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從法律和道德層次看待未成年違法亂紀問題?

神秘人尼克


不可否認,法律是外部力量對個人的約束。對於約束,需要有個正確的認識。

嬰兒自出身以後,並沒有是非善惡的概念。你可以說他為自己,無論他表現的是多麼的可人或萌寵,都是希望自己被照顧。你也可以說他為他人,一臉的笑容,使人無法拒絕對他的喜愛。只是,為自己不是自私,為他人不是向善,有的,是:純真。

純真只屬於幼兒時期。是個零,而且是個帶矢量的零,意味著起點,是希望,伴隨著,成長。天真無邪,是這個年齡段的標記,無惡,無善,只有希望。

希望他好,還是希望他不好,不用選擇,父母會有保障。這需要示範,需要教導,需要培養。

人是嚮往自由的,為了自由,就會有嚮往。你長大了幹什麼?這是每個父母對他的好奇,或者是期望。成長,是能力的改變,從無到有的,是力量。

不論他力量的大小,從來沒有說,長大了,還會有純真,還會有原始的希望。人身短暫,能力的培養,不管是有意無意,時間都會賦予給他的力量。必需要引導,力量。

責任,是力量的屬性。具備正確使用,需要引導,需要制約,這就是道德和法律的作用和影響。

道德,在中華文化圈裡,是需要修身、養性,自練內功的,外部的力量,是教化,是導師。第一堂課,也就是家庭給予的影響。

青少年犯罪,可以說明,力量不論大小,都可以有“建設”,都可以有“破壞”,需要的,是看護、培養。


呵呵說吧


未成年人違法亂紀,既是社會治安問題,也是家庭教育問題。對未成年人教育,任何時候,任何年代都不能鬆懈。家庭中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但基於各自原因,有其心卻無其力。很多留守兒童,就是這種情況。人們光想著使大人孩子生活得到改善,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教育是個緩慢的過程,豈是朝夕見效哉?當出現不好結果時,既使說教,棍棒有時也難有效果。還是奉勸那些為生活而奔波的人們,不要忙於掙錢,要看緊孩子。

從老人和孩子在社會中比重看,以法治國存在它的短板。孝敬老人,教育孩子都是以法治國以外的社會問題。還必須沿用道德作用,才能使老人得到贍養,孩子得到教育。機械的以法懲戒,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如今氾濫社會的網絡暴力遊戲,也是殘害孩子的罪魁禍首。這些不是孩子的責任,而是社會的責任。不能為了利益,於我們的未來而不顧。如今大部分人感嘆,現在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難。網絡誘惑,難脫其咎。

對犯了錯的孩子,既使有法律條文約束又怎樣呢?因為面對的是一群沒有思辨能力的少年。法律僅是對後果的懲治,而不是對產生後果的設防。對待不諳世事的孩子,是法律懲治有效,還是道德教育有效呢?應該精英斟酌的問題。


了凡下凡


我不是學法律的。所以我不解釋法律為什麼減輕未成年人犯法的處罰。我只是覺得法律不應該一成不變。也應該與時俱進啊!看看現在的未成年人,完全就是未成年的身體包裹著一顆成年的心啊!與真正成年人不同的是:他們根本就不在乎或根本想不到後果!再有家裡有錢有勢的熊孩子帶頭。他們什麼都敢幹。再說道德。你覺得半大的孩子懂得什麼叫道德?


青木77686662



榕容寅


未成年人犯罪越來越嚴重,及至碎屍案發生,這都是法律太包容引起的。從法律角度來說,應該嚴懲,但不能用錢來代替!可以用錢的話,只會使更多的未成年人來效仿,縱觀未成年人所有犯罪案例,絕大部分都是家庭比較富有的(當然不是全部)。有些甚至是父母平時縱使的,他們認為家裡有錢有勢,就不怕別人。所以,法律應該修改,對未成人犯罪應該從嚴從重。而不應講人情道德層面。只有殺雞儆猴,才能真起到抑制未成人犯罪的上升勢頭。


林親怡


未成年犯罪應當很高

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太大

因為現在的末成年大多是獨生子女

從生長角度來著機本處於逆愛的成長

從家庭的關愛中家長教育低

素質也有很大的影響

從教育方面,幼兒其,學生其

每個方面都會影響生長方式

畢竟現實生活,和快速發展的形式

導至各方面呼視教育的方面都有

可能影響孩子的各方面存在的社會問題

從普法方面,從小就應該懂的法律意識

把不應該的思想轉換成真善美

會避免許多威害的思維產生


關注通天下


我小時候見過少管所,現在好像沒有了,未成年人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應該給予一定懲罰,不能說父母賠點錢就完了,我記得香港有社會服務令,做義工或者打掃衛生什麼的都挺好啊,可以借鑑!對於情節十分惡劣的不能說因為未成年就父母領回家了,父母只會打罵能教好的也不至於去犯罪,指望不了!街道社區應該重點關注對象多走訪,並記錄檔案,設置觀察期,對屢教不改的必須進監獄,監獄也該改革了吧,與時俱進啊,光把眼睛放經濟增長上啊?!


小竹子710


現在青少年犯罪令人擔憂和髮指,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殘忍,其實這些都是社會問題,為啥現在的青少年犯罪率高呢?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很好的教育,學校追求的是成績,家庭追求的是利益,社會高水平的發展,使這些缺乏教育的年輕人不知所措,思想空虛,享樂主義嚴重,再加上父母對子女的寵愛放任,說到底現在的年輕人沒教養,沒人生目標。沒戰勝困難的勇氣,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正因為缺乏這些所以容易走向極端,當然這是極少數的,靠法律是不夠的,關鍵是是社會,學校,家庭應當行動起來,挽救這些走向迷途或即將走向迷途的青少年,這不是個小問題,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一定對,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開心laojiao


未成年人處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危險時期,必須進行必要的法治思想和道德準則教育;道德教育能夠不同程度地引導這些孩子們向真善美靠攏,而要真正規範好未成年人的行為,還必須有著一套完善細緻的法律和認真嚴格的法律執行;堅持不懈,久久為功,讓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讓遵紀守法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讓法治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的美好基因而代代傳續!


馬洪山7


我覺得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該按刑法論處,該怎樣判就怎樣判,暫時由家長監管,滿18歲時服刑,一來叫他知道該付出的代價,二來可警示其它未成年人,不應因未成年而逃脫制裁,給其它未成年人以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