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勇者无惧,智者无惑,仁者无敌”,中国精神“仁”为首

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的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落下帷幕已四个月有余,很有必要写点文字纪念一下。首先问个问题,如果把世界杯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大家的脑海里首先会浮现的是什么?不卖关子,我想说的是蹴鞠,一项被称为"中国古代足球"的运动。它虽然已成过去式,但还是颇让人们自豪的,因为它的出现比西方足球早了至少两千年,很可惜,近代的时候我们把它给丢了。——蹴鞠是一项极具民族特色的运动。

蹴鞠,又名踢圆。蹴者,踢也,踏也,"一蹴而就"之"蹴"也;鞠者,圆球也,外由皮革制成,内以米糠等物充实,缺乏弹性,踢起来颇有难度。它的流行始于战国时代,而到了西汉王朝一度风靡,许多男子为之痴迷成瘾。《史记》里记载了一个因蹴鞠而猝死的人,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花花公子项处,当年威风八面的足球明星,当然,他能"名垂青史",不是因为他把球踢美了,而是因为他把自己踢死了。好端端的身体,踢球踢到吐血而亡,所以说,娱乐要节制,运动要适量,玩物不仅会丧志还会丧命。——高俅蹴鞠做高官,项处踢球出人命,唉,运动有益,人生无常,且行且珍惜。

蹴鞠的发明者是何许人?西汉刘向的《别录》里有一个答案,说出来准吓你一跳。谁啊?黄帝!黄帝轩辕氏,原始社会华夏部落的领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五千多年前,黄帝杀死了南方的凶神蚩尤,把他的胃摘出来做成了球,并制定规则,以锻炼士兵。当然,这只是传说,蚩尤的胃再好,也不能当球踢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黄帝发明了蹴鞠游戏,用来训练军队。那么,训练什么呢?不仅是体能, 更是心性和精神。和对手智慧较量,和队友团结协作。不惧,不惑,不忧。——孔子曰:"勇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至圣先师说的这三点,最重要的自然是仁者不忧。何不忧也?心存他人,坦荡自得,坚忍牺牲。这是中国古人热爱的蹴鞠运动所追求的品德。所以说,仁者不忧,此蹴鞠之道。显而易见,它和现代足球的精神是一致的,竞技,团结,拼搏,奉献,谨守规则。还有一条,这是一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运动,它需要参与者拥有博大的胸怀,用足球巨星比尔·香克利的话说,是"超越国界,跨越生死",而用经典的中国话来讲,则是"敬天爱人"。——小足球,大胸怀,大智慧。

蹴鞠也好,足球也罢,都是仁者的运动;蹴鞠之道,足球之道,都是仁者之道。那么,何谓"仁"呢?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老先生曾经曰过:博爱谓之仁。这是对孔夫子"仁者爱人"精神的推己及人式的阐发和定义,自爱,爱人,爱家,爱国,爱天下。可以说,中华儒家的一切修身正心的功夫都是围绕"仁"这个字展开的,明朝大儒、心学宗师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就是要引导芸芸众生回归初心、回归仁爱。而一统中国思想界近千年的程朱理学,亦是以仁义为本,天理人伦皆向仁。曾国藩在他著名的日记里说:我有四知,知人生往何处去。——曾国藩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其中,"知仁"是曾大师最看重的,他的"成功学"辞典里,有个"三步曲":知仁,求仁,得仁。

一言以蔽之,中国的文化首先是仁的文化,中国的精神首先是仁者精神。关于"仁",中国古代有许多说法:仁义道德,仁义礼智,仁民爱物,妙手仁心,里仁为美,仁者乐山,仁者见仁,孔曰成仁,天下归仁,还有一个最重磅的成语:仁者无敌。

仁者无敌,语出《孟子》。孟子作为孔圣人最杰出的衣钵传人,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理想:仁政。他认为,仁政即王道,大凡真心施行仁政的君王都能无敌于天下。这个理论在战国时代没有什么市场,相比王道,王候将相们更喜欢短平快的霸道,用武用强,以力服人,然而,大浪淘沙,金子总会发光,中国两千年的历史无数次"出庭作证",孟子是对的,仁政王道才是天下长治、功业长兴的不二法门。

举个例子,楚汉之争,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因为刘邦?因为韩信?其实不然,刘邦不是他的对手,韩信最多和他棋逢对手,他是输给了他自己。在他成功的那一刻,他就输给了他自己。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打败了秦朝名将章邯,一战成名,一举称霸,天下莫不仰慕钦服,可是,暴脾气的他干了一件让天下人咋舌的事情:坑杀二十万秦降卒,之后,兵进关中,鸿门宴上妇人之仁放过了刘邦,却火烧阿房宫、杀尽投降的秦王室,凡此种种,为自己"暴君"的定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可谓no作nodie。后来的后来,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项羽凭借天生神力杀出重围,逃亡的路上,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为他指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致使他陷入一个沼泽地,被汉军追上,这才心灰意冷、自刎乌江。那么,那个农夫为什么要骗他?他可不是刘邦的间谍特务。他的理由很简单:项王暴虐,汉王仁义。这便是传说中的"人心向背"。项羽抹脖子的时候,仰天长叹:"天亡我也,非战之罪"。这话对了一半。的确,非战之罪,罪在不行仁义,但绝非天要亡他,纯粹自取灭亡。

万人敌的贵族出身的项羽败给了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氓出身的刘邦,并不是什么"天意",而是霸道败给了王道,暴政败给了仁政,正所谓"顺仁者倡,逆仁者昌"。刘邦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见得多聪明,但他颇为智慧地选择了相信四个字:仁者无敌。我不知道当年的刘邦有没有蹴鞠的爱好,如果有,那他一定能带领出一支很杰出的中国队,保不齐还能冲出亚洲、奔向世界。在当今的世界,仁爱为核的中国精神已然焕发出了它的光釆。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将仁爱的品德发扬光大。此乃天赋使命。——以身作则,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