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生意经之——以和为贵,和气才能生财

中国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是总结了上千年经验的升华。古言道: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追求的是一个“和”字,善待他人,往往才能成就自己。胡雪岩将千百年的古训融入到他的生意经中,总结出“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的道理,让他的生意蒸蒸日上,财源也就滚滚而来了。

胡雪岩当时看准了药材生意,创办了胡庆余堂药店,并将创库的管理工作交由余生打理,余生也是事必躬亲,生意一直做得挺不错。但是有一次,一个采购员在采购时误将一批豹骨当做虎骨买了进来,而且采购量还非常大,由于这个采购员平时工作表现都挺认真的,余生对其非常信任,而且药店最近也确实挺忙的,就没有对每批货物进行仔细的检查,直接放进了仓库。这事让当时余生的副手知道了,他认为提拔的机会来了。于是偷偷的跑到胡雪岩那里去打小报告。胡雪岩这么一听,搞错药材如果卖出去可是要砸招牌的,这可是一件大事,于是带人亲自去到仓库进行点验,果然发现那批药材是进错了,于是二话不说命令手下的人把那批豹骨给销毁了。这一下子药店就损失了好几千两银子,让余生很是内疚,当天他就向胡雪岩承认了自己的过失并交上了辞职信。但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胡雪岩非但没有责怪余生的意思,反而好言相劝说偶尔的失误在所难免,但是要吸取教训,避免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只字不提辞职和损失的事,只是好言安抚余生。而另一方面,那位洋洋得意等着升职的副手却被胡雪岩开除了。

胡雪岩是这么认为的,同样身为仓库的管理人员,发现了问题没有第一时间解决,也没有向上级汇报,眼看着药厂白白损失了几千两银子;而且发生了问题越级汇报,打别人小报告,可以看出这样的人心术不正,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单位之上,私心太重,不可重用,所以胡雪岩毫不犹豫的把他给辞了。人人都会犯错误,这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能改,那么还是好员工,如果因为员工犯了错误就责罚,那么肯定会让大家在工作中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而放不开手脚,发挥不出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胡雪岩宽严相济,从而赢得了一批死心塌地跟他做事的员工。

但宽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有博大的胸襟和承受损失的勇气。上个例子让胡雪岩损失了几千两银子,但是收获了为他死心塌地的员工,也排除了身边心术不正不能委以重任的小人。就在胡雪岩和丝绸大王庞二做生意的时候,庞而手下的伙计朱福年就被发现挪用公家的货款和资源自己做起生意,从中谋取私利。庞二为此很生气,准备把朱福年狠狠教训一顿之后让他滚蛋。可胡雪岩却另有他法,他认为朱福年这样做确实不对,但是他工作了这么多年对业务这一块还是非常熟悉的,而且也为公司赚了不少钱,也许这次只是财迷心窍,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他跟庞二商量好,通过查出朱福年在做账中的种种漏洞,让其感觉被抓住了把柄却又不去深究他,给他时间自己把账面工作做好,同时也是给他警告,这样做是不行的,再这样下去老板肯定会发现问题。朱福年经过这次敲打,也隐隐感觉到了老板的用意,对老板很是感激,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私底下做损害老板利益的事情,以后的工作更是尽心尽力。如果胡雪岩同意庞二把朱福年炒了,那么之前的损失也挽回不了了,还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通过胡雪岩一招刚柔并济,把朱福年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更是笼络了一个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力的人才。

正是因为胡雪岩奉行以和为贵的原则,把“饶人一条路,伤人一堵墙”作为自己经商处事的座右铭,才得以笼络一批生意上的好伙伴,也搜罗了一批为己所用的忠心人才,让他的生意不管在顺境或者逆境中都能做到风生水起,财源不断,不得不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