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心是一巨型黑洞吗?

这个问题,可以从自然界普遍性的物质结构及宇宙结构的特殊结构及演化两个层次去理解。

(一)自然界的普遍性物质结构模型

这个问题,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

从原子到细胞,从太阳系到银河系,都明显具有中心和边缘附属结构。

虽然分子及分子链式的离子键结构物质现象在自然界也普遍存在,但自然界物质结构的主要模式,还是“中心――边缘”模型。

这是因为,在物体的相互关系与物质的运动方式上,主要是在物体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互相吸引及连接关系。

在这种物质之间因相互运动关系中形成的结构,有两种情况:一是两种物体的能量级别大致相等,谁也不能够把谁吸引过去,所以就形成了相持不下的结构;二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能级差距较大,则能级小的物体就会被能级大的物体吸引过去,则形成了中心结构模型。

为什么在自然界中“中心――边缘”结构物质现象更加广泛多见呢?

这是因为,在能级相若的物质结构中,两个物体的结构关系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平衡关系,一旦因为外因或者内因使其能级发生较大的变化的话,则这种脆弱的平衡就会打破,于是物体的结构就会解体,并且因二物体之间就会很容易向着“中心――边缘”结构演化、形成并固定下来。

所以,除自然界原来的“中心――边缘”结构外,原来能级相若的物质结构也很容易向着“中心”式的物质结构演化,于是自然界中的物体大多也是“中心”式的结构模型了。

(二)宇宙的特殊结构及演化。

按照当代主流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结合热力学定律下的宇宙发展方向,最后宇宙必然会因为熵增极限而“热寂”,然后因为自身物质重力而塌缩,直到最后形成宇宙奇点,并在吸收到足够的物质与能量后形成新一轮的“宇宙大爆炸”。

我认为,看宇宙中心是否有巨型超级黑洞,主要是看宇宙处于哪个演化阶段。

一是在“宇宙大爆炸”阶段,此时宇宙中心是由奇异点吸收了近乎无穷的物质与能量后正反物质平衡被打破后的物质喷发状态,此时宇宙中心为超级巨型黑洞。

二是“宇宙大爆炸”后,正反物质的相互运动不再象初期那么剧烈,各种化学元素逐步形成,各大星系及其万物逐渐稳定阶段,宇宙中心的巨型黑洞负熵逐渐减少,熵增加大,中心黑洞能量逐渐减弱。

三是宇宙发展中期,中心黑洞越来越小。

四是宇宙发展后期,宇宙中心负熵几乎耗尽,黑洞也几乎全部消失。相反,宇宙边缘的星系,则逐渐熵增极,向着黑洞方向发展。

四是宇宙发展晚期,宇宙中心全部是正物质,宇宙边缘则全部是黑洞。

五是宇宙发展末期,宇宙完全熵增尽,宇宙大塌缩,此时宇宙整体为一超级巨型黑洞。

六是宇宙塌缩成奇点状态,更是黑洞中的超级巨型黑洞。

七是重新开始了“宇宙大爆炸”过程,宇宙中心重新成为一个超级巨型“白洞”。

八是重新开始上一代宇宙的熵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