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號”小湯山特色小鎮之惑:乾等了一年,規劃還沒定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每經編輯 楊軍

當下,特色小鎮可謂炙手可熱,各路資本唯恐落後於別人半步,就連相關的培訓、講座也風起雲湧,入門費也不菲。

近日,住建部的第二批300個特色小鎮申報落幕,誰能入圍牽動著各方的神經。而首批127個特色小鎮從獲批至今已過去了大約10個月,似乎具有“投石問路”的示範意義。

號稱“國字號”的小湯山鎮特色小鎮,作為首批名單上的一員,也是彼時北京市僅有的3個特色小鎮之一。近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該項目後獲悉,登上首批名單不易,後續開展步驟更不易,比如規劃方案尚未落實,後續開發也暫無消息。

規劃方案至今難產

小湯山鎮是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一個特色小鎮,位於中軸線的延長線上,距北京城區僅16公里,鎮域面積為70平方公里,先後被確定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溫泉之鄉、北京市重點發展小城鎮。

在小湯山鎮政府官網首頁上,紅色字體“湯泉古鎮”和“科技新城”顯得格外搶眼。“我們現在雖然拿下了稱號,但是實際上還沒有具體落實去做。”小湯山鎮政府一位科員這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對於一直未實現開發的原因,上述人士表示,“領導的意思是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定位,所以方案書還沒有下來。”

“規劃方面的困惑,我們也定不了,鎮政府層面拍不了板,資金就更不用說了,也沒有說可以申請資金支持,就這樣乾等著,一年了。”小湯山鎮城建科相關人員這樣說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小湯山鎮政府規劃辦,對方告知規劃方案仍然沒有下來。

近年來,一直參與全國各地的特色小鎮申報、評價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助理、執行研究員李學鋒對此深有感觸,他強調說,無論是政府平臺來開發,還是企業來參與開發,科學的規劃都非常關鍵。

特色主題尚未明確

實際上,小湯山特色小鎮之所以面臨“尷尬”局面,與一開始申請時的主題頗有關聯。記者獲悉,小湯山特色小鎮申請第一批特色小鎮時抱著以“農業嘉年華”為主題從而帶動一系列農業產業建設的初衷。但事實上,“農業嘉年華”屬於興壽鎮。

“市裡的意思是推小湯山,因為小湯山有溫泉,但是現在一直沒有動靜,很多項目沒法繼續再開展下去,比如湯泉古鎮的話,很多事情沒法去推進,做科技新城的話,科技的地方又沒有,還得聽區裡的安排。”小湯山鎮政府宣傳部上述科員如是說。

小湯山特色小鎮到底如何規劃?帶著這個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輾轉找到北京市規劃委昌平分局。該分局規劃科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特色小鎮主要是規劃在小湯山中心區打造。之所以一直沒出規劃,是因為區領導覺得因為特色小鎮的面積比較大,其中,中心區大概就有17平方公里左右,而南方的一些特色小鎮一般都是兩三平方公里,每一個小鎮又都有一個比較集中的主導產業。”

她進一步補充道:“到底怎麼把特色小鎮的概念規劃好,其實後來想了想,那麼大的面積不可能只打造一個主題,他應該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應該是分幾個板塊,相當於一個大鎮裡可能套幾個主題。”

目前,小湯山特色小鎮在如何做出“特色”上還在進一步籌劃中。前述規劃科相關人士說道,“總感覺裡面又有溫泉、又有嘉年華、還有航空博物館、還有特色農業,沒有一個拎出來就很特色的東西。”

基於此,上述人士明確表示,特色小鎮未來規劃的初步想法是基於小湯山的特色打造以中軸線底景為背景的集休閒、特色農業和航空博物館等綜合的文化特色小鎮。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曾建議,地方政府對特色小鎮應採取激勵而不是取代,要簡政放權。他表示,特色小鎮要有科學的評估。

特色產業引入未定

相比同屬於第一批特色小鎮的房山區長溝鎮基金小鎮和密雲區古北水鎮,小湯山的特色並沒有凸顯出來。

“如何利用溫泉古鎮帶動相關產業、科技等經濟增長都還在探討階段,原來預計2018年建成,到現在規劃還沒批呢,規劃一直定不了。”小湯山鎮政府城建科工作人員的一句話,道出了特色小鎮建設中的實際問題。

李學鋒指出,目前特色小鎮規劃面臨以下問題,首先是專業人才缺乏,總體規劃水平堪憂,尤其是西部地區;其次,像小湯山特色小鎮申報時以“農業嘉年華”為主題,但實際上屬於旁邊的興壽鎮,導致定位不清晰。然而,第三個問題也不容忽視,環環相扣。這就是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談到的,更看重產業導入對特色小鎮的重要性。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執行主席楊樂渝表示,特色小鎮的本質是一個創新試驗區,核心是特色產業。

李學鋒指出,即使規劃得再好,沒有產業根基就意味著沒有可持續的資金投入,結果是特色小鎮造血能力不足,打造特色小鎮就會變成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