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华为的员工爱加班是因为他们爱钱

我希望我们的员工能够对钱产生饥饿感,希望你们每看到一分钱都会说:“这会是我的”。——任正非

任正非丰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华为之所以不断壮大,就是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为了让员工们也能对钱产生饥饿感,任正非一直鼓励员工大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并建立起相对明确的金钱目标。当其他公司都在谈论事业心和价值观,或者企业文化的时候,华为的员工却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钱的兴趣,对工资、福利、奖金以及股份的追求。这种狂热性实际上能够带来更大的动力,而且把钱作为目标也是最直观的一种衡量自己工作效果的方法。

华为公司对员工实行分级制度,级别越高的人工资也就越高:

13-C:5500,B:6500,A:7500

14-C:7500,B:9000,A:10500

15C:10500,B:12500,A:14500

16-C:14500,B:17000,A:19500

17-C:19500,B:22500,A:2500

18-C:25500,B:29000,A:32500

19-C:32500,B:36500,A:40500

20-C:40500,B:44500,A:49500

21-C:49500,B:54500,A:59500

22C:59500,B:?A:?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13级的C级员工工资最低,月薪只有5500元,而22A级的员工,其工资是最高的。通过这种薪酬分级制度,员工们就能够明确自己的级别和薪酬,也能够对薪酬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同一级别内的员工渴望成为A级,而低级别的员工则一直想办法向高级别方向奋斗。

正是因为保持了对金钱的渴望,华为员工才能够始终为更高目标而辛苦奋斗。比如华为中的很多员工喜欢加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及21世纪初期前十年,华为各个部门的加班文化非常盛行,原因就在于加班能够为员工带来更大的收益。经常加班的员工的工资要因就在于加班能够为员工带来更大的收益。经常加班的员工的工资要比不加班的员工工资更高,奖金也要高很多,这些加班带来的钱实际上成了加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挣到更多的钱”就是华为员工在工作中的一个座右铭,而这种目标追求总能够带来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员工所获得的报酬往往是国内同行业中比较高的,但更重要的是,华为员工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金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企业应该懂得用物质激励来刺激员工,员工也要懂得将钱当作奋斗的目标,虽然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金钱与物质的需求属于偏低的需求,但实际上这样的物质激励以及物质需求往往更能够迎合人心,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员工来说更是如此。

任正非认为,无论对哪一个员工来说,金钱永远是工作中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既然是这样,那么就不要掩饰自己对钱的热爱,不要掩饰自己对高工资、高收入的期盼与野心。员工们有必要建立一种金钱价值观,就是只有对钱充满野心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报酬,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向“钱”看,而是要懂得保持对钱的饥饿感。

公司的物质奖励通常是事后奖励,老板会根据员工具体的贡献值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员工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员工在进行自我激励的时候,更应该注重事前进行的目标激励,通过所设定的更高工资与物质奖励来激励自己。当一个人想看要挣到多少钱的时候,才会促使自己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能力,增加绩效,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如,很多员工在工作的第一年会将自己的月薪定位在5000元,到了第二年,则会要求自己获得月薪6000元,到了第三、第四年,他们可能已经将目标定在8000~10000元了,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奖金。这种逐渐递增的期望值就是个人奋斗的目标,而且往往会使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与专注度。

每个人都应该提升自己的工作野心,要想看去挣更多的钱,以这样的野心来推动自己不断努力和进步。有个管理学家说过:“人人都想要成为比尔盖茨,但成为盖茨的前提就是如何让你从年薪十几万变成年薪百万,然后争取从年薪百万成为亿万富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员工们都不敢谈论金钱,不敢谈论物质奖励,但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及时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野心,就要明确告诉所有人,自己参加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那些钱。“在工作中有所图”,这一点至关重要,无论是公司还是老板,可能都不会喜欢那些无欲无求的员工,因为没有利益追求的工作通常都做不好,没有企图和野心的工作都容易陷入散漫、拖沓之中。公司想要保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要紧的就是多给予员工一些物质奖励。在华为公司,高工资、高奖金以及股权分配,就是吸引员工的最大保障,任正非在创业初期甚至许诺要尽量让每个员工拥有一辆别克车,而这样的口号与承诺成了员工们心中最美好的奖励。事实上,今天的华为员工,其收入水平早就达到了人手一辆别克车的标准。

对于任何一个员工来说,钱虽然不是自己工作的唯一动力和唯目标,但往往是一个直接的原因。因此,永远不要吝啬自己的想象力和野心,从你进入职场的第一天起,就要告诉自己“我想要得到更多”,当你为别〗人的高工资而羡慕不已时,有理由告诉自己“我也想要拿到那百万年薪“。实际上,当公司第一次有人拿到百万年薪甚至是千万年薪的时候,员工们所想的是他得到了那笔钱,而没有想过也许对方恰恰是第一个想要拿到那么多钱的人,他的雄心比别人要大,自然也就得到得要比别人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