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CAD製圖的年代,他們竟然3天造一輛坦克!


搞機械要憑圖紙說話

機械製圖是工程師表達自己的語言

車間下料、加工一切以圖紙為準

現在的80後、90後的工程師都是CAD製圖了

在電腦普及之前

機械工程師都是手繪製圖

使用的工具是遊標卡尺、丁字尺、三角板、圓規、2B鉛筆和橡皮




是不是這些話很熟悉

對嘍

咱們以前分享過一篇手工畫圖的年代的文章


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

肯定忘不了那時候的點點滴滴


最近小編看到了一個關於69-2坦克的故事

感受頗深

一下子又回到了那個年代



這是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一機集團研製的“69-2”坦克,是我們國家第一次外貿出口的坦克。



這款坦克

是中國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

也是兵器行業

第一款出口型產品



當年

在這款坦克出口談判的過程中

甲方提出了13條改進意見



這些改進意見咱們只有幾項可以做到

有幾項改進起來有難度


甲方很強硬

有難度那就不買了

然而,對於咱們來說

這正好是一個坦克升級換型的好機會

有困難克服了也要上


其實更大的困難是

甲方要求當年就交付100輛坦克

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

平均3天就要造一輛



我的天呀,你想那圖紙,那時候都是手工畫圖,而且關鍵是你那邊一邊在研製了,這邊設計著。



從技術人員到工人

那真是晝夜幹

手工畫圖啊


想想現在即使電腦製圖

這項工作完成起來也是很有難度的



所以

當年製圖的場景

下面這樣的場景很正常

大工業時代的紅紅火火

↓↓



























大家當年有沒有難忘的記憶

遇到催的緊的產品

你們廠是怎麼做的

內容來源:直觀學機械 參考資料:央視《軍工記憶》,侵權請聯繫刪除。

微信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先進製造技術論壇(ID:AMTBBS)”,發送關鍵字“軍刀”,有機會免費領取瑞士軍刀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