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這種又髒又累的活兒,越來越沒人幹了


白洋淀盛產蘆葦,水鄉村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葦地,每年到了深秋初冬季節,就該打葦了。


前些年,水鄉人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這蘆葦。
把蘆葦打下來有的直接賣掉,有的織蓆,有的打成葦箔,再出售。
那時候的葦蓆和葦箔用項很大,也能賣個好價錢,所以人們的積極性就高,家家戶戶都在打葦織蓆賣錢。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葦蓆葦箔的用項在減少。
再加上人工費的增加,蘆葦很少有人再收割了。
近幾年,雖然收割蘆葦的人很少了,但還是有一些人還在做。
人們會挑一些長勢好的蘆葦收割。
蘆葦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一個特點就是,今年收割下來,來年的長勢就會更好。
所以,一些地塊的蘆葦越是不收割越長得不好,成了惡性循環。
收割蘆葦又髒又累,還掙不到多少錢。
打葦的人一般都會上午出門帶上乾糧,到中午在船上就把中午飯解決了。
幾個人結伴出來打葦。
打葦人的雙手。
割下蘆葦後,地上長著的一小截葦茬非常鋒利,打葦的時候要穿上厚底鞋,防止扎到腳。
打下來的蘆葦運回來,找個空地碼放整齊。 圖文/樂攝影 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公眾號和自媒體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