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病因之——腸繫膜上動脈栓塞

腸繫膜上動脈栓塞是指脫落的栓子隨血流進入腸繫膜上動脈,發生急性血管堵塞,從而導致腸繫膜上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消失,其所支配的腸管發生急性缺血、甚至壞死的一種急腹症。該病常發生於房顫患者、心臟瓣膜疾病患者或其它體內血液高凝狀態易形成血栓的患者,因為該類患者易於形成血栓,栓子脫落後可造成動脈栓塞。部分患者既往伴有肢體或腦血管栓塞史。 臨床上腸繫膜上動脈栓塞發病率不高,其年發病率約為80/1萬人,但該病一旦發生,極其兇險,進展極快,死亡率可高達50-90%。

圖片源自網絡

此病發病急驟,常有突發腹部劇烈疼痛,伴有噁心嘔吐。早期常有症狀和體徵不符,即患者常感腹痛劇烈,而查體時腹部體徵相對較輕。腸管長時間缺血一般會出現腸壞死,此時常出現腹膜炎體徵,並出現感染中毒表現,如高熱寒顫,血白細胞明顯升高且以中性粒細胞升高最為顯著,嚴重者出現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當患者出現嘔吐血性物或排血便時,也常常提示已經出現腸壞死。

圖片源自網絡

腸繫膜上動脈栓塞發病急,死亡率高。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死亡率之關鍵。對於急性腹痛診斷不清的患者要警惕該病的發生。該類患者的實驗室檢查D-二聚體常有升高,腸繫膜動脈超聲對於此病診斷也較有意義,但當腸管擴張明顯時超聲準確率下降,腹部CTA是診斷此類疾病的最佳手段。對於患病時間短、外科醫生判斷尚未出現明顯腸壞死的患者,應爭分奪秒進行取栓或溶栓術。但對於栓塞時間長、已經出現腸壞死的患者,嚴重感染及不可避免的大面積腸管切除使患者死亡率明顯升高,即使能夠挺過圍術期,術後因“短腸”而出現的消化吸收能力減退對於患者的長期存活也是巨大挑戰。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