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的汪倫是誰?是一位老農?

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這首《贈汪倫》,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一首詩了。前段時間,網友們還因著這首詩心疼了杜甫好一會兒呢。不過啊,這首大家熟悉的《贈汪倫》,其實也是大家誤會最深的一首詩。那主要的誤會是在哪裡呢?其實就是將汪倫當成了一位樸實的老農民。

桃花

當我們讀到這首詩時,時常會認為汪倫是李白眾多“粉絲”中最為幸運的人之一(另一位是李白的頭號粉絲魏顥),在宋蜀本中這樣說:“白遊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長醞美酒以待白。倫之裔孫至今寶其詩。”只因著以美酒款待過李白,便被寫進了詩中,千古留名。而《贈汪倫》這首詩,也常常被認為是李白和勞動人民魚水情深的表現之作。

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汪倫不僅不是老農,還是個頗有權勢的望族。

古風插圖

說到這,相信不禁有人會問,在宋蜀本中不是說“村人”汪倫嗎?怎麼搖身一變就成了個望族呢?其實,也正是“村人”這兩個字把大家誤導了,以為汪倫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還衍生出許多的故事。可惜,事實是,汪姓是安徽的大族,汪倫也曾做過涇縣縣令,那時只是回鄉隱居而已。

桃花

除了《贈汪倫》以外,李白還有兩首詩是關於汪倫的,那就是《過汪氏別業二首》。光聽這詩的名字,就會覺得汪倫不是個簡單的“村人”。別業,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別墅,唐代人喜歡稱之為別業,但實際卻比別墅高級多了。通常,有座房子,便可以稱之為別墅;而有山有水有園林,才可以稱之為別業。可見,擁有別業的“村人”汪倫,絕不是個普通的老農。同時,在《過汪氏別業二首》中,還有這麼一句話:“疇昔未識君,知君好賢才。”試問,一位普通的老農,又怎會用到這樣的詩句呢?

桃花塢

最後,我們再來查一查汪倫的家譜:汪倫祖上是強盜出身,隋末唐初,汪倫的祖上便領著弟兄投順李唐政權。於是,唐高祖就封他為歙州總管,並封他為越國公。而李白詩中所提到的汪倫,正是這位越國公的五世孫。

所以說,李白的《贈汪倫》並不是寫給老農的,他的贈答詩,是寫給權貴或名士的。與其說是汪倫佔了李白的便宜,不如說他們是互相成全。汪倫因著李白,留名千古;李白通過汪倫,結交名流和官僚,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