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國庫的錢,乾隆皇帝是如何變著花樣搞到私房錢的?

Anne_心語


1.關稅

清朝時,乾隆經常派出內務府包衣去擔任稅關的負責人,也就是稅關監督。這些包衣為了討好皇帝,上交關稅收入時一般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交給戶部,算作國家的財政收入;另一部分交給內務府,成了皇帝的私房錢。比如乾隆十二年,張家口稅關上交給戶部的稅銀是2萬兩,上交給內務府的稅銀卻達到了21396兩3錢,比交給戶部的還多。關稅也是皇帝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年收入是四五百萬到七八百萬,約佔國家總收入的12%。


2.食鹽行業

在清代,食鹽是國家重要的財政收入。清代食鹽實行國家壟斷,非常暴利。乾隆曾六次下江南,就接見過當時的"八大鹽商",僅在揚州一地,徽州鹽商的資本就相當於當時國庫存銀的一大半。所以官府收取的鹽稅自然就不低。除了鹽稅以外,要收的費用還有許多雜稅浮費。雍正年間,曾經大力加以革除,如湖廣地區的“匣費”(一般由各級鹽務官員私分。遇到朝廷清查,便留充公用)。當時的規定是12萬兩。但到了乾隆五年(1740)就增加到了24萬兩,到了乾隆中期更增加到60萬兩。這些收入自然就大量流入內務府了。

租鹽引給鹽商獲取暴利。由於內務府的鹽引是最多的,所以內務府只需要鹽引租給鹽商,白銀就滾滾而來。舉一個例子。如著名的皇商山西範氏家族,曾經向內務府交納“引窩銀”64萬餘兩,換取世襲販鹽的特權。

收取高額利息。而鹽商為了保住自己的正常運轉,還經常向內務府借錢。因此內務府可以收鉅額的利息。乾隆十三年,皇帝向兩淮鹽政提出:內務府有盈餘的銀子,存在兩淮運庫。皇帝貸款利率年利率一般是12%,大鹽商江春,就曾在乾隆三十七年向皇帝借款30萬兩,後來每年都會繳納36000兩白銀的利息。歷史學家周志初曾經做過統計,在乾隆末年,每年獲得的利息大約在30萬兩左右。

報效,另外鹽商們還要報效。比如軍需報效,水利報效,賑濟報效等。而流進乾隆皇帝錢袋的報效。就是鹽商的報效。比如乾隆十三年,單單淮揚鹽商報效的內務府白銀就達到了20萬兩。乾隆二十年,這個數字是80萬兩,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更是達到了100萬兩。

3.內務府官莊,地租

內務府通過圈佔漢人土地、查抄犯罪官吏田產等。乾隆時期有位大臣叫納蘭承安的,在伊犁的錫伯族部落任領隊大臣,田產達到40.6萬畝。 承安平常喜歡喝酒。因為一點小酒誤事犯罪。而把他抄家了,田產入內務府。讓內務府的土地從50餘萬畝猛增到100萬畝,幾乎翻了一番。僅此田產一項。內務府每年的地租收入就增加了15萬兩左右。

4.賣特供,貢品

清朝入關後,皇室壟斷了東北人參開採權。乾隆時期,內務府大搞飢餓營銷,導致人參價格上漲。乾隆六十年,五等參每斤售價接近一千兩!官定人參價格也很貴,成為官場賄賂上司的高貴禮品。除人參外,乾隆還會把用不完的貢品拿出來交給包衣奴才們賣。賣的東西包括冬天糊窗用的高麗紙、琉球的扇子,葡萄乾等等。因此乾隆每年靠人參和貢品就可以獲得至少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5.議罪銀,反腐


在乾隆二十八年,皇帝開始以“議罪銀”為手段,懲罰犯了錯誤但仍打算繼續使用的高級官議罪銀是“解交內務府以充公用”的,存放在圓明園和廣儲司的銀庫,實際上是皇帝的私房錢。 開始,罰議罪銀的一般流程是乾隆秘密通過軍機處下詔給相關官員,讓他自己思考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該罰多少銀子。但是官員心裡想,既然我犯罪了,交了1萬。我何不交3萬呢?於是皇上便從有得利。將錢充公內務府。議罪銀實行了19年。犯罪的人大有人在,因此內務府金銀源源而來。此時的乾隆已經年邁,無力自律,因為議罪銀時和珅1780年開始。而此時的乾隆已經69歲。

皇帝有時還不免把查抄反腐官員,當做自己增加收入的一個手段。 王亶望是有名的鉅貪,乾隆四十六年劣跡敗露被斬首。皇帝特別吩咐,對他一定要細細查抄。結果單是王亶望的浙江任所,抄出來的贓物,就裝了565只箱子。

雖然乾隆皇帝很能存錢,但是他也能花錢。屬於能掙能花的皇帝。乾隆曾四次東巡、六次南巡、至避暑山莊行圍四十九次等出巡活動;搞“統戰”,修了很多藏傳寺廟。通過戶部、內務府、稅關給喇嘛們提供口糧,給蒙古貴族朝拜寺廟提供路費,並允許他們在路上進行免稅貿易。供養雍和宮的喇嘛們。這些絕大部分都是乾隆皇帝自己出錢的。


