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周,被自己欺骗的一整年终于要结束啦!

之前微博上看到的真事儿

一个女生发现自己得了绝症

第一反应是:

终于可以出去旅游了。

在来日方长的日子里

心中的愿望往往缺乏行动力

永远的想着“等明天”、“等时机成熟”

“等明年年假”、“等儿子长大后”、“等退休后“

...

也许只有被逼到那个份上

才能做一些热爱的事

如果只有一周生命

你会怎么做?

好吧我承认

这种假设毫无意义的

如果能如此轻易的代入自己

那羌塘无人区都能挤满珍惜最后时光

而旅行的人了。

但我们可以看看

别人如果只剩一周的生命

他会怎么做?

电影《最后一周》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Ben被确诊了绝症

生存几率不到10%

当医生告诉他时

他脑袋里闪过4个念头

取消婚礼

摆脱繁杂的工作

葬礼会有谁参加

以及———

有没有搞错!

虽然被判了死刑

他告诉未婚妻萨曼莎自己想出门旅行

萨曼莎觉得简直难以理解

萨曼莎对执意本说:

“这是不对的,不道德的。

你认为自己毫无希望了?”

而本回答:“我不想成为病人。

因为那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萨曼莎:“所以你就逃避?

都不尝试与病魔斗争一下?

这是有意义的?”

本:“如果旅行就是一种斗争呢?

就是最该做的事呢?”

本说:

“我为自己构筑了一切我不想要的生活,

那才是症结所在。

我为何要买那么多份保险?

为何时刻要强调责任?

又为何要对选用哪套厨具斤斤计较?

我不想变成我父亲那样的翻版

这样说不是我不尊敬他

我敬爱他,他一生正派体面

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

当萨曼莎问他到底要什么时,本说:

我想争取最后一点时间

如果能把握剩下的每一天真实的生活

那就是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还不能自由选择

还要担负别人的期许和责任?

电影《这究竟是谁的生命》讲了一个患者

和一群医生的矛盾

从颈部以下高位截瘫的车祸受害者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为雕塑家

全身瘫痪到手都无法动弹

对于他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

但医生们却坚决要让他“活下去”

这场生死争端需由一名法官来裁决。

在《最后一周》的后段

本的未婚妻也坦承了自己的心理

也是害怕别人责怪自己

没有挽救未婚夫的性命。

大把大把吃药

等待死神脚步的时光

他必须去冒险

他从老人手下买来一辆摩托车

一辆因为未婚妻的反感

很久没骑过的摩托车

开始了他的生命之旅

因为Ben的失约

护士Forrester提前十二分钟下班

赶上了17:45的火车

从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否则她就成了18:10那辆火车上的遇难者

这看似无稽的联系

导演有着自己的解释

旅行途中,本想起读过的一本书

一个英国人被诊断只有一年的寿命

花光积蓄后才发现是误诊

本想

如果他是误诊的呢

他决定回家。

路上遇到两个孩子

他们为了一箱啤酒就骑着单车横穿整个国家

听了这样年轻又有活力的理由

本决定继续前行。

和陌生男人对话让本明白

自己对萨曼莎的那不是爱情

当一个人想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算是爱了的时候

答案显而易见:你还没有爱

他想取消婚礼

但没办法下定决心

有时候我也觉得渲染过头了

道理大家都懂

凭啥旅行中别人的话分量就重

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生呢?

旅行到底是对责任的逃避

还是一场心灵的升华?

管他的

走了再说

Ben的旅行就是风景与故事串联的mv

加拿大美得不像话

而故事的发生

就是人存在的意义

就像因为Ben的爽约

而躲过了火车出轨灾难的女护士

受了Ben的影响找到了人生挚爱的女牛仔

这些人物或事件表面看与故事没有一点关系

但这恰恰说明了Ben存在的意义

因为有他才改变了这些人的生活

生活就是这么的不确定

这么未知

这么有趣

活着并不难

但只有被倒计时冲击

才能体会生命的奢侈

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周

你要做些什么?

是像《遗愿清单》那样

写下自己的一个个想完成却未完成的愿望

勇敢的实现它?

还是像《单车环岛日记》的男主角一样

“在20出头的生命里,做一件到80岁想起来都还会微笑的事”

骑上单车背上吉他7天6夜环岛

“还没说出的秘密”

“还没表达的爱意”

“还没看过的乐队”

....

多是多么平凡的小事

只需一点点活在当下的行动力就可实现

努力活在当下

“去奋斗,去寻找,去追求,决不妥协。”

主角只有一周的时间

而我们也仅仅只有一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