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做建筑电气设计没用?未必!那么,如何用技术代表待遇?

很多人说学技术没用?未必!那么,如何用技术代表待遇?(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学)

笔者常常遇到很多电气同行抱怨电气技术没用,没有带来财富,也没有名气,名利双失,于是对电气技术产生了质疑。笔者认为,最大的可能,往往不是电气技术没用,而是你没有电气技术。

如果真的走技术路线的话,今天的案例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不走技术路线,下次讲另外的路线。但无论哪个路线,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的岗位而不努力,是不可能的)。

我们来看看,某同行,80后,毕业于某普通学校电气专业,毕业去施工单位干了几年,毕业半年不到开始独立负责项目,极大的锻炼的技术水平和决策能力。毕业两年任机电经理,全权负责机电内容,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进一步得到极大提升。感觉施工已经没有什么挑战,后进入某设计院工作,独立负责很多项目。正在风风火火搞设计,被某甲方高薪挖走,后又被另外一个甲方以当时待遇的两倍,挖走,现在又有几个单位给出现在待遇的两三倍,邀请加入。

十多年过去了,同届的毕业生中,有的还在工地,有的还在画图,有的转向工程管理或行政管理,还有一部分人转行了。(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学)

某同行,却始终执着于电气技术,而且从一名普通的工程师逐渐成长起来(公司总部电气顾问、注册电气工程师),到现在为止,仍然坚持每天学习进步,电气技术是工作之一,也已经成为爱好之一!

他怎么做到的?

我们从几个方面分别说明他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

施工单位期间

普通人往往以知道常规做法为终点,以完成项目为终点。

当年施工节奏非常快,春节以外肯定没有任何假期,前两个春节也在工地度过,两个春节加起来七天半,每天晚上极少十二点之前休息,而工作很忙,强度很大,基本都是十一点或十一点半之后,电话才逐渐静下来,才能精心钻研电气技术,电气原理,施工工艺,有时候还需要翻设计规范(因为有时需要从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全权负责电气专业的所有内容,如概预算和结算、施工管理、临电设计及采购和施工及维护、专业分包的合同谈判及签订等。


设计院期间

很多时候,迫于项目的压力,领导都是积极推行套改原则,大家也都是疲于应付,很难有心情和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办公室被浮躁的氛围所笼罩。

但他却没有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在不影响图纸进度的情况下,保证图纸质量,并积极学习和理解规范,将设计图纸和在建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解决,利用设计和施工都懂的优势,从多角度、立体化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工程实际问题,相对于单位之前传统经验做法节省了投资,提高了效率。有时候遇到一些靠关系过来的施工单位,水平和经验不足,他还给他们指导过施工工艺。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学)

完全利用下班时间在家看书,注册基础考试复习两个月一次性通过,注册专业考试复习六个月一次性通过。考过之后,单位同事惊呼,没见你看书啊,你看见,那不是占用单位时间看书了吗?

甲方期间

注册考试通过是技术的终点吗?

不仅不是,而且是某种意义上的起点!!!

注册考试学习,是对常用规范和手册的系统学习。考过之后,结合实践,逐渐把诸多细节再深入学习、掌握并灵活应用。

总结工程及技术经验,撰写学术专著数本。

提炼工程技术和经验要点,主编标准规范。

经过十多年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沉淀,他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任何行业技术都是需要不断进步发展的,也都是靠这样的人去一步一步推动的。

别人没思考的,他去思考了;别人思考了的,但没有行动,他去付诸实践了。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学)

无论你是做什么的,都可以努力成为最好的那一批!

你是一个电焊工,可以吗?当然可以!

你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吗?当然可以!

******,可以吗?当然可以!

说几个实例,供参考。

笔者亲身经历遇到的事情,某10年前的项目,电工说,圆钢双面焊接6倍(这是笔者告诉他的50303验收规范要求),容易把圆钢焊断了,单面12倍(注意,规范只说了圆钢双面焊,6D,可没说单面12D,正常理解是不可以,但有时候实际当中有的部位不好做,有的项目采用的单面焊接,这样执行的,存在并不代表满足规范)行吗?笔者遇到的现场水平高的焊工,0.5mm的钢管能和钢结构焊接在一起,他直径10mm的圆钢怕断了。笔者前单位的同事,听说有水平极高的能做到,焊接大头针,普通人肉眼看不出接头在哪。


笔者认为,这是实际当中比较明显的几个区别,第一个是根本就不是焊工,是个人都能做的焊接水平,谁拿焊把去点,都能焊接,这不能叫会焊接吧。就像大片空地去开车,可以说,通过很简单的几分钟的告知,是个人就会,那不能叫会开车。第二个是专业水平很高的焊工,记得我刚上班的那个项目,焊工分三种,最烂的100元一天,中档120元一天,高档150元一天,正常一个班9小时,加班5小时算一个班。十多年前,这些焊工,一个月收入基本在四五千到八九千。后面某项目也是分三档,水平最烂的新手,基本是焊工证都没有的,焊接三级焊缝,经验较为丰富的焊接二级焊缝,顶级的只焊接一级焊缝,一级焊缝要求探伤比例100%。当时的一级焊缝是一节柱和二节柱的接口,西按北火车站站台雨棚的柱子。就不说纯焊接技术了,就说大夏天,35-40度(天气预报温度,指的是阴凉通风处),实际温度不知道具体多少,反正感觉就是什么不干,在那都很热,焊工站那,几个小时,动作几乎不变,缓慢移动,焊接。可惜,浮生现在找不到当时的影像资料了,只有印象资料了。第三个,是炉火纯青的顶级,罕见的焊工。这种应该可以称之为颇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学)

笔者当年施工,某较为特殊项目中建三局是我们的分包,工作之余听他们老员工讲,他们中建三局有两个传奇,一个焊工,层层比武,到全国最高级别比赛拿过名次,享受国务院津贴,他焊接的,盖自己章,监理免检,监理无权过问。遇到监理操蛋的工地就派他过去。

另外一个就是,有个同事去香港考了英国皇家建造师(全英文试卷),单位不重视,他愤然跳槽,新单位直接开原待遇的10倍,录用了他。那时候我刚上班一年,知道有一级建造师,根本不知道英国皇家建造师。



不同的焊工,待遇不同,有几千一个月的,有几万一个月的。

不同电气技术人员,待遇也不同,有年薪几万的,有年薪几十万的,有年薪几百万的。

笔者希望广大同行都可以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努力而改变自己的技术,改变自己的待遇。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而不够详细,有需要的话,笔者可以开个课程,结合实例,讲解一下,如何用提高技术,如何把技术落地,如何做到三年左右跳槽一次而待遇加倍。但基础是首先掌握好。树上鸟教育《电气设计视频教学》。

如有哪里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共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