希望看過的朋友點個贊。關注一下,曉白謝謝大家。

曉白說歷史



喜歡歷史的人都知道,康熙之治和乾隆盛世 ,史稱“康乾盛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康乾盛世的真正功臣是雍正,乾隆雖然年輕時也做出了一些事業,對歷史有自己的貢獻,但是他到了中老年便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吟風弄月、遊歷天下,乾的都是些敗家的勾當。

眾所周知,要敗家得先有錢,那麼乾隆通過什麼方法來搞到這些私房錢呢?細究起來,不外乎幾件法寶:內務府官莊、關稅盈餘、收議罪銀、賣特供。

我們先來說說他的內務府官莊進項:所謂內務府官莊,其實就是地租、房租 。首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為封建皇帝的乾隆自己本身就是清王朝最大的地主!也就是當時幅員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整個中國最大的地主。

滿清入關後,皇室圈佔直隸31州縣的土地,以及關外熱河、盛京等地的大量土地,統統交給內務府打理,這些土地叫做內務府官莊。康熙年間,內務府官莊只有約五十餘萬畝,到乾隆晚年增至一百多萬畝。 乾隆時期有位大臣叫納蘭承安的,在伊犁的錫伯族部落任領隊大臣,這個人大家不熟不要緊,有一個人大家一定熟悉,納蘭性德一定是如雷貫耳吧。承安的爺爺就是納蘭性德的親弟弟,叫揆敘,太爺爺明珠是康熙朝的內閣大學士。承安作為世卿世祿雄厚背景的家庭,田產達到40.6萬畝。 納蘭承安的爺爺納蘭揆敘,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翰林院事。 乾隆皇帝看著眼饞,隨便找了個理由把他家抄了,田產納入內務府。內務府官莊通過土地和房屋租賃收取租金,乾隆從這些土地得到的地租收入每年在10萬至15萬兩之間。



其二、關稅盈餘,這個進項可謂是皇家“提款機”。乾隆任用了大量包衣奴才,在全國各地負責稅關監督,讓他們拼命幫自己撈錢。 從順治、康熙時期以來,擔任稅關監督的都是皇帝的包衣奴才,收上來的稅按定額交給國庫之後,其它的錢都要交給內務府,也就是進皇帝自己的小金庫。乾隆更是從制度上規定,誰收的稅不夠定額要受到處分,盈餘少於雍正在位同期的要加重處罰。這樣一來,乾隆的這些奴才們,不敢不絞盡腦汁給乾隆賺錢。不僅如此,乾隆在各地稅務機構的奴才們一碰上乾隆辦事情,就得拼命巴結孝,所謂忠心“報效”,一次“報效”就達數百萬兩銀子。 有的包衣為了孝敬皇帝,還把養廉銀捐出來給乾隆爺花。乾隆雖然沒多少文采,但是自負斯文,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詩,雖然沒有一首能夠傳世,但是其書生情懷還是有的,所以偏愛修園子,動輒就是傾國傾城的鉅額開支。奴才們也會投其所好,拼命孝敬。有的奴才為了討乾隆爺歡心,甚至把自己衙門的辦公費用都交了內務府。一旦衙門缺錢玩不下去了,就搞創收,增加一些收稅的名目。發放完薪俸中飽私囊後剩下的銀子仍然交給內務府,到主子那裡邀功去了!



其三,收議罪銀。乾隆南巡,內務府在外任事的包衣奴才們多有“報效”。 這些奴才們犯了事,乾隆就讓他們交“議罪銀”。對於那些貪汙和“盈餘”不足的奴才們,乾隆四十年(1775)以後,統統讓他們交“議罪銀”或者直接扣罰他們的薪俸,這些錢當然也都進了乾隆自己的口袋。乾隆皇帝就這樣自己領銜主演,全國官員一起參與,上演著吏治敗壞、官僚腐敗的1歷史大戲,為埋葬大清的墳墓添磚加瓦。

其四、賣特供。 乾隆這些包衣奴才們不但把持的地方稅務部門,任意橫徵暴斂,還專門賣皇家特供。 清朝入關後,皇室壟斷了東北人參開採權,賣人參的錢統統歸皇帝。乾隆時期,內務府藉著壟斷經營的特權優勢,故意控制人參產量,抬高價格,導致全國的人參價格不斷上漲。乾隆六十年,五等參每斤售價接近一千兩!官定人參價格不便宜,市面上參價更是居高不下,成為官場賄賂上司的高貴禮品。這樣一來,乾隆每年就可以獲得至少千萬兩銀子的收入。 除了人參之外,乾隆還會把用不完的貢品拿出來交給包衣奴才們賣。賣的東西包括冬天糊窗用的高麗紙、琉球的扇子、新疆進貢的葡萄乾、歐洲的羽緞和嗶嘰衣裳。崇文門那兒就有一個稅務機構是皇帝的包衣奴才在管,乾隆常常把這些用不完的貢品交給他們賣。老百姓都沒見過這麼多好物件,爭相購買,於是乾隆又多了一筆“外快”!



