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麵條的寶寶長期吃麵條會不會營養不良?怎樣做才能使麵條更有營養呢?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飲食還是均衡些比較好,特別是小孩,身體各方面都在快速地發育,對營養的需求更高,飲食最好是均衡化。

因為每樣食物都有自己的營養,一種食物再怎麼營養或者孩子再怎麼喜歡,它也替代不了其餘食物擁有的營養。

孩子喜歡吃麵條,媽媽在給孩子做麵條輔食時候要豐富麵條的營養,這樣既滿足孩子的喜好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

比如媽媽可以這樣做:

蝦滑時蔬面(參考月齡:12m+)

食材:鮮蝦、麵粉、胡蘿蔔、萵筍

做法:鮮蝦處理乾淨,取蝦仁備用;胡蘿蔔和萵筍去皮,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切成小條狀或者小丁狀;蝦仁切成小段,放入輔食機內加適量麵粉和清水進去攪拌成蝦泥;(蝦泥最後的狀態要舀起來不易滑落狀態)拌好的蝦泥裝入提前準備好的裱花袋裡,稍微按壓下排出裡面的空氣;裱花袋頂部剪小口;起鍋燒水,水開後轉小火,然後畫圈圈的方式擠入蝦泥;擠好後放入蔬菜,小火煮至熟透。

這款面裡的蔬菜並不是固定的,可以隨意搭配哦,蝦仁也可以換成其餘的肉類,魚肉、牛肉、豬肉等等。重要的是讓寶寶吃到更多種類的食材,營養更均衡。


蔬菜蝦仁夾心面(參考月齡:11m+)

食材:鮮蝦仁、胡蘿蔔、菠菜、番茄、餃子皮

做法:鮮蝦仁洗淨,切成小丁後蓋上檸檬片醃製下去腥;菠菜入沸水鍋焯水後切成末;胡蘿蔔去皮切成小丁,越小越好;取一片餃子皮放上去菠菜和胡蘿蔔;再取另外一張餃子皮,其中一面塗抹上清水蓋上之前那片餃子皮上,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餅狀,最後切成麵條狀;番茄頂部劃十字刀,放入開水浸泡幾分鐘後去皮切成小丁;鍋裡刷點油,放入番茄丁翻炒出汁後加入適量清水,水開後再加入麵條煮,稍微煮軟後加入蝦仁同煮,最後煮至熟透即可。

同樣的,這款麵條裡面的蔬菜也可以隨意更換,特別是寶寶不喜歡的蔬菜,放進去後寶寶根本挑不出來,很適合挑食的寶寶。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在全職育兒路上越走越遠的傲嬌喵嗚,歡迎你們在評論裡分享你們的育兒小經驗。當然也非常歡迎你們給我點贊贊贊……

喵嗚做輔食


麵條跟大米飯一樣,就是主食,喜歡吃可以長期吃,個人口味不同,小孩子有自己的喜好也很正常,但是不能光吃主食,做好食材搭配,孩子攝入的營養才會均衡。

分享幾款我家娃吃過的麵條做法:

牛肉湯麵

食材:牛肉、油菜、胡蘿蔔、寶寶麵條

做法:

高壓鍋或者燉盅先把牛肉煮爛
取出來牛肉切片(小寶寶可以打成肉丸或者切丁更好處理,看寶寶接受能力來處理)
用牛肉湯加水燒開煮麵條,胡蘿蔔一起放裡面
快熟的時候放油菜(小白菜、油麥菜等青菜都可以替換)
煮熟出鍋(菜可以剪碎或者之前就切短一點,我一般煮好輔食剪處理一下)

三絲涼麵


食材:雞翅中兩個、細面25g、黃瓜、胡蘿蔔、花生醬

做法:

雞翅用姜或檸檬水泡泡,洗淨,煮熟撈出。
胡蘿蔔切絲和細面一起下入雞湯中,煮熟撈出,夏天特別熱的時候我會在涼開水中過一下。
黃瓜切絲(小寶寶也可以燎水一下)、雞翅切絲碼到麵條裡,淋上花生醬(用水稀釋一下),也可以換成黑芝麻醬哈。

