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计划」人生是,心在面对……

与其说:用心面对人生!不如说:人生是,心在面对……

心是什么?

心是本我、真我、大我、是高高在上的本心、真心!心,是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知到的、无形“能量体”!心,人人本有、自性具足、心即天理、具足良知良能!心生万法、万象应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心在面对……

人一生下来,就生了“面对”,心有了“面对”,事就有了,认知就有了……

每个人的心,天天在面对……面对着繁华世间、面对着日常琐事、面对着变化无常……

细思极想,是不是能觉到:时时刻刻与各种外在事物面对的,真的是人心!

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外在事物不断的来、不断的去……

合乎心意的,留也留不住;

烦恼心意的,躲也躲不开!

本心,干干净净,无好无坏、无善无恶!

但是,心在天天面对时,心动了,心动生念、生思、生想象、生意识、生感情、生欲望、生认知……于是,观念来了、成见来了,标准来了、问题来了、得失来了、好坏来了、善恶来了、烦恼来了,没完没了的事情也来了……

人生,就是心在面对!

每个人都有心,一有面对,心出来了,事也出来了,心不能离开事、单独存在,人是干事的,心是生事的,如果没有事,人又如何感知到心呢?

心在,在面对!有面对的在,心在事上;无面对的在,心在真上!

心安定的时候,还是在“无面对”的时候,比如:睡觉的时候,不思不想持静的时候!无面对时,心一直也在,在心的“真性”上!事情层出不穷,心被面对的事物牵绊,起伏不定……

欲望、感受、信息……来来往往;观念、想象、意识……生生不息!

心在面对时,落在事上,被事束缚,心生挂碍,走不动,离不开,就是执念!心本来是自在的、灵活的、自由的,

但在面对时,生出了种种的想象,心与事相对,心为对面的事起伏波动,心在生事,颠倒梦想,是非计较,苦乐不已!心在面对,生了心事,心、事不分,心就常常跟着事跑了,忘了自己,丢了自我,把外在的事当真,这边想要拿不起,那边想扔放不下,“颠倒”了,心跑到外面去了,丢了本位!心不停的抓、不停的想、不停的生事……

欲望不止,心穷无医!

《心经》上言:心无挂碍,应远离颠倒梦想!明心才能见真,见真自然安心!

真性,是没有面对的心!心,是有面对的我!《心经》讲心空,心空,是指:见真性时,没有面对!

六祖“南能北秀”一公案,可悟“无面对的境”……

神秀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此境,心中有物,有面对,勤拭,抹得掉吗?

慧能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境,心中无物,无面对,何来沾染?

心的本来,为什么是空的呢?

因为,心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有形有相的观念去解说!光明自心,在觉、在悟、在体会……人的本来,是本心、真心,是无所面对的那个“真性”!是人的真存在,虽一无所有,却永恒不变!正因如此,人一生下来,能生种种面对,认知万事万物,感受万千变化……

明心,就是让人们知道:

自己的心如何存在、如何面对、如何起作用……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知道心可以做什么……心安定了,不被事物束缚、牵绊,生活自然从容了……

切记:

心不抓事,事不困心!

心若抓事,事必困心!

心学大师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说过:

无善无恶心之体;

(心是本来的能量体,干净了无)

有善有恶意之动;

(心生的念头、意识动了,有了好坏、善恶、爱憎的分别)

知善知恶是良知;

(心具足天理、良知良能,人人皆有天良,知善、至善);

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致知,是格去心中之物--私欲,诚意、正心,为善去恶,以达到按照天理良知,面对一切)

“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安定了,人就安定了,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有什么可胆怯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