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怎麼買更划算?

說起保險,粗略算了一下,後臺問得最多的就是重疾險了。

一直拖著沒講是因為重疾險不是一時半會能講清楚的,七七也很苦惱不知道從何說起。

思來想去,大家最關心的應該是性價比的問題了,畢竟每年的保費也不便宜,交起來實在是肉疼。

此處,土豪可以跳過~

在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怎麼用更少的錢得到更高的保障,就成了購買重疾險首要考慮的問題。這裡,七七提供幾個注意的方向,大家根據各自的情況去選擇。

越早買越划算

1

年輕人的身體狀況一般比較健康,因此,投保年齡越小,保費越便宜。同樣是50萬保額20年交費,40歲投保的人群要比20歲投保時的保費多上一倍。

年輕時投保,體檢時容易通過核保,有些甚至不需要體檢。反之,年紀大了,身體有點問題,很可能會被要求增加保費,延期或者直接拒保。

現在重疾發病率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越早買,享受保障的時間越長。

保額多少才合適呢?

2

保額高了,每年要交的保費自然也多了。可買低了,萬一得了重疾,賠付款還不夠治病。

有數據統計,治療重大疾病的費用大概在30~50萬之間。考慮到其中的誤工成本和痊癒後的康復費用,七七覺得50萬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額度,有醫保的可以酌情刪減。

當然了,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儘可能選擇更高的保額。除去治療費外,保額增加的範圍以三年的年收入為參考。

保障範圍重質不重量

3

保監會規定了,重疾險必須包含25種常見疾病,名稱如下:

1.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功能障礙;

4.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術;

5.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

7.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

8.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9.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

10.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藥物濫用所致;

11.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永久性功能障礙;

12.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藥物濫用所致;

13.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

14.雙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癱瘓——永久完全;

16.心臟瓣膜手術——須開腔手術;

17.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18.嚴重腦損傷——永久性功能障礙;

19.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0.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

21.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

22.嚴重運動神經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3.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經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

24.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25.主動脈手術——須開腔或開腹手術。

這25種重大疾病覆蓋了90%以上的發病率,其中,前6種是必保疾病,賠付率超過了95%,大家在購買重疾險的時候,要注意核對一下保單哦~

除此之外,市場競爭的需要,保險公司會自行增加一些病種,多的可以達到160種以上。

單純追求覆蓋的病種多少,意義不大。保障病種的數量多了,每年就要掏更多的錢去交保費了,反而拉低了性價比。

所以,重疾險的保障範圍不是越多越好,我們要把保費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兩種賠付方式怎麼選擇?

4

重疾險有兩種賠付方式,分別是“提前給付”“額外給付”

提前給付:提前給付的重疾險通常以附加險形式出現,主險一般是壽險。當重疾發生理賠後,主險的身故保額將提前給付,同時主險的保額相應減少。

額外給付:額外給付的重疾險,重疾保額和主險保額是獨立的,重疾理賠後,不影響主險保障。

也就是說,一款主險50萬終身壽險,附加30萬重疾的保險組合,拿到30萬理賠金後,提前給付型重疾險主險保額下降為20萬,額外給付型重疾險主險保額不受影響,依舊為50萬。

當然,額外給付型的保費會高於提前給付型的重疾險,注重性價比的選擇提前給付型的就好了。並且可以先拿到錢再治療,免去後續為醫藥費擔憂的煩惱。

還有一點,選擇提前給付型的重疾險,要確認好提前給付的時點,每家保險公司規定不同,投保前一定要詳細諮詢。

尤其是購買長期保險,投保前最好多在幾個產品間做對比,考慮清楚問清楚之後再購買。不然,過了猶豫期後再想反悔,退保就意味著之前繳的保費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