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安全工生产作报告,有高度,大格局

坚持目标导向 落实安全责任努力开创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按照xxx委员会统一部署与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工作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xxx市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建委相关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动员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新形势下轨道交通建设平稳有序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生产主要工作回顾

自轨道交通工程开建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建委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发展较为平稳,呈"稳中有进、进中有优、优中有效"的良好发展态势。逐步建立完善了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手段;标准化建设成为了新亮点;规范化施工有了长足进步;绿色文明施工逐步形成新常态;各类风险隐患可控可防;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红线意识树的还不够牢固,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分包队伍管控还比较缺失;违规违章行为屡禁不止,不按规范标准施工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总的来说:整体基础薄弱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扭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2017年安全生产主要任务

(一)以建章立制为起点,构建PPP项目管理新体系

面对*号线PPP新模式,要以建章立制、完善体系为工作的主要出发点,从源头上引导和规范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完善制度,规范程序。要按照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完善三个管理层面的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合同管理为抓手,过程管理为手段,规范建设管理的基本程序。二是创新融合,优势互补。基于PPP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我们要努力构建以围绕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层层监管,上下互动的管理格局。三是统一标准,严明奖惩。我们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思路,建立和完善PPP项目管理的统一标准。以信用评价为平台,建立统一的、涵盖参建各方主体的轨道交通市场信用体系,积极发挥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的作用,形成用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的"两场联动"的考核机制。

(二)以基础建设为根本,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将安全基础建设,作为稳固安全生产的前置条件,通过提高基础建设,实现安全岗位达标、安全技术达标和安全措施达标。一是选好人员,加强监管。安全管理人员自身水平与专业能力,直接关系着现场安全管控水平。我们要坚持"有能力、敢碰硬、懂安全、坚持原则"的标准,选好、用好安全管理人员,确保现场安全生产,有人组织,有人监督,关键工序有人控制,重大隐患有人整治。二是加强培训,提升能力。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各单位要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在重点抓好入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同时,还要突出抓好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在不断提升安全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三是落实措施,投入到位。措施到位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各单位要将安全措施的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必须要按照规定管好、用好安全生产费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安全生产费用,降低安全标准,确保安全措施投入到位。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提升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是当前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安全监管保障能力,提升安全监管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2018年我们应从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现场监管三个方面信息化建设入手,提升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一是风险管理信息化。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体系在防范较大以上事故中的作用,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施工现场风险管控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深基坑、暗挖隧道等重大风险源进行风险监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发布预(报)警信息,提前处置。二是隐患排查信息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消除现场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各方主体责任落实的重要举措,作用明显,意义重大。目前,我们要在1号线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质量,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形成一种信息联动、层层监控的格局。三是安全监管信息化。

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管作用,建立联动的门禁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在重点施工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实现闸机刷卡通行制;实现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全覆盖,对施工场区、作业区等实施远程监控,实时掌握现场动态,约束现场的违规违章行为,以此来减少或弱化现场的安全隐患。

(四)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当前,我们在施工围挡、临建房屋、办公场所、安全防护等场容、场貌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没有延伸和运用到实际项目管理中,下一步我们要转变观念,全方位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是加强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要重点围绕施工工序控制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设备设施配备标准化方面入手,通过举办标准化实物示范、技能竞赛等活动推进施工管理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施工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扬尘防治标准化建设。按照要求,完善扬尘防治设施建设,落实喷雾喷淋降尘设备、车辆自动冲洗设备、视频监控设备、PM10监测设备等的配备和安装,开展施工扬尘防治标准化建设;

三是推扩使用绿色施工工艺。要在有条件的标段推广暗挖洞内渣土运输用电瓶车代替柴油内燃机,以减少内燃机运输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要改进暗挖撑子面喷砼工艺,采用负压除尘系统,降低粉尘污染,通过工艺的改变,不断提升绿色施工水平,进而推进标准化建设。

(五)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要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和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等工作,通过专项治理活动的开展,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责任不落实、制度不落实、方案措施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落实等一系列不落实的问题进行严厉查处,查处一处,整治一处,进一步推进企业主体落实。

三、关于抓好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几点意见

2019年我市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将全面开工建设,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将"零死亡"作为安全生产工作最终追求的神圣目标,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职工、对个人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各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意识,要有如履薄冰的戒惧意识、心怀人民的忧患意识,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不能触碰的"高压线";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法治意识,严格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氛围,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切实把"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二)积极营造全员参与的"大安全观"

地铁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投资巨大,建设条件复杂,涉及环节繁多,要经历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和前期拆改移等多个阶段,多项工作,而且每一个阶段都与安全工作密不可分。各种前期手续的办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前期征地、拆迁等工作的有序推进,则能为施工赢得较长的时间,从而避免盲目抢工期;工程设计则是施工的最主要依据,风险的确定、工法的选择、参数的优化、工序的把握等都将直接决定施工期间的安全;施工图核算、计量支付、资金流向则直接关系工程款拨付和使用的安全;设备采购与安装质量则直接决定着运营安全和运营功能实现;以上所列举的工作,充分说明了安全工作与在座的大家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管技术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的浓厚氛围,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

(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今年,我们将始终坚持安全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敢于碰硬,敢于"亮剑",对查处的安全问题实行"零容忍",对主体责任不落实,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不管哪个项目,涉及到哪家单位,都将实行最严厉的处罚,毫不手软,绝不留情。对发生以下几类问题,均实行"一票否决":对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含)以上工程质量事故、责任火灾事故、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群众性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建委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确保轨道交通建设平稳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