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東南亞的勞動力很廉價?

春春的天天


為什麼東南亞勞動力廉價?

其實就是因為其勞動力素質不高,叫不起來價錢罷了。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討論,東南亞經濟發展迅猛,很多發達國家的產業都向東南亞進行了轉移,很多原本設廠在中國的工廠都大量搬遷到了東南亞,因為東南亞有著充沛的勞動力資源。

但我們再回過頭看看這些搬遷過去的工廠、企業,基本都是一些低端製造業,而這些製造業本身就是作為中國產業升級的代價,註定要淘汰的產業。

但東南亞國家公佈的數據稱,自身面臨了很嚴重的勞動力短缺。一方面是其勞動力短缺,一方面是其勞動力廉價,同時,又有數千萬的勞動力被高薪職位拒之門外。

為什麼?因為很多東南亞的勞動力達不到高薪的基本要求,東南亞不缺“人”,但缺的是高素質勞動力。東南亞人口很多,但是勞動力素質低下是不爭的事實。

以印尼為例,印尼是人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其適齡勞動力人口達到了1.27億,這個人口相當於德國和韓國的總和。

人是不缺了,但這些人素質如何呢?這其中,大學畢業生竟然不到1/10,就算放低標準,也只有17%擁有高中學歷。

如果你是用人單位,你敢將精準的用工交給這些人嗎?這1.27億人超過一半隻能從事臨時性的工作,連穩定的正式工作都無從談起。

過往,東南亞國家對於人力資源的教育和職業培訓做得不夠,這樣造成了這些勞動力沒有技能,完成不了準確的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東南亞勞動力廉價的原因。


美國高娓娓


其實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決定了勞動力的價格。

中國由於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依靠龐大的國際市場和人口紅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

而東南亞現在還有多個國家經濟發展滯後,工業水平和經濟水平都還沒有發展起來,國民收入相對較低,自然對外表現就是勞動力更為廉價。

市場經濟下,資源會向著更合理的方向流動。資本逐利,哪裡能帶來更多利潤就去哪裡。

世界經濟已經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世界各國有機互補。國際分工如果仔細觀察,同樣類似於公司職場。

有搞科研創新的,有玩金融投資和投機的,有做辦公室的白領,有普通工廠車間的藍領,也有做低端加工的農民工,還有靠祖上遺產賣礦產的富二代,當然還有維護世界和平的角色,也有救死扶傷的角色。

如果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國家身兼數職,扮演著多個角色。

投資者發現這裡的人工成本高漲時,自然會尋找另一個人工成本低的地方去建廠,去招工,開始新的生產。

僅以菲律賓為例,菲律賓語言以英語為主,當地語言和西班牙語很接近。英語水平過關的話,在菲律賓做生意就很方便。語言溝通無障礙的基礎上,當地的土地成本、稅收政策及法制環境,以及相對低廉的人力成本,營造了一個適宜的營商環境。菲律賓基礎設施的落後,也給了許多中國企業進入的機會。

根據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2016年8月底發佈的報告顯示,在中國僱用1名工人的費用,在菲律賓可以僱用2.5名。

當前隨著國內人力成本高漲,以及地價、稅收、環保等因素,國內企業運營成本高漲,經營風險加大。中低端產業向東南亞各國遷移的趨勢非常明顯。

與之相應的則是大量農民工開始返鄉,或者種植或者養殖,以創業解決就業。隨之而來的則是種植風險加大,豐收容易銷售難。而養殖也受到諸多限制,或遭遇價格暴跌虧本,或遭遇禁養無法繼續。

只能期望以此為契機,國內企業開始向中高端加工製造業邁進,完成經濟轉型,增加就業。

希望越來越好,希望!


