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李波:风寒、风热、阴虚、气虚……不同类型咳嗽的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李波:风寒、风热、痰湿、阴虚…不同类型咳嗽的小儿推拿

小儿咳嗽

一、概述

凡因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肺的正常宣肃功能,造成肺气上逆作咳,咯吐痰涎的,即称“咳嗽”。目前咳嗽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冬春季节及寒温不调之时尤为多见,多发生于幼儿。

咳嗽作为一个症状,可见于诸多疾病中,当咳嗽以突出主症出现时,方可称谓咳嗽,若是其他外感,内伤疾病中出现咳嗽症状,则不属于本病证。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形成咳嗽的病因主要是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肺脾虚弱是其内因。病位主要在肺脾。

1、外因

感受外邪主要为感受风邪。小儿冷暖不知自调,风邪致病,首犯肺卫。肺主气,司呼吸,肺为邪侵,壅阻肺络,气机不宜,肃降失司,肺气上逆,则为咳嗽。风为百病之长,常夹寒夹热,而致临床有风寒、风热之区别。

2、内因

内伤病因小儿脾虚生痰,上贮于肺,致肺之清肃失司而发为咳嗽。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若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进一步耗伤气阴,发展为内伤咳嗽。

(二)病机:小儿咳嗽病因虽多,但其发病机理则一,皆为肺脏受累,宣肃失司而成。外感咳嗽病起于肺,内伤咳嗽可因肺病迁延,也可由它脏先病累及于肺所致。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侵袭肺系,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痰液滋生。内伤多为脾虚生痰,痰阻气道,影响肺气出入,致气逆作咳。若小JL肺脾两虚,气不化津厂则痰湿更易滋生。若痰湿蕴肺,遇感引触,转从热化,则可出现痰热咳嗽。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若外感咳嗽日久不愈,可耗伤气阴,发展为肺阴耗伤或肺脾气虚之证。

三、临床诊断要点

1、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生。

2、好发于冬春季节。

3、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干哕音。

4、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四、辨证论治

(一)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症状区分

如果孩子的舌苔是白的,咳嗽的痰也较稀、白黏,并兼有鼻塞流涕,则说明是风寒咳嗽;

如果孩子的舌苔红、黄,咳嗽的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则说明孩子内热较大,是风热咳嗽。

1、风寒咳嗽

【症状】: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少汗,或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证候分析】:风寒束肺,肺气失宣。肺主卫表,司开合,风寒犯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频作,喉痒声重;风寒外束,腠理闭塞,故而发热恶寒;风寒外袭,经气不畅,见全身酸痛;舌苔薄白、指纹浮红为邪在表之象。

【法则】:温阳散寒、止咳化痰。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运内八卦,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推揉膻中,揉乳根,揉乳旁,揉肺俞,分推肩胛骨。

【穴位手法

开天门,

推坎宫,

揉太阳,

揉耳后高骨,

清肺经,

运内八卦,

推三关,

掐揉二扇门,

推揉膻中,

揉乳根,

揉乳旁,

揉肺俞,

分推肩胛骨。

2、风热咳嗽

【症状】: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

【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肺开窍于鼻,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气道不宜,故咳嗽不爽,鼻流浊涕;肺主皮毛,风热束表,客于皮毛,疏泄失司,故发热头痛,恶风微汗出;肺热上熏于咽,则咽痛;舌苔薄黄、脉浮红,为风热邪在肺卫之象。

【法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肺经,运八卦,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揉膻中,揉肺俞,分推肩胛骨,按揉丰隆。痰多喘咳、有干湿罗音加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穴位手法

开天门,

推坎宫,

揉太阳,

揉耳后高骨,

清肺经,

运八卦,

清天河水,

退六腑,

推揉膻中,

揉肺俞,

分推肩胛骨,

按揉丰隆。

痰多喘咳、

有干湿罗音加推小横纹、揉掌小横纹。

(二)内伤咳嗽

1、痰热咳嗽

【症状】:咳嗽痰黄,稠粘难咯,面赤唇红,口苦作渴,或有发热、烦躁不宁,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证候分析】:痰热内蕴,肺失清肃。外感风热化火人里,炼液成痰,痰随气逆,故咳嗽痰多,稠粘难咯;气火上升,里热熏蒸故面红唇赤,口苦作渴,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是痰热之象。

【法则】:清热化痰、宣肃止咳。

推拿处方清胃经、清大肠、清肺经、运内八卦、掐揉小横纹、掐揉四横纹、分手阴阳、清天河水、顺摩腹、分推肩胛骨

【穴位手法

清胃经、

清大肠、

清肺经、

运内八卦、

掐揉小横纹、

掐揉四横纹、

分手阴阳、

清天河水、

顺摩腹、

分推肩胛骨。

2、痰湿咳嗽

【症 状】:咳嗽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濡。

【证候分析】:痰湿中阻,肺失宣降。脾胃滋生痰湿,上贮于肺,则咳嗽痰壅,色白而稀;痰湿中阻,气机失畅,则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濡为痰湿内停之象。

【法 则】:化痰燥湿、肃肺止咳。

推拿处方补脾经、清肺经、运内八卦、开璇玑、飞经走气、分手阴阳、分推肩胛骨、揉丰隆、按揉足三里。

【穴位手法

补脾经、

清肺经、

运内八卦、

揉掌小横纹

分手阴阳、

分推肩胛骨、

揉丰隆、

按揉足三里。

3、阴虚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嘶,手足心热,或咳嗽带血,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正虚邪恋,肺阴受损。阴虚则内热,故见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热伤肺络,见咳嗽带血;阴液受伤,无以上承,故口渴咽干;阴虚生燥,见干咳无痰,喉痒声嘶。

【法则】:滋阴润肺,兼清余热。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肾经,运内八卦,推揉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揉肺俞,按揉足三里。

【穴位手法

补脾经,

补肾经,

运内八卦,

推揉膻中,

揉乳旁,

揉乳根,

揉肺俞,

按揉足三里。

4、气虚咳嗽

【症状】: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喜温畏寒,体虚多汗,舌质淡嫩,脉细少力。

【证候分析】:肺气不足,余邪未解。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无所主而咳嗽无力,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见喜温畏寒多汗;肺虚及脾,水湿不能运化,故痰白清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气虚之象。

【法则】:健脾补肺,敛肺止咳。

推拿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摩中脘、揉肺腧、揉足三里、捏脊。

【穴位手法

补脾经、

补肺经、

补肾经、

推三关、

揉外劳宫、

摩中脘、

揉肺腧、

揉足三里、

捏脊。

五、预防护理

1、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特别秋冬季节,注意胸、背、腹部保暖,以防外感。

2、护理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咳嗽期间,适当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避免腥、辣、油腻之品。

小儿咳嗽一定要忌口!!!切记!!!切记!!!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小儿推拿的知识与相关问题:敬请关注——“小儿推拿李波”。山东济南小儿推拿李波老师推广小儿推拿疗法,普及小儿推拿知识,呼吁学习小儿推拿,增强孩子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