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我的西南联大-10-龙云与西南联大③

龙云与西南联大

(接上期)

还有一件事,很值得提及。

在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选送公费出国留学生时,与西南联大的互动,也表明云南地方当局与西南联大相互帮助、相互提携的和谐关系。

龙云很有远见,还在抗日战争紧张进行之际,为谋划抗战胜利后的建设事业,就将派遣公费留学生,培养高层次的建设人才作为一项最基本的长期投资。在龙云支持下,时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的缪云台,主持制定了云南省公费选送留美学生的方案。方案规定,留学生公开招考,不得托情通融,实行公平竞争。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竞争,云南省选送委员会不直接办理考试相关事宜,而委托西南联大办理,成立了以西南联大常委、各系主任及知名教授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以清华大学校长、联大常委梅贻琦为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务长、西南联大社会系教授潘光旦任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校长、联大常委蒋梦麟和国立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任监视委员。梅贻琦后又任阅卷委员会主任委员,蒋梦麟任命题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各科知名教授命题。闻一多、江泽涵、莫泮芹、霍柔权、张青莲、王信忠、鲍觉民、唐崑源等教授参与阅卷。由陈福田、莫泮芹、缪云台、潘光旦、梅贻琦担任英语会话考官。这些人都是各自学术领域的顶尖学者。

1941年12月,选送委员会发出布告,凡20岁以下滇籍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选拔。1942年5月11日完成初试,经考试委员会评定成绩,有61人合格。8月8日,龙云在五华山省政府所在地主持面试,确定45人为预备留美学员,后又增加1人,共46人。

考试录取结束后,省选送委员会给各位考试委员送上国币300元车马费。梅贻琦却没有接受,并致信缪云台及省教育厅长龚自知说:“弟等自来昆明关于校事种种,备承两兄及省政府诸公指导帮助,厚意浓情,时在念中,无论此番留美考试,弟所担任工作微乎其微,即有稍费时力之处,亦未能答诸公嘉惠于什一,故弟之不敢受酬者,实不敢言劳也……”后来,缪云台无可奈何,只好改送梅贻琦一坛绍兴花雕酒,以表谢意。君子之交淡如水,让人感动。

西南联大新校舍鸟瞰图

为保证所录取学生日后能顺利学习,于1943年元旦,在昆明举办了留学预备生的补习班。这个班以缪云台为主任,清华大学秘书长、西南联大总务长沈履,耀龙电灯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金龙章为副主任。又以沈履兼教务长、金章龙兼总务长,教学工作、设备借助于西南联大。补习班精心策划大师讲座,使学生深受教育。在53场讲座中,联大著名大师梅贻琦、蒋梦麟、贺麟、罗常培、杨振声、戴文赛、吴泽霖、陈岱孙等都参与了讲座。朱自清、游国恩、杨石先、李继侗、潘光旦、雷海宗、莫泮芹等教授参与了授课。

经过一年多的补习,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经教育部批准录取的40名学生,于1945年分别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几年以后,这批学生学成,除少数留美继续攻读外,大部分回国,为新中国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政府与西南联大的互动双赢,是近代教育史上值得认真总结的一个典型事例。

天雨流芳《我的西南联大——一所历史名校与一座文化古城的故事》.云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