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为什么要“贴花黄”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中有一句:“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所谓额黄,就是在两眉之间描一朵黄色的梅花作为装饰。

这里所说的寿阳公主是南朝时宋武帝的女儿。有一次,她在宫中的后花园里玩累了,就在大殿的回廊里靠着柱子睡着了。醒来时,发现额头上粘了一朵黄色的梅花瓣。她又擦又洗,可那黄色印痕仍牢牢地印在眉间。宫女们见了,都说寿阳公主显得更加俊俏了。后来,公主就将它作为美丽的装饰,甚至她出嫁时,也将此装饰作为自己梳妆打扮的一项重要内容。

宫女们也纷纷效仿,都在自己的眉间用彩笔描上一朵黄色的梅花,并将它称作“梅花妆”。一时间,画梅花妆成了当时妇女的一种时髦。后来,梅花妆被简化成在额上点个黄点,称为“点额黄”。而有的则更发展成为将黄色的箔纸剪成星、月、花、鸟形状,贴在额上,称为“贴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