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记忆达茂(散文诗)

(1)百灵庙

百灵庙,我记忆中的小镇,漠北达尔汗草原。曾经的古庙古钟敲响了我儿时的欢奔和嬉闹。

我从马背上走下来,读着达尔汗草原的绿色,聆听百灵庙的诵经声,当虔诚刻在求佛者的心里,也刻在我儿时的记忆中。

震惊中外的百灵庙暴动在这里爆发,打响了蒙古民族抗日的第一枪,是抗日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街沿而建的百灵庙依然整齐地排列着,精神矍铄,方寸未乱,默默地迎送时光的匆匆来去,见证漠北草原大街小巷的古今重叠。

一座座高楼似一本本厚厚的书,横在我面前,故乡的小镇依然守护着乡民簇拥的繁盛,记忆在不经意间悄悄爬上我的脸颊,钻进我的骨髓。

如今,我成了一个读不懂的外乡人。

(2)普会寺古井

一只深邃的眼睛,注视着普会寺金顶上新鲜的蓝天,沉醉于往事的回忆,也关闭着一个久远而幽深的故事。

席力图召六世活佛观天象,定方位,将三大金蛙伏卧井底,涌出清澈、甜爽、可口的水流。诱惑着希拉穆仁的善男信女,取水饮用以水洗面,让信仰和心灵,在希拉穆仁草原闪现成虔诚的光环。

一个光灿灿的故事,筑成一口深深的井,净化着普会寺的前世今生,赐福着普会寺的每一个季节……

梵音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在召河河畔延续、涅磐……

(3)希拉穆仁草原

枕着马鞍,像城市人一样熟睡。

踏进蓝天碧空的苍茫,大自然在我眼前缩放,羊群是我唯一美丽的感觉,一棵走动的青草,没有目的,像一条鱼在水中浮游,过程就是结果,出发的同时已经开始抵达……

我小心翼翼奔跑,害怕额头碰碎了洁白的云朵,任凭白云在头顶摆着美势,绽放那些永不凋谢的花朵,把最美最纯洁的色彩献给我的故乡希拉穆仁草原。

我虔诚地拥抱着故乡,就像拥抱我的孩子一样,遵从内心呼唤,把成熟的情和爱高高举向白云,任凭在空中游荡,用原生态的生活完成一生特别的旅程

邢云:笔名,雪鸽。男,1970年出生于达尔汗草原。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阿拉善作家协会秘书长、中国散文学会东莞创作基地签约作家,诗人。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有近百万字作品发表,作品散见《散文诗世界》、《当代诗人》、《散文诗》、《星星》、《文化月刊》、《黄河诗报》、《内蒙古日报》、《阿拉善日报》、等报刊。有多部作品被收入《中国散文诗人》、《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散文诗中国二十一世纪经典》、《中国诗人三百家》、《居延长歌》、《巴丹吉林心韵》等文学作品集。诗歌《沙枣树下的故事》获九十年代文学艺术新作大展优秀奖、同时被中国•贵州•博雅苑陈列馆收藏。散文诗《戈壁阿拉善》荣获2012年8月全国诗人联展最佳诗人作品奖;散文诗《阿拉善》(十章)荣获2012年中国散文华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