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心的烏鎮,來過,卻不曾離開

灰瓦白牆,青石古巷,煙柳畫橋,流水行船。在洗盡鉛華之後,烏鎮展示出一種古樸的詩情畫意。

初到 烏鎮 佇立橋頭,真正體會到了“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六千多年的歷史,讓它擁有著濃郁的歷史底蘊與寧靜恬淡的水鄉氣息,無需濃墨重彩就已很美!

小河—房屋—街道—房屋的建築格局,構成了 烏鎮 居民的生活住所,使這個古鎮充滿水鄉的靈氣。

“百步一橋”橋就是 烏鎮 連接古今、傳承歷史的紐帶。

烏鎮 的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謂“人家盡枕河”,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 石柱 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 烏鎮 所特有的風貌, 烏鎮 居民就這樣世代伴水而生,枕水而眠,又被稱為“枕水人家”。

烏鎮 古戲臺,聽聽花鼓戲,感受地方文化的無窮魅力。

西柵 烏鎮 大劇院,古典與現代融合的建築。

烏鎮最熱鬧的時節,莫不過於就是烏鎮戲劇節,那可是烏鎮的大日子啊。。而冬天的烏鎮,初雪飄落的時候,特別的美麗~如果你去過烏鎮,你就發現,那裡的美景是拍不出來的,得要用肉眼去慢慢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