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遼寧艦究竟服役了幾架殲15?

她叫楊小颯


殲15仍然沒有大批量生產?這個機型真的只是過渡?

外媒認為5目前為止,殲15仍然沒有大量生產!

2017年全年,外媒通過衛星圖分析,認為殲15沒有量產的跡象。

眾所周知,殲15是根據從烏克蘭獲取的蘇33為原型,融合了殲-11B的技術,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生產的艦載重型戰鬥機。

2009年8月,殲15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

2012年11月23日,首架殲15原型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進行著艦測試和起飛測試成功。

西方媒體認為,目殲15生產數量應該是24架,也就是滿足了遼寧號的需要。

有意思的是,除了殲15以外,受到西方軍事專家高度肯定的殲11D,也沒有量產的跡象。

外媒認為2017年殲16的產量倒是很高,可以確定的新戰機就有19架。

為什麼如此看重殲16?

主要目的還是是淘汰蘇30MKK。

相比起來,殲16是更為先進的多用途戰機,使用了很多新技術,而蘇30MKK已經過時。

興城的海航航母訓練基地,最多隻能進駐24架殲15。

即便能夠保持較大數量生產殲15,能否迅速訓練成軍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開始海試,加上遼寧號,顯然軍方需要大量的殲15。

不管殲15是不是過渡型號,至少2022年之前它仍然是主力艦載機,無可取代。

看來,殲15必須加快生產速度了。


薩沙


殲-15是蘇-33艦載戰鬥機的表親,其原準機是來自烏克蘭的T-10K-7,兩者在細節上存在一定區別。

根據中國海軍設定的編制,遼寧號艦載機聯隊滿編是36架,其中24架殲-15、4架直-18J預警直升機、6架直-18F反潛直升機、2架直-9C型搜救直升機。

由於現有殲-15是滑躍起飛型,只能裝備遼寧艦和002號航母,所以這種型號的產量註定不會很大,一直處於邊低速生產邊改進的狀態中,年產量僅8-10架。2016年底現役殲-15的編號已到126來看,遼寧號的艦載戰鬥機已處於滿編狀態,該機已服役30架左右。

目前殲-15彈射起飛型已經開始試飛,這種型號應該是殲-15的主要生產型,因為同時兼容滑躍起飛和彈射起飛型航母,讓繼續生產滑躍起飛型殲-15變得毫無必要。

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航母戰鬥機將形成殲-15彈和新中型隱身艦載戰鬥機搭配的局面,殲-15滑躍起飛型可能會集中於遼寧艦服役。


鷹眼戰情室


我國的航母高調下水以後,其作戰力量中堅"艦載機"一直是外界關注的話題。他類似蘇33的外形曝光後讓國人失望過,也讓西方國家震驚過。我們失望的是我國的艦載機設計毫無本國特色和新意,完全照搬的蘇聯"蘇33"設計。相比之下殲20充滿中國化的設計特色很讓國人滿意。而外界不這麼看,因為"蘇33"變身殲15可以被看做是昔日紅海軍的復活,看到蘇聯的影子也就勾起了西方恐懼的回憶,所以外界對殲15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源於對蘇33的印象)。而殲15的裝備數量一直是西方關注的焦點。

很多殲15的訓練照片可以清楚看到殲15的編號,外界以此猜測其產量。小編認為這種做法雖然精明,但是缺少理論依據。誰也不敢說新制造的殲15都會拿到航母甲板上搞訓練,同時誰也不敢否定海軍出了遼寧號航母訓練平臺以外,沒有更多的訓練場所(類似烏克蘭那樣的艦載機訓練中心設施)。而且,這種關係到海軍戰鬥力的技術裝備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數量都是要嚴格保密的(不讓國外看透海軍虛實是最近本的戰術)。照片看到的實在沒有多少可靠性。但是,我們可以多方面猜測一下殲15的具體數量。

