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 朋友就是等着我去帮助的人 或者说 是给我们互相帮助的人

关注一航文学与艺术每一天都与众不同

朋友,正是你帮助我的时候

肖建国

前几天,在阳光下,我无意中听见了一句话,“朋友是用来帮助你的天使。”昨天晚上,在月光下,我正在想有关于“朋友”的问题:何谓朋友呢?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不是一座孤立的岛屿呢?似乎有点“心电感应”,嘿嘿,你看,“午夜铃声”说来就来了。我赶紧放下“诗人的笔”,去拥抱我的朋友。

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他说,他睡不着,要跟我玩“微信聊天”,聊他最近在“朋友圈”里的喜怒哀乐。他说,“我把我自己当空气,是我做人的谦逊,是我做事的低调。但有人竟然真的就把我当空气,轻视我的份量,无视我的存在。他有他的做人原则,我也是有做人的底线的。你让我跟你玩得开心,我还是你的朋友;你给我气受,那我也懒得受那个憋屈……”

原则?做朋友的原则?当我倾听完他把他心里的“垃圾”全部都倒进我的“垃圾桶”之后,我似乎有些感同身受。就在前几天,我毫不犹豫地连连退出曾经久浸其中的好几个“文友群”,而且也当即立断地删掉了那些群里面的好几个“好友”。我想,虽然古人曾有言在先,说什么“做事不必显狼性,做人需要大肚皮”。但我们毕竟有捍卫尊严的时候,别说那是一个虚拟世界,就是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也不可以长期与之交往的人过得别别扭扭。想到这些,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他“什么叫做朋友的原则?”

他说,原则,就是规矩,就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栅栏,虽然不能上升到法律的层面,像某些所谓的群规,像某些所谓的乡规民约,都是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保护色”。由此看来,我无话可说,他真的很懂,他的“退群”是一个很理智的行为。

当一个朋友在你的面前总是讲“原则”的时候,你们的交情,应该说已经走到了尽头。我想,即便是夫妻,当初,在谈恋爱时,或者说在磨合期,客客气气,相敬如宾,是可以理解的;但一直是保持距离,“你投桃,他才报李”的夫妻,那未必见得到一起白头。而所谓的“群里的朋友”,尽管你一直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他的原则,遵守他所谓的规矩,其实,他还是不会为你办任何事情的。无论你以往为他办过多少事,他不会记你恩情的。这种始终以“原则”为借口而予以他人的人,一般来说,他一定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城府很深,很难接近,很难相处,也很难有真诚,而且很自私。我们每一个人交朋友都想要交到为人很真实的人,非常害怕交友不慎,追悔莫及。所以,一旦发现交到了假人,我说,我们还是越早离开越好!

真正的朋友,不会计较他有时候说错话,做错事,他会容忍他朋友的不少的小毛病,他不会去有意隐瞒什么。直来直去,甚至有时候也“损”你几句。像现实生活中,有困难时,往往会挺身而出,尽其所能地争取能帮你一点是一点的。甚至,不要你开口对他讲,只要他看见,或者听别人说起你——正在困难中。是的,这种人具有“铁杆品质”两肋插刀的朋友素质。

当然,就是做为一般的朋友,真诚善良的人,他也不会坐视不管,你让他坐着,他也坐不住。

还有,对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言的人,也不可交。他根本不在乎你,而且,办事也不会靠谱。虽然说,人,不是万能的,这个“能”也有大小之别。但是,办不了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给你一句真话,总是给你虚与蛇委。与这种总是跟你“虚晃一枪”的人打交道,只会白费蜡烛白耗灯油白费力气,可能还会给你带来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错失时机”。

不过,偶尔有点虚伪,有些做作,也不足为奇。如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描绘的那样,我们国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面子观念”,即鲁迅所说的“阿Q精神”。偶尔的有点虚伪,就当开了一个玩笑,应该能够接受。但这里面有个“度”,而且,不是“关键时刻”。也就是说,不能太虚伪,太假。如果你有幸拥有了这样的朋友,就当“生活需要情趣”吧,不要去揭开他的伤疤,给他留点面子,我始终觉得,他会记得你的好。

