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吗,GE航空发动机上80%的零件都来自于中国?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实力的体现。航空发动机是极其复杂的机械结构,涉及到机械,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控制科学,冶金,材料等20多个学科,因此世界上目前能够制造航空发动机,特别是民用大涵道比的航空发动机的公司只有寥寥可数几个。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本人下面的文章,对于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巨头的介绍。

GE的航空发动机

目前,通用电气(GE公司)是航空发动机巨头中的老大。GE的总部在美国,但是你知道GE的发动机零部件来自于美国国内吗?其实不然,在全球化日益紧密的今天,中国可以为GE的航空发动机做80%以上的零件!

一般一个航空发动机上的零件有两万多个,这两万多零件可以按照等级进行分类。关键件,敏感件,非关键件。目前三巨头普遍采用的是主制造商+分供应商模式,这个具体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发动机的设计是由主制造商完成(GE,RR,PW),例如GE要首先设计GE90发动机,它会把所有的试验试飞取证放在美国进行,等到取得适航证量产以后,然后他会将很多零件的生产分给中国的供应商。中国供应商能够从GE的手中拿到什么?其实非常有限,就是零件的图纸和制造的规范。反过来,GE想从中国的供应商拿到什么,无非就是符合规范以及图纸要求的零件。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大的原因就是GE要降低成本,维护和中国的客户关系。因为我们知道在国外的人力成本非常巨大,所以中国相对于国外的人力成本不是那么高,即使加上各种费用以及零件来回的运费。

那是哪些零件能够转移到中国进行加工?其实都是一些普通的非关键性零件,大约占50%左右,这些零件就是普通的车加工,需要的特种工艺不多,但是加工要求很高。还有30%的零件是需要一些特种工艺,中国的供应商可以研发出来的。而剩下的20%左右的零件都是严格的出口限制的,这大多数都是热端部件,也就是高压部件。例如高压涡轮叶片不在中国制造,但是高压涡轮盘却是在中国制造的,燃烧是不在中国制造,但燃烧是头部可以在中国做,像一些非热端部件,例如从发动机从头部到尾部的机匣现在基本上都在中国做,还有很多低压的压气机和涡轮叶片,以及低压涡轮盘也都在中国制造。所以说,GE的一台发动机中80%的零件都可以在中国做。

发动机涡轮盘

从产业链的方向来考虑的这种加工模式的话,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基本特性就是两头在外:原材料是进口的,市场也是在国外的,中国的制造商能够做的就是来料加工,然后出口。但是随着中国市场被开发有很多上游的供应商,也就是原材料供应商也被开发出来,此时从原料生产到锻件生产,再到机械加工都可以在中国做,那么整个这条产业链就可以建立起来。

总之,这就是目前发动机巨头的发动机制造现状,虽然有80%的零件是中国制造的,但是目前中国还不能独立研发民用涡扇发动机,因为这剩下的20%才是关键,这才是一个发动机企业的技术核心所在,所以二八定律是永远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