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用人之道:“一致”重于一切

【侨报记者徐一凡报道】12月20日,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成为又一名退出特朗普政府的官员;辞职的时间离特朗普发布“美国从叙利亚撤军”这一充满争议的命令不足一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马蒂斯“光荣退休”,话里话外试图说明这是正常的“退休”。马蒂斯则在辞职信中表示“您有权得到一位和您意见更加一致的国防部长”;非常清晰地表明这是一次表示抗议的辞职。确实,在从叙利亚撤军等一系列问题上,马蒂斯与特朗普存在分歧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在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政府发生的辞职/离职事件中,马蒂斯的离开比前司法部长塞申斯(Jeff Sessions)的离开要体面得多——塞申斯因为回避“通俄门”调查,被特朗普认为“不帮忙”而在中期选举的第二天应总统要求辞职并立即生效;但不如驻联合国大使海莉(Nikki Haley)辞职气氛友好——海莉和特朗普共同面对媒体,互相夸奖;也许和白宫幕僚长凯利(John Kelly)去职的温和程度差不多——特朗普于12月8日宣布这一消息时也感谢了凯利的工作,但两人在移民等问题上的分歧也早已十分明显。

马蒂斯的离开只是特朗普成为总统以来众多离职事件中的一个,在2018中期选举前后的“换血”潮里也并不算太出人意料;而“传说”之后可能会离职的官员还有很多: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国土安全部长尼尔森(Kirsjen Nielson)……但马蒂斯辞职引发了大量担忧。有议员把马蒂斯称为“混乱中的特朗普政府里面一个安全岛”,也有议员形容马蒂斯离开政府是“一场国家安全危机”;而很早前就离开白宫的前总统首席顾问班农(Steven Bannon)对于马蒂斯的评价是“保险部长”以及“这届政府的道德重心”。虽然在许多议题上与马蒂斯观点不同,班农的评价点出了马蒂斯在特朗普政府的重大意义:成熟、稳重、有底线、有原则。一位国防部长拥有这些特点,对于常常爆发惊人之语或惊人之举的特朗普政府来说格外重要。

国防部长马蒂斯成为又一位离开特朗普政府的官员,这一次引发普遍担忧。(图片来源:美联社)

美中关系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虽然马蒂斯对中国态度十分强硬,一向强调对美中战略利益冲突,但在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要求他派遣海军陆战队保卫在台协会安全时,马蒂斯以“人手不足”拒绝。台湾问题是美中关系的底线,马蒂斯是一位懂利害、有底线的官员;这和与特朗普关系极为密切的蓬佩奥差别很大。

早些时候特朗普曾经称马蒂斯“更像个民主党人”,这显然是在抱怨马蒂斯在政治上不够“一致”。这远远不是个例。特朗普曾经在前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非洲访问时发推特宣布后者被炒了鱿鱼,不避讳原因是“政见不同”,而继任的蓬佩奥很少外交经验却在朝核等问题上坚决站在总统一边;特朗普在两年内把国家安全顾问从弗林(Michael Flynn)换成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又换成博尔顿(John Bolton),虽然也有涉嫌“通俄”等原因,但总体来说国安顾问越来越强硬和偏激;特朗普把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科恩(Gary Cohen)换成保守派经济学家库德洛(Larry Kudlow),后者被质疑几乎没有实际管理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一系列重要职位“换人”已经形成了“证据链条”,显示特朗普“用人”看的就是和自己是否能经常保持一致;至于经验是否丰富或者其他的品质,在特朗普的优先级列表上都排在“一致“之后。

用“一致”的人,对于特朗普来说当然会比较“顺手”,有效率;由于民主党即将控制众议院而今后两年很难通过国会立法推行自己政策的特朗普,也许确实需要一支更为“一致”的内阁队伍和白宫团队,更容易实现其政治主张、贯彻其政治决策。然而,政府毕竟不是家族企业,总统需要了解和考虑各方看法,需要经验丰富、专业熟练的助手,甚至需要逆耳忠言。不一致,不一定代表不忠诚,更不代表不明智。再加上特朗普本身就不是一位稳重的政治家——一批特别“一致”的属下,带来的可能是一个偏激的政府和一个更加分裂的美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