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别轻忽!消化内科医师:出现「4状况」要注意是否食道癌

吞咽困难要小心!出现「4状况」要注意是否为食道癌

「早期的食道癌常常没有特定症状,因为我们的食道具有弹性,初期肿瘤不大时,不会造成管腔明显阻塞现象。」不过欧威廷表示,病患时常仅有在吞较大块肉、蛋黄时,才有食物暂时卡在胸腔的感觉,但这现象会在细嚼慢咽后改善,许多患者就不会太在意,因此食道癌往往不易早期诊断。

根据癌登年报,第三、第四期的食道癌病人约占70%,「也就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

据统计,第三、第四期的食道癌病人约占70%,「也就是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

晚期食道癌因为肿瘤已大到明显阻塞食道,患者会有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及体重减轻的现象。「吞咽困难通常先由固体食物开始,阻塞程度更严重时会变成连液体都无法吞入。若是肿瘤侵犯到气管或喉返神经,会产生慢性咳嗽、反覆肺炎或沙哑的症状。抽血有可能会看缺铁性贫血的现象,亦即是肿瘤慢性出血的结果。」

45岁开始,无论男女都该注意「食道癌」

欧威廷指出,食道癌在东非、南非跟东亚地区盛行率较高,美国相对较低。而根据癌症登记年报,食道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的2.46%,当年因此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3.86%。发生率排名男性为第6位、女性为第25位;死亡率排名男性为第5位、女性为第20位。

男性食道癌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远高于女性。

至于各年龄层的发生率,欧威廷表示,就104年台湾癌登年报看来,无论男女,约7成的病人都发生在45-70岁间,因此不一定只有中年男性会发生食道癌。

还有哪些人属于食道癌高危险群呢?欧威廷表示,根据过去研究发现,食道癌高危险群包括:

1.抽烟、喝酒、嚼槟榔

2.蔬果摄取量不足

3.常喝很热的茶或汤(摄氏60度以上)

4.体重过重(BMI >25)

5.患有典型慢性胃食道逆流症状患者

6.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患者:因长期胃酸逆流刺激引起末端食道黏膜发炎变质

7.患头颈部肿瘤之病患

8.食道曾有强酸强碱腐蚀造成狭窄病史(caustic injury)

9.食道驰张不能(achalasia)病史

10.萎缩性胃炎

11.罕见疾病(Howell-Evans syndrome)

由以上的危险因子分析来看,其实可以藉由饮食及生活习惯来减低食道癌的风险。「戒烟、戒酒、戒槟榔、多蔬果、维持理想体重,就能去除一半以上的危险因子!」

如何治疗食道癌?早期侦测的方法是...

欧威廷表示,一但有可疑症状,医师会安排胃镜检查,在危险因子多的病人(抽烟、喝酒、嚼食槟榔、有头颈部癌症史等)身上,也会建议使用配备有早期癌影像侦测系统的胃镜来详加诊断,「胃镜的好处是直接可以看到病灶加以切片确诊,而早期癌影像侦测系统则可以详细检视食道上皮细胞的血管及微细构造排列,来判断是否有早期癌。」

若是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癌病灶也有机会用胃镜进行黏膜切除术(EMR:endoscopical mucosal resection)或黏膜下剥离术(ESD:endoscopical submucosal dissection)将病灶完整切除。

欧威廷表示,可以藉由饮食及生活习惯来减低食道癌的风险。

前成大医院斗六分院内视镜室及超音波室主任、现任成美诊所院长陈炳諴也指出,食道癌的分期方式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侵犯程度、及是否远端转移来综合判断,一共分为4期。这时医师会视需要进一步安排内视镜超音波、胸腔电脑断层、正子摄影、支气管镜、喉头内视镜等等影像检查来确认癌症的分期。

陈炳諴表示,若在早期癌就被发现,可用内视镜切除。若肿瘤已侵犯较深、但仍可以手术切除时,医师会将患部食道或胃(在食道末端及胃贲门处有肿瘤患者)做部分或全切除,加上淋巴结廓清手术,最后再以小肠或大肠来执行食道重建手术。

「较晚期而无法手术切除的食道癌,可以考虑先执行化学治疗加放射线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执行手术切除。」但陈炳諴也提到,若化疗放疗效果不佳的病患,可以根据肿瘤细胞的特性加上标靶药物或是免疫疗法,对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助益。

陈炳諴表示,若食道癌在早期就被发现,可用内视镜切除。

食道癌是一个不容易早期诊断的疾病,好发于45-70岁的男性,预防食道癌民众可以努力的方向包括不烟、不酒、不嚼槟榔、不喝过烫的汤、多吃蔬果、及维持理想体重。欧威廷最后也提醒,「患有胃食道逆流及巴瑞特食道的病患一定要定期追踪症状,听从医嘱服药治疗、减少食道发炎,才能进一步预防食道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