這就是號稱“康乾盛世”的乾隆盛世的真實面目。所以,我個人的歷史論斷一直認為,大清王朝貌似從嘉慶帝開始衰敗,實際上真正把清朝推向絕路的其實是乾隆。乾隆之後的嘉慶朝,實際上是一個表面繁榮、國庫空虛浮華表像。乾隆皇帝對大清朝最致命的打擊,不僅僅是敗家,而是制度性的破壞,把大清的吏治和官場風氣推向了無可逆轉的毀滅性境地。以至於大清滅亡後,這種官場腐朽文化還不斷延續,成為治國之難,安邦之殤。


謝金澎


乾隆帝詩酒風流,哪懂什麼賺錢門道,他也不屑幹這個。但是乾隆朝是有錢哦,一點不假!那麼乾隆帝花不完的私房錢是從哪來呢?康熙帝英明,連發大水賑災都沒錢!雍正帝天天搞什麼火耗歸公,處處剝削官紳利益,搞陰謀詭計很多,也沒存下很多銀子!乾隆帝就有三頭六臂搞到大把銀子?難道他多挖了幾十個金礦銀礦?

都不是。乾隆帝的私房錢是和珅給的!

清史稿記載,和珅是大貪官,富可敵國,和珅倒,嘉慶飽。和珅被嘉慶帝抄家,抄出時值8億兩銀子的龐大財產!

要說乾隆帝有錢,就要先說和珅有錢!和珅是乾隆帝的大管家、紅人宰相!

看看清史稿記載有關和珅的資料:

隸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宰相、商人。

和珅不僅在朝廷做大官,他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75家,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開辦大小銀號(錢莊)300多個,他派管家前往廣州做外貿生意,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都有生意往來。

因為和珅能給乾隆帝賺錢,給內務府輸送源源不斷的銀子,他掌管朝廷戶部(民政財政部)也很出色,國庫銀子充盈!朝廷有錢,皇宮內務府有錢,乾隆帝對和珅是大大讚賞,寵愛有加!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地位顯赫。

乾隆帝封和珅一等忠襄公(曾國藩立下蓋世功勞才封侯爵,和珅是公爵,“忠襄”是既忠心,又能大力幫助朝廷),授予文華殿大學士(文官最高榮譽),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據一些史料披露,和珅做官,根本沒拿過朝廷俸祿,就是工資,他自己開店有錢,不用朝廷發工資,所以說和珅貪汙這條有待考證)

和珅是乾隆帝最寵信大臣,乾隆帝退休後(太上皇),就讓和珅做自己的“代言人”,所以每次太上皇登殿,都是和珅做“翻譯”轉述,因為太上皇年紀老邁,說話不清晰,只有和珅能聽懂讀懂太上皇的意思!他翻譯轉述的話,就是太上皇的聖旨!

當時就有英國人公開評論:嘉慶帝是個木偶,和珅是“二皇帝”!

這是和珅獲罪致死的根源!是嘉慶帝容不下他!

等到乾隆帝駕崩後,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就迫不及待下旨將和珅革職鎖拿,抄沒家產。

據一些資料顯示,大清國官僚資本家和珅幾十年積攢的財產,約值八億兩以上!超過清朝政府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嘉慶帝謀財害命,賜和珅自盡。那年,和珅49歲。

和珅有兩個職務是非常重要的:戶部尚書,內務府總管。就是朝廷國庫的銀子和皇宮內務府的銀子都歸他去弄,如何開源,節流,積攢,都是他的事!

那麼乾隆帝的公房錢(國庫)與私房錢(內務府),自然是和珅一手包辦供應。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醫藥和腫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皇帝想弄到錢有無數種方法,即使他再蠢,他手下那些個能臣幹吏也會智計百出。

乾隆這個人屬於一位奢侈的文藝人,喜歡吟詩作對(雖然寫的不怎麼樣,但人家自信呢)出遊收蝶,紫禁城內已經不夠玩耍的了,閒不住得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朕的江山。

這個時候就很需要錢了,和珅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幫我斂財的人(大家要清楚和珅先前可是個清官,後面才變得利慾薰心的,這其中必有異事)。

想提高農業稅吧先帝定規矩了,商業稅吧又太少,貴族地主頭上打主意那是閒自己坐的太穩了。想了想還是提高點鹽稅,再搞個議罪銀(這個項目可是個大工程,全國上下搞腐敗就轟轟烈烈的開始了)他也如願以償的吃喝玩樂,也註定這個朝代走向沒落。

其實封建王朝剝削,名目無數但能剝削的就那些人那些路子,也沒什麼好說的。

說真的滿清運氣是真的好,說他打天下吧沒打多少仗,會治理吧也沒有突出的政策。關鍵還是明朝時期把周邊打遍了,都打累了,剛好被撿了一個便宜。

一點淺見,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