鮮蝦菠菜面


食材:菠菜、蝦、細面

做法:

菠菜焯水,取出切兩下
蝦煮熟,去頭剝殼去蝦線
開水煮麵,快熟了把菜和蝦扔裡煮一下出鍋就行。非常快手。

肉末雜蔬拌麵

食材:西紅柿、香菇、洋蔥、肉、手擀麵

做法:

燒鍋開水,把香菇焯一下,西紅柿頂端畫十字燙一下去皮
香菇焯好撈出再起一鍋開水煮麵
將香菇、西紅柿、洋蔥分別切丁
肉切成末,放點兒澱粉和鹽醃一會
炒鍋燒熱放油,先放洋蔥翻炒出香味放肉末,炒變色加入香菇西紅柿繼續翻炒,可以適當加點水燜一下,熟了出鍋。
麵條也差不多一起好了,撈出可以過水也可以不過,淋上炒好的肉末番茄醬就可以吃了。

其實麵條可以說是包容性非常強的食物了,蔬菜、肉、蛋、海鮮等可隨意往裡面添加,還可以做成炒麵、燜面、燴麵各種。

另外,大寶寶可以適當加調料,我們家小時候什麼都不加,有時候會用肉湯、雞湯煮麵也很鮮美,基本清水煮的多,快兩歲的時候開始加鹽了,就在做好要出鍋前放點鹽進去。孩子餐食材豐富,做法越簡單越好哈。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寶寶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時期,最好營養均衡,做到肉、蛋、奶、蔬菜、穀類、菌類都攝入。

寶寶只喜歡吃麵條,如果媽媽注意配搭,不會造成營養不良,因為麵條的包容性很強,可以加入蔬菜、肉類、蛋類、菌類等,但是如果媽媽不注意搭配,每天就是清水面條,長期容易發生營養不良。

推薦三款適合寶寶食用的營養豐富麵條:

1.菠菜雞肝面



原料:手擀麵條或者掛麵、雞肝、菠菜、香菇、高湯

做法:

1.菠菜洗淨,用開水焯煮一下,切碎備用;香菇也用開水焯煮後切碎丁;

2.雞肝洗淨後切碎,要去除外皮和筋膜;

3.鍋中加入高湯燒開後,放入麵條,再把雞肝泥、香菇丁一起放到鍋裡煮,煮到麵條熟爛時加入菠菜碎就可以可以。

如果寶寶一歲以上可以加入適量的食鹽調味。

2.茄丁面



原料:麵條、茄子、瘦肉、鹽(一歲以下不需要)、蔥花、香油

做法:

1.豬瘦肉洗淨後切成末、茄子洗淨後切成丁;

2.鍋中加入適量的的植物油,油熱後爆香蔥花,下入肉末炒香,加入茄子丁炒熟;

3.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下入麵條熟熟爛;

4.放入食鹽和香油調味即可。

3.西紅柿雞蛋蔬菜面



原料:雞蛋、麵條、西紅柿、金針菇、菠菜、食鹽、香油

做法:

1.菠菜洗淨後焯煮後切成碎末;金針菇洗淨後焯煮切小小段;西紅柿開水中燙一下去皮切丁;雞蛋磕入碗內攪拌均勻;

2.鍋中加入適量的植物油,油熱後爆香蔥花,放入西紅柿和金針菇煸炒,加入適量的鹽和清水,燒開後下入麵條;

3.快煮熟時淋入雞蛋液和菠菜碎、香油即可。


丁媽親子時光


愛吃麵條的寶寶長期吃麵條會不會營養不良?怎麼樣做才能使麵條更有營養呢?這是一個育兒的經驗,只有熟知育兒的經驗,才能讓一個健康的寶寶快樂的成長。


其實就個人而言,我覺得愛吃麵條的寶寶不要就天天給孩子做麵條。因為小孩子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慾的。因為他們的判斷能力還不健全,他們的自制能力也不是很好的。在這種情況下,每天吃什麼吃什麼,有營養才是父母們應該想到的,而不是說孩子們願意吃什麼,我們做父母的就給他們做什麼,直到孩子對這個食物產生了逆反的心理。到時候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那種讓孩子對這個食物一提起來都嘔吐,那就是你總是迎合著孩子的口味做這一樣的食品,到頭來讓孩子都吃傷了。

