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電話亭何去何從,上海提供了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曾幾何時,公用電話亭是一個時髦的存在。當年手機還不流行,所以很多人只能借別人家的電話打,後來就有小賣部做這種借打電話的生意,不但貴而且小賣部到點了就關門,有時有緊急事情要打電話,又借不到電話,那種煎熬的滋味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法體會。後來城市和校園裡率先用上了公用電話亭,當時電話亭裡比較常見的是插卡式電話,只要購買各種電話卡,插卡即可打電話,不但通話費用比小賣部裡低了很多,而且不管是在什麼時間點都可以打電話,非常的方便。也因為這樣,所以為了便民,那時許多城市都大量建造了公用電話亭,越是大城市建造的越多。

當年各式各樣的電話卡


公用電話亭

然而現在這些電話亭卻成了尷尬的存在,現在的人誰還會為了打一通電話,大老遠的去找電話亭?手機就在身邊,何必捨近求遠。所以電話亭的使用率越來越低,大多數都幾乎廢置了,卻佔用地方,還要花費人力財力去維護,造成浪費。小鄉鎮電話亭數量不多,還好辦,一拆了事。可是大城市裡的電話亭數量就相當可觀了,而且這些電話亭很多都還可以使用,拆除它們不但要一筆巨大的費用,而且也是社會財富的浪費。再則,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人在用著這些公用電話亭的電話。並且城市裡也確實需要留有電話亭,萬一有緊急的火警匪警等,而手機不在身邊或者沒電時,市民可以撥打公用電話報警。所以如何處置城市裡的大量的電話亭,就成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拆字就可以解決。

對於上海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來說,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據上海電信數據:在前期拆除了大量佈局不合理的公用電話亭後,上海市現存仍然有7000多座公用電話亭,其中有三成多已經長時間處於零使用狀態,剩下的也只是偶爾有人使用,而每年的維護費用卻將近千萬,投入和產出比嚴重失衡。為此,上海市的做法是,在保留原來的打電話功能的基礎上,在公用電話亭裡裝置WiFi,放置書籍,將電話亭變成可臨時上網、可借閱書籍的“閱讀亭”。

公用電話亭變身閱讀亭

目前已經由上海徐彙區域先期試行這一“閱讀亭”計劃,徐彙區域範圍內共有637座電話亭,其實施的“悅讀亭”計劃,按照各個電話亭所處的不同位置和大小,分別設定為:借書亭、閱讀亭、漂流亭、點子亭、一本亭及名人亭。

“借書亭”由兩間電話亭構成,中間連接處是一個圓筒形的存書箱,可容納60本書籍;“名人亭”則計劃定期重點介紹某位名人的生平、事蹟與作品等;“電子亭”不出現實體書,依託網絡實現聽書、朗讀,以及網絡留言互動等功能;“一本亭”則與出版社合作,每期圍繞一本好書供來往人群閱讀;“漂流亭”構想於圖書漂流,重點在於圖書分享。

借書亭

經過這樣的改造,公用電話亭成了市民們平時閱讀和臨時上網的好地方,書籍出版社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推銷書籍,所以也樂於提供維護所需的費用,這樣就使得公用電話亭重新煥發了青春,也再一次成為了時髦的所在。現在中國所有的城市的電話亭,加起來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數量,上海的方案,其他城市是不是也可以借鑑一下呢。看了上海的做法後,發現其實這腦洞還可以挖的更大,有些人覺得還可以加入充電設備,投幣或者刷碼就可以給電動車和手機充電,你們覺得呢?只要進行合理的改造,相信有一天,原本冷清的公用電話亭將會越來越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