我國海軍發展步伐歷來都是"小步快走"戰略,從近幾年海軍艦艇的快速更新就可以看出究竟。051、053還沒有退役就服役了052、054。後者還沒有裝備充足就服役了054A、052D。而不就以後驅逐艦完全捨棄了原有設計,下水服役了萬噸級別的055型。這都是不到10年內做到的,這就是小步快走戰術。航母艦載機也是同樣的發現策略。殲15目前服役的都是早期型號,各方面性能都是對蘇聯"蘇33"戰機的簡單復原,這種定性幾十年的戰機已經落伍。解放軍不可能大批量裝備應對海上威脅。所以殲15只是配合遼寧號訓練而存在的一"小步",他的數量僅限於滿足遼寧號的訓練運轉和戰機技術驗證試飛需要。早期的殲15驗證機已經證明是6架,而遼寧號滿編的戰機數量也就24架也就是說殲15的產量不會多於30架。

作為小步快走的下一步,001型航母是遼寧號的全新升級。他的機庫更大、取消了很多防禦、攻擊系統。內部各部分優化更加合理、艦載設備也更小。所以它的機庫面積會大幅度提高。不僅是配套的艦載機數量會大增,艦載機質量也會有大幅度的進步。不可能照搬遼寧號上的殲15使用。海軍發展的"快走"戰術也不允許這種事發生。所以殲15只能是30架不會超過這個數字。


利刃軍事


其實早在2016年12月,遼寧號航母就曝光一組圖像:這組圖就是遼寧號航母第一次來到西太平洋,而在圖中遼寧號甲板上停滿了殲-15艦載機。而這張舊圖也被很多媒體在2017年5月再次發出。

從圖上我們看到,遼寧艦航母的起飛點已經有兩架殲-15艦載機已經準備好,隨時可以準備起飛。而甲板上一共停放了超過13架,和2架直升機。這個數量也達到了遼寧號航母甲板最大極限。比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號還要多出2架。

遼寧號航母的狀態已經達實戰飽和狀態。這麼多架殲15列隊甲板飛行位置,表明艦載機已經具備了全力作戰的能力,艦載機數量超過了24架:甲板13架,機庫11架。

而遼寧號航母的主要意圖就是學習,逐步掌握飛行,艦載機配合等重點科目。而遼寧號這張圖曝光了其殲-15具有最為強大的戰鬥機:遼寧號航母現在由於24架固定翼艦載戰鬥機、和12架隨時可以上艦的反潛、預警直升機。

同時在近日媒體視頻畫面中,出現了1架海山鷹高級教練機領著7架殲15編隊飛行。 一架海山鷹和6架殲-15呈楔形編隊飛行,1架殲15在編隊後保持跟隨。海山鷹是解放軍海航艦載機部隊的主要教練機,近日有消息稱海山鷹今年將在遼寧號航母上起降,到那個時候遼寧號航母艦載機數量將再次提升。

雖然中國海軍暫時只擁有這一艘航母,而隨著遼寧號航母滿載艦載機衝出西太平洋成功,這說明遼寧號航母時西太平洋上,除了美軍之外的最強力量了。


南國軍情


殲-15戰鬥機在外形上繼承了俄羅斯蘇27的衣缽,因為蘇27太經典了,經典到二十年後依然是常青樹,如今俄羅斯空軍的蘇34戰鬥機就是個例子,改進型號眾多。蘇35也是後續型號。型外形上看,殲-15戰鬥機與蘇-33非常相似,但並非蘇-33戰鬥機的全盤複製。不得不說的是,蘇-33戰鬥機其實也是個非常優秀的平臺,只不過蘇-33戰鬥機已經嚴重落後,航電無法更新,連俄羅斯海軍都不想要了,也沒錢對蘇-33戰鬥機進行升級。因此俄羅斯海軍的蘇-33戰鬥機已經接近全部退役的狀態,在敘利亞的作戰行動中,蘇-33戰鬥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全靠米格29KUBR打天下,後者也會全面取代蘇33.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上的殲15戰鬥機就不一樣了,殲-15戰鬥機是全新設計的,而且經過了小幅度改動,比蘇33更加優秀,因為航電全部改了,飛控接近西方標準。年初的時候殲-15戰鬥機的編號已經拍到了116號,保守估計已經達到了20架以上。殲-15戰鬥機的數量目標是24架,這是第一批的數量,目標是把遼寧號航母的艦載機配齊了,然後開始建造第二批,用於001A號航母,數量也可能是24架,如果這樣算的話,殲-15戰鬥機的數量在48架總數,未來可能達到100架,滿足三艘航母的使用。而三艘航母的配置也是中國海軍未來五年目前要實現的,而殲15的替代型號戰鬥機可能是殲31,目前也在試飛中了。