可能最孩子的生長也不太有好處。我覺得孩子願意吃的東西也要和平時吃的東西搭配在一起。不要天天重複一樣的食物,孩子的飲食是要講究營養餐的。比如說他願意吃麵條兒,你可能每天給他做一種麵條,但是絕不能做到頓頓都讓孩子吃麵條。比如說早晨是麵條兒荷包蛋,中午可以炒蒜臺大米飯,晚上可以牛肉燉土豆,配一個小饅頭。第二天可以選擇在中午或者晚上的時候給孩子做一頓涼拌麵,或者是炒麵等等。反正每天都不要重複做一種菜和一種主食,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是沒有好處的。即使不會對孩子有營養不良的體現,但是也絕不會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
。對孩子還要科學的進行營養餐的搭配。把孩子需要的元素,需要的營養都配合好,這樣的話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身體。如果說想要孩子吃一種健康的麵條,那麼家長就不要怕麻煩,每天都親手給孩子擀麵條兒,有的時候在面里加一點兒蔬菜汁,可能會讓孩子更能吸收到面的營養。另外,麵條湯可以加一些骨頭湯,雞湯等等。熱湯麵裡還可以加一些小的海米,可以補鈣,還可以加一些小白菜,菠菜等一些蔬菜,讓孩子吃得健康也快樂。


伊春美食美客


愛吃麵條不等於只吃麵條🍜吧!肉蛋奶,果蔬米都應該均衡。


志願規劃


我家寶寶現在是一歲半,應該就是你說的麵條愛好者,剛剛添加輔食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天三餐都是麵條,麵條的選擇上是按照年齡所需的營養元素來定的,半歲以後首要就是補鐵,選的是強化鐵元素的麵條,試過很多個牌子,要迎合寶寶的口味來選擇。英氏,伊威,這兩個牌子的麵條比較容易煮爛,適合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我們家寶寶的真愛是方廣,麵條比較大根,不容易煮糊,勁道。大人的麵條一般都加了鹽的,就不適合一歲以內的寶寶吃了,在做法上我是沒有特別的講究,清水煮,最多加點瘦肉。只吃麵條的話營養肯定是不夠的,把麵條當成主食,就蔬菜跟肉吃,我們家是先吃麵條,然後吃肉類,最後吃青菜,特別喜歡吃青菜。後來一歲三個月以後就跟大人同步吃米飯了。偶爾麵條當早餐吃。



淡雅舒安


寶寶愛吃麵條,主要原因是因麵條相對於米飯而言,更容易咀嚼和消化。單一的麵條是沒有營養的,寶媽們可以在下面條的時候,每天變換著不同的做法,給寶寶增加營養。比如用魚湯或排骨湯下麵,同時加些蔬菜。可以參考下圖,做到葷素搭配。同時需要提醒寶媽們,1歲以內不能吃鹽,寶媽在選擇麵條時,要注意看麵條的配料表,選擇低鈉含量或不添加食鹽的兒童麵條。




育兒精讀


光吃麵條肯定不行,用蔬菜汁和麵,給孩蒸點水果,如果除麵條之外啥都不吃,屬偏食現象,考慮調理孩子的脾胃功能,適當的使用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 ,補充鋅元素調節孩子食慾,但要正確選擇。


二級營養師楊澤翠


可以做各種湯啊,魚湯,骨頭湯,然後把麵條放進去,還可以在麵條上面加上各種魚肉雞肉牛肉,蔬菜可以切小小的。


無錫海之聲興源中心


麵條有好多吃法!要合理搭配營養均衡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