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通”1号人员杨秀珠判了!她曾表示“死也要死在美国”

2017年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百名红通”1号人员杨秀珠贪污、受贿案,对被告人杨秀珠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追缴杨秀珠贪污、受贿所得人民币二千六百三十九万九千四百五十五元。

经审理查明: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被告人杨秀珠利用担任温州铁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州市市长助理、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吞公款共计人民币1904.5155万元;为请托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35.43万元。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杨秀珠的行为分别构成贪污罪、受贿罪,依法应当数罪并罚。鉴于杨秀珠主动回国投案,如实供述罪行,具有自首情节;认罪、悔罪,积极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及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依法可以减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更多新闻

NEWS

▲资料图

杨秀珠是谁?从拆房起家的女人

从经营馒头、包子、馄饨开始,初中文化的杨秀珠,最终以官至厅级、涉案2.5亿元、潜逃12年成为传奇,且过去多年,从未真正淡出公众视野。

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最新的头衔,则是“红色通缉令百人名单第一人”——在2015年上半年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公布的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的红色通缉令中,名单首位即杨秀珠。

9月18日,杨秀珠的弟弟、同是“百名红通人员”的杨进军,被从美国强制遣返回中国,这让公众对杨秀珠本人的未来再生猜想。

现年70岁的杨秀珠是地地道道的温州人,从早年的食品店营业员到副市长,再到省建设厅副厅长,继而遁逃海外,这个前女性高官是这座城市里最为知名的“传奇人物”,尽管声名狼藉,但关于她的谈资仍纷纷扰扰,持续至今。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温州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杨秀珠当副市长的时候,当年的恶劣脾气不改,能够坐在桌子上对她的“马仔”破口大骂,有时就因为开会迟到的小事。这位官员说,他亲耳听见的时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比如杨秀珠骂她提拔起来的规划局长,“短命鬼,老娘到了你还敢迟到”。

另一方面,她又简直就是大姐大:凡是她亲近的下属碰到问题,无论是子女上学、亲友就业,还是在温州越来越关键的住房问题,她全部都能帮助解决。旁人看来难办的住房问题,她却犹如小事一桩,随便找开发商批个条子,就是几万元的优惠,所以,在温州盛传杨对其“马仔”的好。她的“马仔”,按照她的精心策划,几乎散布于城建的各个部门。

在繁华街道的十字路口,温州的“杨秀珠民间网站”的一个制作者告诉记者,某幢楼之所以没拆掉,就是因为楼的主人给杨所管辖的规划局送了好处,不拆意味着继续在升值的地面上盘踞,将带来更大的收入。当年,拆和不拆全部是杨的一句话。

杨最早广为人知的发迹起源于她在温州旧房改造中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在规划局长位置上兼任温州旧房改造指挥部的负责人。温州的旧房改造与全国其他的地方不同,因为缺乏政府投入,多年来温州的一切公共建设均由民间资金解决,像温州机场、温州各乡镇之间的高速公路等等。

没有政府投入的旧房改造,基本上全靠民间资金来解决,拆与不拆,给她留下了很大的利益空间。这样一个在民间话语和官方现场都极其泼辣的女人打开了局面,杨确实威风凛凛,旧城的地块不断在拆迁中,不断地在出售中。“她会爬上房顶去拆房。”面对温州那些强硬的居民,杨做得更加强硬。“她穿着汗衫,不戴胸罩,破口大骂,那些居民都被这样的领导吓坏了。”在拆迁中,杨不讳言自己的权力,她本来是县前街道上饮食店的服务员,当年欺负她的领导就曾被她大骂:“老娘现在有权力来欺负你。”

拆迁最直接的动因是温州的土地紧缺,土地紧缺造成一方面土地升值,另一面却是没地安置动迁居民,居民要求回迁,但是,杨没有考虑这样的后果。目前,温州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杨拆迁造成的后患无穷。她当时欠下的动迁费用到现在还没有付清,而且,动迁费用在逐年增加,“到现在已经欠了六七亿了”。市政府一位知情人说。

曾往市委书记脸上扔纸巾,送礼用车拉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杨秀珠这个温州女子保持了她的底层特色,就是没拿官场规则当回事。曾经和她一桌吃饭的马津龙亲眼看见她团起餐巾纸往市委书记脸上扔,“仅仅是一言不合”。习惯官场表面文章的人可能会受不了,“尤其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书记长书记短地唱赞歌的时候”。

还有一次更重要的场合,杨秀珠也是如此表现,那是她选举副市长被多数人大代表反对的场合,当时的市委书记还在努力为她拉票,沉着脸的她当众大声斥责书记:“棺材都抬到桥头了,还说什么说。”

与一般人在官场上的小心谨慎不同,她的很多行为甚至可以说是官场大忌:温州电视台的记者们都记得,杨爱出风头,在看见摄像机对准自己后,她会推开旁边的市委书记,抢在一众人前;她在当副市长期间,还出钱请某制作班底来拍摄一部反映她改革成绩的电视剧,名字叫《丰碑》,在温州大放特放。