財智成功


嚴格來說,不是所有的東南亞國家勞動力廉價。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的勞動力還是比較貴的。勞動力廉價的國家一般是越南,老撾,柬埔寨,菲律賓,緬甸,印度尼西亞。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是東南亞國家人口比較多,人口密度高。而且經濟不發達,人口受教育程度弟,自然勞動力價格就低。


飛哥與小強


我是服裝廠老闆,越南我也去看過覺得成本比大陸低不了多少,因為勞動法嚴,動不動罷工,我在深圳的工廠天天加班十一點,加班和節假日上班是沒打卡記錄的,一個月放一天假,平均工資四千二三,也有員工去勞動局告過,不過一般是幫工廠的忙的,我覺得勞動法就是保護工廠的,因為稅交的多,一年我賺兩百萬要交一百萬稅


生活不x


國際上越發達國家工人勞動成本越高,越落後國家勞動成本越底,這和一個國家產業定位有關係,第一種農業國家以非洲國家為主,缺少製造業生產力很底,勞動所得只能靠勞力糧食買賣,在加上天災和缺少資本對生產力投入,還有像朝鮮特列受國家政治影響落後國家,這部分國家都溫飽水平掙扎。第二種國家是中等收入國家,這部分國家分兩種一種陷入中等收入(比如俄羅斯、南美洲、阿拉伯、東南亞、東歐等國家),還有一種像中國、印度等在發展中國家隨然不富裕當還在發展。第三種是發達國家這部份國家(都集中東北亞、歐洲、南美洲、澳大利亞等),這部份國家有的靠技術立國(韓國、日本、德國),有的靠區位優勢樞紐資本買賣投機比如新加坡、香港、英國等,美國是綜合性發達國家,處在這些國家頂端,像傳統老歐洲南歐雖然很富看不到國家技術產品,也不是資本賣買國家,基本吃老本服務業比較發達,這部分國家未來讓人當心(一些發達國家富裕國家特列靠資源收入資源富的流油,一般都是小國像沙特、卡塔爾等)。東南亞是第二種最壞那種進入中等收入陷阱,又在中等收入最底的國家,只能靠農業和代工賺取收入,沒有自己國家競爭力產業,一切靠勞動力,沒有高素質華人應該更慘,歸根結底還是人的問題。中國是中等收入快跨入高收入國家,製造業、服務業、技術、資本買買,國際上門類綜合性最齊全國家,加上中國計劃生育,人口紅利消失,提前缺少老年社會,房價物價算髮展中國家最高的,比東南亞工資高也不足為奇!



閩江流域



回憶過去125385570


不需要那些政治經濟大道理,說俗點就是因為窮。所以對小錢很在意。好比村裡五十個人都沒錢,你出一塊錢招工拉五十包水泥。五十個人中至少有一半人願意幹,那市場價格就是一塊錢五十包水泥。雖然外面世界可能是十塊錢一包。而當一塊錢五十包過一段時間後當地人有點小錢了,就看不上這個價格了,老闆必須出更高的價格才有人願意幹。中國不斷漲工資也是這個原因。所以勞動力高的地方是因為當地人擁有的東西多,人家不稀罕。勞動力廉價是因為窮,擁有的物質少


花和尚與唐玄奘


我覺得最大是兩方面原因,最主要一個就是工人工資低,好糊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的法律法規逐步健全,沒那麼多空子可以鑽了!要說稅收土地廠房等費用,去偏遠一點的地方建廠,前幾年都是免稅的,而且土地也是免費的!


出洋相71062129


大的方面,中國的財政收入攀比之風,實際就是高稅收,一年勝過一年,企業不堪重負。小的方面,交通成本以及個人生活成本,工資給少了,招不到工人,只有增加人工工資企業才能運轉。綜合各方面因素,國內和外資企業外遷就是必然的了。


游龍戲鳳17


人多活少錢少的地方勞動力就便宜,逐步發展,逐步漲價。中國曾經便宜過,外國人(發達國家)曾經認為不可置信,無法理解,但由於低,引來發張機會,所以發展到現在就比較貴了。發展就會一切都貴,這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