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当心了:有这3个迹象,说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父母们当心了:有这3个迹象,说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人群,他们外在的各项条件非常好,除了智商、颜值完全在线以外,甚至还是某个圈子的佼佼者,但是他们却说“其实我挺害羞的”,“其实我挺害怕的”,“其实我挺不自信的”。很多人认为他们只是谦虚或者矫情。其实,仔细观察下来,这类人身上往往会存在一些较明显的特征:如你跟他们对视时,他的眼神会飘忽不定;他们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惧怕来自外界的批评与质疑。而有些人其貌不扬,学历不高,经济条件也不如你,可是他们却神采奕奕,阳光洒脱。

如此大的性格反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就是本期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哪些迹象表明你是个自卑的人?如何避免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既然是育儿话题,我们就以孩子为例)

大家知道,自卑感是一种可怕的性格缺陷,他随时像一个正能量消解器一样,一点点啃噬着人的意志、信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若自卑感出现在孩子身上,将极大的影响他的健康与成长,甚至这种性格缺陷会伴随他一生,给整个生命笼罩上一层阴影。

心理学家肖恩库珀在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孩子过度自卑的3个迹象,接下来,李老师结合教育教学经验和平时总结的一些心理学知识,一一为各位宝爸宝妈答疑解惑和支招。

迹象一:过度敏感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又是心理学爱好者,平时不免有很多家长向我咨询一些孩子得教育问题,总结起来,心理敏感的孩子主要有以下症状:一是某些孩子平时在家的时候挺能放开手脚地玩儿,但是一旦将他带到嘈杂的环境里,他就莫明的烦躁想要逃避,难以融入新环境;二是某些孩子则只能听赞美的话语,非常惧怕别人的批评;三是有些孩子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人家的一个眼神,一个无意之举都足以让他局促不安。

对此李老师建议:对于第一种状况的孩子,平时要多带他们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多与同龄人交流玩耍,“宅”只会进一步缩小他们的天地,让其不敢探索外面的世界,从而恶性循环。对于第二种状况的孩子,要给与他们公平公正的赞美与批评教导,不分青红皂白的赞美,只会让孩子养成自傲的性格,如此下来,他们就很难听进去任何建议和批评,甚至一丁点善意的批评都能让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对于第三种状况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坚定自己正确价值取向的信念,孩子越来越有主意,自信心就越来越足。

迹象二:总拿别人的长处对比自己的短处

自信的人看的是自己拥有什么资源,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自卑的人看到的往往是别人哪哪儿比自己强,从而否定自己既定的能力与目标。

当你的孩子满脸沮丧地说“谁谁会做什么,而我不会……”时,请一定俯下身来给他一个拥抱,亲切的告诉他“宝贝,其实你也会的,只是你练得没他那么多,只要你勤加练习,你比他会做得更好……”这个时候父母得一句安慰与鼓励胜过任何灵丹妙药。

迹象三:完美主义倾向严重

自卑的孩子时时处处都在刷存在感,在学习、工作上力求完美,不容许自己犯一点微小的错误,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李老师的宝贝闺女曾经就是这么一个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她不容许自己做不好,不容许自己表现不如人,在别人赞美她上进的时候,我却发现了她变得谨小慎微,甚至在面对不是十分有把握的事情时干脆不做,采取逃避态度。

她的这些现象在我眼里是自卑的表现,我开始有意识的去赞美她“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已经非常努力了;她比你大,所以做得比你好,等你长大了,会做得更好……”渐渐的,她对自己越来越满意,越来越有信心了,甚至尝试着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事情。

因此,对于完美主义倾向严重的孩子,我们除了看到他的上进以外,我们还得细心观察他的过高要求是否是由自卑引起的,假若你的孩子处处要以完美去获取外界的赞美,那么请按照我上述对待闺女的教育方式去教导他吧,帮他打开心结,重获自信。

除此以外,孩子若出现回避社交,过于顺从,不会拒绝人等等迹象也是自卑感过重的表现。假若你的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们交流探讨,李老师将利用心理学教师团队的力量为你找到最合理的克服方法。

更多育儿干货知识,请关注“桔子母婴课堂”,我们一起交流、学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