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之二:社会大同?

《今日简史》与其说是一部当今社会的简史,还不如说是对当今社会种种现象的剖析和思考,不得不感叹尤瓦尔·赫拉利思想的深邃,通过三部简史把人类的生成图谱基本上画出来,虽然在我看来,无论哪部简史都没有给出切实的方法,但过去、未来、当下的思索,以自己的主观去阐述客观现象,并给出一个基本自洽的解释出来,这份功力不是一般人拥有的。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动荡的年代,远一点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近一点的两次世界大战,最终形成了如今的世界格局,按照目前来看,只要没有外星人入侵的情况下,估计这个分分合合基本上没多少玩头了。

至于英国的入欧盟和脱欧盟,那只是联盟的组建和分离,并没有严格政治意义上的分合,所以从政治层面来看,随着现代社会基本道德面的建立,包括世界观的日趋稳定,目前全球这个格局估计会延续多年,动荡也许会有,不过只是局限于部分地区,几位大佬级的国家最多打打口水仗,搞点贸易战,再玩点概念上的纵横,想要再拿起枪炮打开他国的大门,已经变成了历史上的舞台剧。

第二章的专题是政治挑战,社群、文明、民族主义、宗教、文化认同等方面谈起了社会的大同,正如作者指出的:

无论未来会有什么变化等待着我们,都可能像同一文明里的兄弟阋墙,而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纠纷。…………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必然会产生激烈的争论和冲突,但这些争论和冲突并不会让人类相互孤立,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相互依赖。虽然人类距离建成一个和谐社会还很遥远,但已经属于同一个熙攘的全球文明。

作者举的奥运会例子,这种全球性的运动会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全球的文明根基不稳定的前提下,在还有万国来朝的时代,玩这种运动会估计会矛盾重重。

除了几次战争导致奥运会停办过三次外,不管这个运动会开着规模是大是小,作为全球各国运动员同台竞技的舞台一直实践着它的宗旨: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相互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大家在同一个平台,各种运动的同一个规则下竞赛,虽然有人诟病这种标准式的评分标准已经到了不需要人来评分的竞争,貌似写八股文一般,但是若是没有这些标准,仅仅凭借人们的完全主观判断,估计更体现不出友谊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了。

所以当我们已经习惯于一个平台,不同肤色应用着同样的标准的时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确实已经属于同一个全球文明。

至于政治上的大同,影视作品中不绝于眼,但是若是仔细看来,总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在美国一个经典的动画片《太空堡垒》中,人类最后组成联合政府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面对未知文明的恐惧,毕竟恐惧这事不好玩啊,何况还是未知的比人类的科技强大太多的文明,那只能所有国家抱成团,以集体的力量来对抗外来可能的入侵。

小说《三体》中同样也是因为外星系的文明而使人类文明统一起来,看这些艺术作品时,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目前这种全球政治体系的分布,估计会维护一个稳定的状态,若要打破这个状态,也许仅仅凭人类自身的努力去达到政治的和谐统一,应该属于空想主义。

所以无一例外的都会把假想的外敌树立起来,老蒋同志多年前说的那句话,虽然不中听,从这些影视作品来看倒是有一定道理:攘外必先安内。

政治上的大同根据人类目前的探索水平,太阳系才刚刚用个小玩意跑出去了,离脱离银河系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虽有好事者天天说有外星人,正如说上帝一样,没办法证真,更没办法证伪,反正都没看见。

不过社会大同的趋势,按作者来看那是必然的,个人倒是赞同这个观点。

其他不谈,看看如今的旅行就明白了,去外地旅行,很多人想体会下不同的地方特色或者是人文情怀,结果慢慢的发现,貌似特色是越来越少,共色倒是越来越多,那个长沙臭豆腐更是占据了无数旅游景点。

多年前溜达到丽江的时候,公园里除了几个老太太演员,穿着民族服装在里面四外游荡外,你可以把这个公园当成任何地方的一个公园看待,所以有人吐槽为什么搞的泼水节越来越没味道了,貌似变成为了泼水而泼水了,搞不定全部游客在互相泼着玩了。

从社会大同的角度来看,这是必然的趋势,想当年,考生若要上京城赶考,那得提前数月人家出发啊,没钱的靠走,有钱还能坐个马车,乘个船什么的,但是都得要提前去;如今,明天要考试了,着急的提前个一天,不着急的若时间上能赶上,打个飞的都可以到了,当人们的流动趋势已经不会被地理位置控制的时候,社会大同的融合那只是早晚的事。

最终,特色是慢慢磨灭了,有个成语可以形容这种情况:大同小异。

所以,最终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虽然这个村里依旧有老大,老二在争风吃醋,但在外星人眼中,都是一个体系内的事,毕竟与人斗其乐无穷,不斗不是没有乐趣存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