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苏东坡都见过UFO,且有诗为证,你还不相信吗

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镇江游历时,目睹类似UFO的奇异景象后所留下的诗篇。此诗如下: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自注:是夜所见如此。



宋神宗熙宁四年(即公元1071年),诗人苏东坡调离京师,被任命为杭州通判。赴任途中路经镇江,畅游金山。11月3日,金山寺老僧苦留诗翁夜宿金山古寺,以观日出奇景。苏东坡难却盛情,下榻古刹。谁知就在这天夜里,他却同宇宙中的不速之客邂逅,并赋《游金山寺诗一首,堪称千古佳话,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篇不可多得的目击报告。

是夜时值农历月初,二更时分,红日早已沉落西山,夜空一片墨黑。这时,“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苏东坡看到大江中出现了一个发光体,强烈的光照到岸边山崖上,栖居在林木里的鸟都受到惊扰。他看得非常清楚,特地在诗中亲自添注了“是夜所见如此”几个字,以强调其真实性。诗人对眼前的既非幻觉、又非仙境的发光物,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发问:“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

笔者推断,沈括的“扬州明珠”与苏东坡所见的“炬火明”,发生的时间相隔甚近,而且镇江与扬州仅一水之隔举目相望因此,很可能是同一个不明飞行物在十分相近的两个地方先后出现,分别为他二人所见吧!图《空需浓》米一,里面计圆过看来,扬州一带是古时UFO经常出没之地,笔者在研究中另见两则记载摘于淮阴百一居士著的《壶天录》中,说的是扬州一位读书人夜间看到半空有一个大如车轮的红球光明若昼。另外,甓社湖中也有这一现象,苏城人看到此景。这两则记载全文如下:



丁丑岁七月十七日,扬州一士子夜读,忽见北首墙上,光明若昼。以为邻人失慎,急趋出视之,则天半有一红球,大如车轮,华彩四射,流于云端,隐约有声,余光越三刻,始敛尽焉。次日,通城轰传,所见皆一。是夜,秦邮甓社湖中光更朗,若自南直驶西北,后亦无所征验云。

苏城于此月十六日,有火光一道,大若车轮,自东而西,如星之陨,如电之掣,霍霍有声,阊门外居民悉见之。

这两段文字对这个不明飞行物描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它若车轮般大小,发光强度甚巨,有声响,飞行方向自南直奔西北或自东而西,飞行速度快如星之陨”、“电之掣”,目击者众多,全城居民“所见皆一”,读起来十分鲜明给人留下了真切具体的印象。更发人深思的是它出现的地点。它在扬州附近,又在甓社湖中,还被稍远的苏城人看到这不是与前面所说的扬州明珠”巧合吗?从情景上分析,且有许多类似之处。如果我们将沈括笔下的“扬州明珠”苏东坡夜间所遇的“炬火明”和这位扬州书生夜读所见的“红球”连贯一起,岂不是一起延续多年的UFO案例嘛!就笔者所知,时间跨度如此大的案例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