軍情瞭望臺


目前看來肯定達到了滿編狀態了,最少也在28架了,因為要考慮到在陸地基地訓練的殲15戰鬥機。

這張去年的遼寧艦訓練圖上有13架殲15搭載在軍艦甲板上。


首先殲15戰鬥機的年產量是多大?大概有一年十幾架,從2012年開始生產到現在,就算是每年10架左右(一般三代機一條生產線一年的產量是12架左右),到現在也該有數十架了,首批訂單都應該完成了,第二批都開始了。

另外遼寧艦曝光的搭載殲15最多的一張照片,是在甲板佈置了13架殲15,這種殲15都是隨時可用狀態的,考慮到航母訓練、演習、作戰都不會達到完全的100%完備率,一般都是60%左右,那麼在那張照片拍攝的時候,其機庫內應該還有10架左右的殲15,而那張照片也已經是去年的了。

注意降落指揮員背後的記錄板,除了兩架1字頭的殲15外,還有兩架2字頭的,可能是002號航母上的艦載機。


最後,遼寧艦上可不僅僅有本艦使用的艦載機,可能還搭載了002號航母,也就是17號艦上的艦載機,在一張降落指揮員背後的記錄板照片上顯示,除了兩架1字開頭的遼寧艦艦載機外,還有兩架2字開頭的殲15在準備降落,這意味著002號航母上的艦載機也已經開始上艦參訓了。

途中有10架殲15戰鬥機同框,這還只是後甲板,前甲板必然還有飛機,有人說是9架同框,但是請注意畫面最左邊,左上角有一架殲15只露出了尖尖的機頭。


遼寧艦目前已經具備了初始化的作戰能力,而且也已經進行了凌晨(差不多就是夜間)情況下的艦載機起降訓練,參加過火力演習和打擊演習,可以說已經是一艘可以參加實戰的航母了,其艦上艦載機達到滿編制狀態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這麼多年還沒有滿編,那隻能是概率很小的事件,因為我國這樣的大國是不缺產能的,飛行員的培訓也是很快的,畢竟還有陸基基地在。何況彈射型殲15都已經出現了,而且考慮目前艦上的殲15都沒有出現過雙座型,但是我國起碼有兩架雙座型殲15,所以怎麼看艦上也該有滿編制的殲15了。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你好,我是迷彩派,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今年4月初,遼寧艦航母編隊在黃海海域開展了整體訓練。從央視發佈的視頻畫面可以看到,122號殲-15艦載戰鬥機目前已經在遼寧艦上開展起降訓練。從以往曝光的殲-15戰鬥機的編號來判斷,遼寧艦目前配備的殲-15戰機至少有23架。

此前曝光了100至122號的殲-15,但由於其中有墜毀戰機,所以可能並非是連號。不過,眾所周知,由於保密原因的需要,官方公佈的視頻畫面常常要小於解放軍實際的裝備數量,結合近期官媒並未曝光新的殲-15極好,所以,基本上可以判斷,解放軍艦-15艦載戰鬥機已經滿編。可以說,這對解放軍海軍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節點。這意味著解放軍可以實際操控滿編的艦載機進行日常訓練,這對戰鬥力的生成有著巨大幫助。中國海軍遼寧艦在配備滿編後的殲-15艦載戰鬥機上,確實作戰能力有了質的提升,但是由於中國在艦載機方面的使用經驗仍不足,所以綜合戰鬥機離超越俄羅斯其實還是尚需時日的。

