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在身边,不止是陪伴这么简单

早上,正在吃早餐的女儿,走进卧室跟我说:“妈妈,阿姨说过圣诞节是中国人的耻辱。”

我:“哦,阿姨为什么这么说?“

女儿:“她看着手机说的。”

我:“妈妈不同意。圣诞节确实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我们也可以体验它时怎么样的,有什么意味。就像外国人也会过春节,就像咱们也用刀叉,他们也尝试用筷子。你同意谁呢?”

女儿:“我同意你。不过,就算你说的是圣诞节不好,我也是同意妈妈。我永远都同意妈妈。”

我:“啊,站在道理一边,更好一点吧。”

嘴上说着,心里想着亲亲相隐也不坏,哈哈……给小孩讲个道理,太难了

等女儿去了冬令营,我和阿姨闲聊了起来:“你觉得过圣诞节是中国人的耻辱啊……”

阿姨:“是啊,手机上说的,咱们中国人不能过洋节。”

我:“圣诞节,你觉得是洋节,那佛诞日,你觉得能过吗?”

阿姨:“那可以。”

我说:“那也是洋节啊。圣诞节是耶稣诞生的日子,佛诞节是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这二位都不是中国人。世界走到今天,更需要信息越来越畅通,文化越来越融合,只有彼此了解,包容,才能追求和平相处。我也没有宗教信仰,但我把这些看作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尤其让孩子心中装着一个丰富广阔的世界,尤为重要。”

阿姨:“可是你说啊,什么美国人、日本人,咱们中国人去旅游,都坑咱们,让咱们买马桶圈,那不是羞辱咱们吗?我真是看见日本人就生气。”

天啊,我家阿姨,生活在什么样的信息流里啊。

我跟她讲,战争,我们是不能忘记,不忘记,不代表要我们去记住仇恨,而是记住造成战争的原因,防止以后再次出现,任何两国间的战争,受苦受难的都是两国的人民。

另外,追捧马桶圈啊,那应该是咱们自己的问题,大家跟风抢购,大概怨不得别人。

旅游被坑,是得小心,那不仅是出国要小心,你去云南玩,也得小心。

世界上,哪里都有坏事发生,一样不少,那不是针对某一国的人,自己要长见识。

还有,我对她说,我们对小孩子,先要告诉他们世界是美好的,而不是强化仇恨。历史的真相或者生活的艰辛,他们迟早要面对,不需要我们刻意、过早地去渲染。

一个人,童年生活在爱里,生活在对世界美好的期待里,长大了,才拥有面对一切的能量。如果她童年,特别是十岁以下,对世界充满不信任和恐惧,对某一族群充满仇恨,爱的能量那么匮乏,那么他们长大了,又拿什么去面对真正的困难?只有相信自己被爱,相信自己值得被珍惜,相信世界终究是美好的,他们才能勇敢地走完这一生吧。

还有啊,现在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看到每一个消息,每一篇文章,都需要问个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文章来自什么媒、可不可信,需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不能看见白纸黑字就信……

讲着讲着,我都觉得无力。阿姨迫于我作为雇主的淫威,不跟我争辩,心里哪就服气了,而要求她具备分辨信息的能力也是枉然。

当然,这也再次提醒我,孩子要养在身边,不只是亲情、陪伴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随时观察,随时矫正,这样养出的才是我们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