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後的網購族們,拆完快遞要記得洗手

雙十一來臨,不少喜歡網購的朋友一定是收穫滿滿。幾日後“剁手黨”們的任務也變成了 “手撕包裹”甚至“口撕包裹”。你有沒有想過,這些“跋山涉水來看你的”快遞包裹真的乾淨衛生嗎?撕完快遞你及時洗手了嗎?

當然,拆完快遞是一定要洗手的,而且也決不能“口撕包裝”。目前快遞包裝袋的材料通常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如果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則符合國家標準,毒害在安全範圍內。但是有些快遞袋由回收材料製作而成,而且塑料回收次數越多,顏色越深,所以如果不是正規渠道生產的快遞袋,毒性還是很大的。

那麼日常中如何辨別快遞包裝是否有毒呢?一是看顏色,上面提到到,回收次數越多,袋子顏色越深,所以無毒的塑料袋一般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有韌性,用手摸時有潤滑感,表面似有蠟。二是用水檢測:把塑料袋放入水中,如果按下去塑料袋會浮起來說明比重小,一般無毒;按下去就沉入水中說明比重大,那麼很可能是有毒的回收塑料。另外,一般有毒塑料會有刺激性氣味,抖動的話聲音也不是很清脆,很沉悶。

當然就算是包裝帶無毒也並不代表著到購物者手中快遞袋就很乾淨,因為經過長途跋涉,尤其是在分揀途中,各種袋子都會混為一處,如果一個包裹沾染細菌,那麼很容易蔓延到其他的包裝上。有些人為了減少快遞費用,有毒有害的化學試劑也是用普通快遞運送的,如果發生洩漏,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近日的一則網絡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有過拆完快遞忘記洗手的經歷。所以從樹立安全意識,保護自我安全的角度來說,還是需要大家普拆快遞洗手的習慣的,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準備一副橡膠手套和快遞刀,那就更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