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阳澄湖大闸蟹带着“新家”亮相央视直播,背后有哪些故事?

昨天下午

阳澄湖上央视啦!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

《直播长江》特别报道

大家都观看了吗?

错过了也没关系

小沈周带你来回顾一下

相隔千里

却能在同一时间里看到同一片天地

这样的现场直播

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且看小沈周来为你揭秘

↓↓↓

直播前三小时

进入最紧张的准备阶段

各种高大上的设备、仪器

被搬到了现场

经过多番调整、测试

直播前五分钟

人员、设备都一一就位

多角度、多机位

只为给大家带来最直观的视觉体验

我们的“特邀嘉宾”——

小螺蛳、幼苗大闸蟹

也已经准备就绪

将随美女主播一起出镜

5,4,3,2,1

随着一声令下

咱们阳澄湖镇的标准化蟹塘

就正式登上央视

和全国的朋友们见面啦!

相信大家也会有疑惑

阳澄湖镇的标准化蟹塘

为何会受到央视的关注?

相较于过去的围网养殖

它又有什么稀奇之处呢?

事实上,这都在于……

为改善养殖面积过大而带来的阳澄湖水质下降问题,自2007年至2017年,阳澄湖养殖围网面积减少了2.4万亩,从原有的3.2万亩减少至8000亩。

为促进阳澄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截至2017年底,阳澄湖镇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2.1万亩。通过物理方式净水、合理设置养殖密度、科学投放饵料等办法,大闸蟹的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每亩利润可达1.5万元。

未来两年,计划对具备改造条件的约7500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形成一批标准化、设施化、信息化、生态化的规模养殖基地。

此外,阳澄湖镇在现有标准化池塘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造,建成一期300亩的高标准生态养殖基地。利用原位生态修复技术,按照“863”养殖模式(即亩投放800只、回捕600只、亩效益3万元)。

怎么样?

阳澄湖大闸蟹的这个“新家”

是不是还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