相比於現有型號的殲-15,其實未來改進版的殲-15更值得大家期待。對於殲-15這款戰機來說,未來勢必會出現多種型號的改進型,從而“榨乾”其改裝潛力,這也是艦載機發展的管理。目前,彈射版殲-15已經曝光在大眾面前,這說明中國離平直甲板彈射起飛的航母建造時間已經不遠了。相信待到平直甲板彈射起飛的國產航母服役,配合彈射版的殲-15進行使用,那麼中國航母的綜合實力超越俄羅斯將完全不是問題,而那時遼寧艦和滑躍版殲-15戰力超越俄羅斯也將不是問題。


(圖)彈射版殲-15


迷彩派軍事


航母搭載艦載機的數量,取決於幾個重要因素。首先看甲板停機區的大小,第二是艦載機的尺寸和體積,第三是彈藥燃油的保障能力。第四是甲板下面機庫的空間,第五是甲板工作人員的協調調度能力,第六是工作人員的數量和部署是否合理。一半是硬件,一半是軟件,只有軟件和硬件都足夠先進,且互相配合,才能完美髮揮出航母的載機潛力。

按照一般的觀點,“飛鯊”殲15戰機的數量應該是20-24架左右。這個數字是結合遼寧艦自身的條件和噸位,給出的最合理區間,如果一定要多載一兩架,也沒有問題,需要仔細的計算空間。很多人說北上廣是寸土寸金,如果跟航母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殲15戰機是一款重型艦載機,具備很強的對地攻擊和反艦,空戰能力。由於航母編隊聲勢浩大,會產生比較強烈的噪音,航母還必須搭載足夠的反潛直升機卡-28。殲15戰機在起飛執行任務前,還需要艦載預警機的指引,目前常用的預警機是直8和卡31。多架直升機密切配合,可以把預警作戰半徑提升到300公里左右,完全可以滿足實戰需求。

這20多架殲15飛機,分別放置在甲板上和機庫內。甲板上的停機區主要在艦島周圍和艦尾右舷,艦島周圍有五個停機區,不僅停放作戰飛機,還停放教練飛機,一般是6架。艦尾是三個停機區,可以安排戰鬥機和直升機,一般是2架戰鬥機和1-2架直升機。從總體情況看,甲板可以放置10架殲15,1-2架直8或卡31,1-2架卡-28反潛直升機。還有兩架在起飛點,其他都在5000平米的機庫內。


兵說


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雖說由瓦良格號航母繼建而成,但是內部結構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從近年公開的內部照片可以看出,變化相當大的,與俄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區別非常大,也因此有關它的機庫能容納多少架殲15,屬於一個未知數。

殲15戰鬥機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產品,經過不小的改動,比蘇33更加優秀,航電全部改了,飛控接近西方標準,但是它的外形尺寸沒有大的變化。

從已公開的照片上,我們可以看到遼寧艦航母甲板上。一次最多停放了超過13架殲15,和2架直升機。可以推測出,遼寧號航母甲板最大極限在13到14架殲15,比俄航母還要多出2架。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殲15戰鬥機生產型數量為24架,這應是遼寧艦編制數,但是考慮到,中國不需要把全部戰機放入機庫,那麼它的實際搭載量應更多,24架應為平時的編制數。如果為戰時,可以再增編,達到30架左右。

現有產量只能保證遼寧號航母的艦載機需求,馬上需要開始生產第二批殲15,以用於001A號航母,由於該艦為完全全自主建造,其設計可以能有很大的變化,那麼其艦載應達36架有水平,如果加上陸基需求,那麼殲15的產量應在80架左右。

未來的002型航母應會配備下一代的艦載機,也就是殲31的艦載機,應可以與002型一起進入服役狀態!


麥田軍事觀察


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中國已經成功接收了第三批殲15艦載機,那麼就有28架殲15艦載機服役了。



而遼寧艦的滿編是24架艦載機由此可見遼寧艦現在應該是滿編的狀態。



希望我們的航母加緊訓練等到純國產航母001A服役的時候就可以真的用於實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