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治和不治區別大嗎?事實:這些癌症可以治癒

癌症被多數人認識為不治之症。但往往也會有聽到過這樣的故事,得了癌症後,採用放任不治療的方法卻依然活了許多年。這期間他們很少去醫院,基本上都是複診,沒有做過化療也沒有去吃靶向藥。更多的是採用中藥以及改變生活方式去應對惡性腫瘤。難道治療癌症,最好的方法是自我痊癒嗎?

其實像大部分的癌症,如果不採取治療措施的話,基本上病情都會擴散以及會出現進展的。但如果是早期的話,進展是十分緩慢的過程。不同程度的癌症相應的時間也不一樣,有的是5年~10年不等。不過,如果出現了癌細胞擴散到全身的情況出現,如果還是放任不治的話,基本上癌症中期到死亡也就幾個月的時間。

·這種情況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在醫學上是相對罕見的一個事情,假如患者被確診為癌症,但是腫瘤沒有發展的跡象,或者是發展相對緩慢,往往是因為體內的腫瘤惡性程度非常高的原因。其次是因為人體本身有一定程度的抗癌功能,而免疫系統沒有被癌細胞完全破壞,所以能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放任不治有時反而會增加癌症的風險,而上述的示例也僅僅是少數時間。那麼發現了癌症之後,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

首先,我們不能去預測癌症腫瘤的未來發展情況,我們現在的科技也沒這麼先進,一般有了癌症會分前中後期對應的治療。所以這個問題更多的是因人而異的。

也有不少人選擇了治療,進過一系列化療等治療手段後,存活了幾十年的也有。當然也有那種採用放任不治的,期間改變生活習慣、堅持鍛鍊、中藥調理等治療手段,也能很好的存活下來了。但這種也屬於個別事件,並不是說得了癌症就沒有治療的必要。



事實上,部分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像淋巴癌、結直腸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皮膚癌、胃癌。但對付癌症,還是預防勝於治療,早發現,早治療,每年做好身體健康體檢很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治療,覺得身體不適應該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其次規律的作息以及飲食習慣,多鍛鍊也可能提升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患上惡性腫瘤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