“那时候,我倒不觉得她多爱钱,因为在温州,反对她的人太多了,一般人在那样的环境下都会小心谨慎,多少双眼睛盯在那里。我就是觉得她爱权,爱出风头。”对改革关心的马津龙实际上并不关心杨,但是觉得她作为官场上的特例比较有趣,因为她颇有打破一切表面化文章的气势。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杨讨好上级的故事始终带着几分乡土风味,并不是多么出奇制胜的法宝:上面有人下来,她会立刻在温州的华侨饭店布置一间房间,里面挂满各种名牌服饰,让领导和领导夫人去挑选衣服。杨在小汽车里面装了冰箱,凡是进省就给省干部带名贵海鲜。她当了省建设厅厅长之后,并没有停止送礼的步伐,“每次回温州,都是一卡车一卡车地往省城带礼物”。杨的这种表现在温州当时被视为正常。

为何出逃:昔日“牌友”频频“东窗事发”

2003年4月20日,星期天,杭州。一大早,杨秀珠声称老母亲病了,要回一趟温州,并交代下属“这几天没事不要打我手机”。当天下午,一辆浙C04488牌照的全新丰田轿车丢弃在上海浦东机场。

4月21日,一名温州华侨在纽约街头看到杨秀珠。第二周,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杨秀珠确实携同女儿、女婿、外孙在上海离境,前往新加坡。在杨离开杭州20多天以后,浙江省纪委于5月13日作出立案调查决定。

据《山西晚报》报道,杨秀珠自动出局的直接原因是其昔日“牌友”频频“东窗事发”,其弟杨光荣受贿案被温州鹿城区检察院死死盯住,案情朝着她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之前三份由多名老干部和温州市部分人大代表签名的检举材料,分别上呈中纪委和浙江省领导,内容毫不隐讳直入主题,“杨秀珠的问题关乎民愤,她是温州最大的巨贪”。

逃亡生活大曝光:疾病缠身需靠药物维持

在美国拥有多处房产,变身包租婆过得还不错

2003年4月20日,杨秀珠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从上海登机离开中国,开始了出逃之路。

据此前媒体报道,她先到新加坡,后投奔到美国,那里有她的两个弟弟杨寿弟、杨进军,还有一个堂妹杨海燕。旅美温籍华侨阿昌(化名)透露,当时杨秀珠的几个兄弟姐妹在美国基本都是为了打理杨秀珠在外的资产,其中杨海燕和杨秀珠的关系最为要好。他说,过去杨海燕的丈夫缪德兴在温州南门是个卖鸭子的商贩,后来受杨秀珠提拔进入城建系统,帮杨秀珠打理事务。根据资料显示,杨秀珠在美国的一处房产就是缪德兴所在的公司转卖给她的。

到了美国,杨秀珠靠着纽约和曼哈顿多处房产租金,经济并不拮据。曼哈顿分上中下三城,其中中城区的商业最为兴盛,在这里拥有房产的房东多是经常出入附近联合国总部的高级官员。有媒体报道,中城西29街与第6大道交汇处有一座不高的5层公寓,其中一套就是杨秀珠购买的。市民陈先生10多年前在曼哈顿读书,当时所租住的房子房东就是杨秀珠。在杨秀珠出逃期间,他还和她见过面,当面交过租金。“看起来生活得还算不错。”陈先生这样描述。

就算是潜逃,杨秀珠在当地温州人圈子里也是个名人。阿昌说,只要她白天出门走动,总会被温州人看到,那段时间大家的饭桌话题总少不了“杨秀珠”。

多地辗转只身逃往荷兰,说话行事显眼,引人侧目

2003年10月,杨秀珠的一个弟弟发现移民局的警察在到处找他姐姐。没多久,杨秀珠又因在美房产欠税被扯上官司。随后,杨秀珠多地辗转逃往荷兰。

从小就生活在荷兰的温州人阿梅(化名)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杨秀珠时,还连连感叹:“我记得大约10年前,我在阿纳姆的一家理发店见到一个东方面孔的女人,一说话整个理发店都听得清清楚楚,对待服务员很无礼。”阿梅说,当时身边有人告诉她,这是温州出逃的官员杨秀珠。她觉得难以置信,一个出逃在外的人,竟然举手投足如此显眼,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有知情人透露,杨秀珠在荷兰很少抛头露面,直到一次华人聚会,杨秀珠来到阿姆斯特丹。聚会中,杨秀珠虽然化了妆改变了容貌,但她极具个人特点的行事风格和说话声音还是被人认出,随后有人报了警。2005年5月20日深夜,荷兰国际警察走进杨秀珠的地下室,对她实行逮捕。

不过在温州华侨圈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大致意思是杨秀珠从美国到荷兰看望同乡朋友,不巧遇上检查,结果被捕。

究竟哪一个版本更接近事实,尚无从考证。

被羁押美国监狱后,疾病缠身需靠药物维持

阿昌说,近几年见过杨秀珠的朋友都说,杨秀珠现在的样子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耳垂上扎满了洞。他怀疑这些年逃亡路上,杨秀珠为了躲避风声,采取了易容手段。但他称,杨秀珠的独特声音和特点鲜明的个性,还是很容易让人认出。

杨秀珠因违反美方免签证计划(VWP)的条款,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羁押。在监狱羁押期间,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知情人透露,她得的大多是老年病,主要靠药物维持生命,日子不太好过。

红色通缉令名单上的嫌疑犯正一个个被遣送回国。在亡命海外10余年后,在中国的反腐态势下,曾经“死也要死在美国”的杨秀珠也最终回国投案自首。众人坚信,等待杨秀珠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中纪委网站 观海解局 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