当今世界,做人能做到5分全真实,3分半真实,就已经很可贵的了。如果这个要求,可能你自己都难以做到,你怎么能要求别人百分之百的真实呢?!对别人严苛,对自己宽要求,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有违天理的。至于那二分全假,只要在你的尊严上没有感觉到伤害,你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意气之争”就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适当的“礼仪”还是需要讲究的。太过“原则”是拒人于门外,但太过“客气”必定有假。一切顺其自然不卑不亢的人际交往,最为长久。而且在彼此的心里,即使有相互亏欠,也没有负担。做朋友最怕心存芥蒂,有心里阴影,那样别别扭扭的交往,很难维持长久,也失去了所谓朋友的意义。自然而然,渐渐的会很少联系,到不联系,最后,见面或通电话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直至绝交。

的确,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食着人间烟火,自己不是道德的模范,也不要用所谓的道德去绑架别人。真的,在指责别人之前,最好问一问自己做到过没有?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还是学会宽容,“多多海涵”吧。罗斯福曾经说过,要想别人做你的朋友,你先得有做他朋友的资格。坦诚相待,互相多点交流,交换看法,说说自己的不足,和接受对方的底线——或者说,原则。

与有“原则”的朋友,很难亲密无间的;但与没有“原则”的人做朋友,可能也是很危险的。与很讲“原则”的人做朋友,最少不会害你。不过,与把“原则”常常挂在嘴边的人交往,一定要小心。套用一位圣人的话,“始终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再引用一位伟人的教导,“如果没有所图,除了亲人,没有无缘无故对你示好的人。”说穿了,朋友就是等着我去帮助的人,或者说,是给我们互相帮助的人。

朋友,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正是你帮助我的时候!

2018年9月5日深圳南山科技园

你凭什么说把他已看透

肖建国

你知道他的故乡吗

你知道他的祖宗吗

你知道他的父母吗

你对他出生的背景

和当地的风俗人情

都说不清,道不明

你凭什么说把他已看透

你知道他的学校吗

你知道他的老师吗

你知道他的学习吗

你对他的成长环境

及他所接受的教育

都没看见、没弄懂

你凭什么说把他已看透

你可能和他同生在一个村落

你可能跟他同喝一条江水长大

你可能与他是小学中学的同学

知道他的学习和成长的历史

但你不知道他如何成家立业

和怎样地养家糊口

你凭什么说把他已看透

你还可能跟他是单位同事

你还可能跟他一路上下班

你还可能跟他有老乡的交往

甚至,你还知道他的嗜好

连同他一切活动的轨迹

但你不知道他的情感和思想

你凭什么说把他已看透

每个人有他的脾气和秉性

每个人有他的理想与天赋

每个人有他的喜怒哀愁

每个人都在孕育自己的故事

即便每天你在用无人机跟踪

如果你说把他已看透

也一定是酒后的狂语痴人的梦话

2018年9月4日深圳西丽

作者简介:肖建国,又号“代坪浑人”。男,1966年8月生人。户籍地,湖南株洲石峰;祖籍地,湖南邵阳县代坪院子。系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作诗文,一直勤耕不缀,有《烟云入画》、《烟云入梦》《烟云入诗》...等“烟云”系例诗集出版,正在着手结集出版《肖建国文集》。全国各大小报刊杂志及各大小网络平台都曾有发表过一些诗作。喜欢直抒胸臆,文学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尤其喜欢用诗歌或散文表达。诗观:人生如烟云,活着不容易。写作亦如是,所以“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

关注一航文学与艺术 期待与你相见

周四 |说穿了 朋友就是等着我去帮助的人 或者说 是给我们互相帮助的人

文章 |肖建国

图片 |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 |一朵

书友们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记了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