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独在异乡为异客,却不能忘了这份家的味道

中秋の家宴

9.24

又到一个离家的中秋

第一次吃到令我喜欢的月饼

无意间捡到一只小猫

第一次与一个小生命相依

看到妈妈的近照

第一次觉得她老了

她曾经讲给我的那些故事

如此久远.......

古时候,交通不便、路途艰险,出一趟远门也实属艰难。出门在外的年轻人,总是在中秋佳节时,对月举杯,向亲人遥寄思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诗人苏轼的笔下,酒与月成了中秋节最佳的代言。

70年代,生活慢慢稳定下来,能够吃饱穿暖就是很多人最大的愿望。一到了佳节时刻,能够吃上一顿肉,以慰节日气氛,那就是一年里最棒的中秋节。

80年代,生活逐渐富足起来,中秋节就意味着这一年即将走向结尾,人们张罗着月饼,点起了孔明灯,也逐渐开始为来年的粮食播下种子。

90年代,通讯技术发达起来,人人手中都开始拥有电话。相隔几千里的人们,在中秋佳节时,会在电话里听听同在一个月亮下的家人的声音,道一声:中秋快乐。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遍,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发信息、视频通话,即使再远,面孔依旧清晰。拿着手机,对着月亮,对那边的人说一句:你看,八月十五的月亮多圆啊……

把爱装进美食里

时光倏忽而过

而中秋佳节总是充满温暖

相伴在身边的人,互相谈笑风生

身处异乡的人,也一样有自己的中秋节

做美食,除了要品味道、观外形

更重要的,是体味美食里的情感

为大家做了无数的美食

却在中秋佳节之际

想自己动手做一份

“家的味道”

我很好!中秋节快乐

味道不似山珍海味

外观也没有精致花哨

却在几个人围坐的小空间里

散发着暖意

一通电话拨回远乡

关切之情尤言在耳

却铿锵有力地回答

“您放心吧,我很好

不得已是离愁别绪

但异乡人的梦

却在这方小小的土地上

一盘盘美食里

熠熠闪耀

月圆人团圆,心亦相连

祝:身处异乡的人们

这弯月亮下的所有人们

中秋快乐!

如果,

你也是只吃货,请拥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