關的。

事實來說卻並非如此,我國當前的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當運行一週也就重新回到了起始點立春。因此立春在陽曆中的時間點是比較固定的,基本上都是在陽曆年的每年二月份初的3-5號,比如說2018年的2月4號為立春,2019年的2月4號同樣為立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立春實際上是參照地球圍繞太陽轉來定義的,準確的說這就是公曆的參照方式。

然而由於古代農曆的缺陷,古人又聰明的提出了閏月的方式以此調和,使得每年的節氣氣候能夠和月份吻合的上。這裡就出現了一個不確定性因素,由於閏月的存在也導致了節氣同農曆時間之間的不固定,於是年份之間就出現了偏差。

比如說2018年春節是公曆2月16號,而2019年的春節則是在2月5號,也就是說在2018年的2月16號之後到2019年春節2月5號之前都是屬於農曆戊戌年(狗年),2019年春節2月5號之後則是屬於己亥年(豬年)。

下面看一下今年和明年的立春時間分別為2018年2月4號、2019年2月4號,對照上面的年份我們發現,戊戌年的立春是在2019年的2月4號,2020年庚子年(鼠年)正月十一 (2020年02月04日 ),這裡可以看出處於狗年和鼠年之間的逐年在陽曆2018年、2019年、2020年均沒有所謂的立春出現。

到了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實際上人們所說的明年無立春的說法實際上是指己亥年(豬年)沒有立春,並非是指代2019年沒有立春。由於傳統文化對我國人們的影響比較深,至今農村在採納日曆的時候依舊參照陰曆(農曆),因而人們也就習慣的將明年2019年視為豬年。

至於有傳聞說的寡婦年不吉祥的說法,參照當今的視角,其實並無任何科學根據,“寡婦年”的形成只不過是由於農曆於陽曆之間的時間錯位所導致,並且這種情況的出現在每間隔數年也都會重複出現,對於明年豬年沒有立春的情況大家也就沒必要過分糾結了,相信您看完上面的內容也定然有所瞭解。


科學興農


農村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是不是“寡婦年”?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生活在農村,隨著新年的日益臨近,農村的大集上也更加的熱鬧了,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帶上了賺的錢,在集市上挑選著“年貨”,大家臉上也寫滿了幸福!可是,在集市中遇見村裡的王大爺,他卻愁眉苦臉的!出於好奇,我們就攀談了起來,他說,大寒到了,可是在今年,咱這裡是雨雪可不多,這對來年的收成有影響!的確,都說“大寒三場白,豬狗不吃黑”也是對豐收年的期許,不過,我也勸他說,“謀事在天,成事在人”,開了春多加管理還是能確保豐收的!

如今,大寒節氣也在1月20日正式來臨,距離“立春”也越來越近了,很多村民都說明年是“滑年”,不宜婚嫁,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普及下知識,讓更多的鄉親瞭解,這“滑年”的由來,不宜婚嫁的來源?並進行闢謠!

“滑年”又稱“空年”,或“無春年”和“寡婦年”!是農村人們對農曆一年中兩頭無春的一種“稱謂”!既然是“無立春”,那麼就涉及“立春”在陰曆的出現的問題!這也是,造成“滑年”的一個因素!

“立春”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被稱為“歲首”,是反映節氣變化的重要一個節氣,在農村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而無“春”自然會讓人感到“空年”!不過,眾所周知,這24節氣是陽曆(干支歷),而這新年是陰曆,我們國家採用的是“陰陽合曆”!而陽曆中,24節氣是受到地球繞太陽運行來定的,而公曆形同,每個節氣在公曆上的日期相對穩定!比如說,立春一般都在每年的2月4日,而在陰曆中,每個月天數的多少都有所不同,根據塑望月來定,每年大概在354天,為了反映四季的變化,故通過閏月來進行調整與公曆進行匹配!這也造成了,大年初一在對應的公曆上多有不同,也就出現了“兩頭無立春”的現象!

為何這“滑年”會和“婚嫁”有牽扯呢?在民間,俗語“春生,夏耘,秋收,冬藏”,這反映四季的變化,也凸顯了農業生產的一個週期,而“春生”居首,自然是“根基”,意義重大,而“春生”有“孕育和交媾”的含義,在反映到人身上,也就說婚姻問題了!而兩頭“無春”也被村民誤讀為“不宜婚配”了!

不過,這種說法是非常荒謬的!前面,我們講述了“滑年”的由來,也就是為何會出現!這都是因為曆法的不同,人為產生的一種現象,是很自然的!將其聯繫到“婚嫁”我一種歪曲和誤讀,大家不必在意!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今日我們談論的話題,大寒已入,距離立春還有15天!19年為“滑年”,真的不宜婚嫁?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


豬友巴巴


在農村,老人們都說,2019年是個寡婦年。甚至還有人說,寡婦年是不宜結婚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到底什麼是寡婦年?

其實寡婦年,又叫滑頭年。這是因為我國古人信奉陰陽學說,在古人眼中,陽是天,是男,陰是地,是女,一年四季也都和陰陽相互呼應。春生、夏養、秋收、冬藏是古人們對自然界秩序的觀測總結。春是陰陽平衡的季節,代表著生育,動物們都在春季繁衍後代。而農曆2019年的立春在2月4號除夕夜,新的一年還沒開始。又沒趕上下一年的立春,所以整個2019年是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無春就沒有陽氣,就成了老人們所說的寡婦年。

除了寡婦年,還有雙春年、同春年。雙春年就是農曆一年裡有兩次立春,如2014年、2012年等等。而同春年則是立春與農曆春節初一是同一天的情況。其實不管是寡婦年,還是雙春年都是兩種曆法農曆和公曆,時間上的不同所產生的巧合而已。

民俗專家表示,寡婦年不宜結婚的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寡婦年只是正常的歷法演變,不可能影響個人生活。結婚選取吉日是大家對婚姻生活的美好願景,順其自然就好,不需要太糾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