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个维护”实干了吗

看一个地方、部门或单位党内政治生态状况如何,是衡量这个地方、部门或单位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步步深入,一些地区、部门、单位的党内政治生态暴露出严重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四个意识”不够强、“两个维护”在一定程度上悬了空。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深刻总结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我们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自觉做到坚决维护核心、向核心看齐,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保持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更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今年三月参加全国人大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这深刻阐明了维护良好政治生态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而坚持“两个维护”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和关键。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周本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欺骗中央、妄议中央,阳奉阴违、耍两面派;苏荣破坏党内政治生活、用人唯亲唯顺、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搞团团伙伙;白恩培“贪了10年,玩了10年,耽搁了云南10年,结交一批老板,带坏一批干部”,无不是在“两个维护”上出现偏差,给当地党内政治生态带来恶劣影响。这充分证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单位,只有坚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放松,始终真抓实干落实“两个维护”,稳步提升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水平,才能保持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健康洁净,反之,政治生态必然遭到严重破坏。

践行“两个维护”是具体的,是有一定标准和要求的。不能光听口号喊得响,更要看行动见真章。总结管党治党实践,看落实“两个维护”是否真抓实干,主要要看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情况,这是新时代做好一切工作的“定盘星”和“源头活水”。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仅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能准确把握和运用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看落实“两个维护”是否真抓实干,当然还要看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情况,这是新时代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不能搞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胡乱执行,更要坚决反对搞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倘若对中央大政方针说三道四、挑挑拣拣,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必然会消解党中央权威,污染和破坏全党团结统一的良好政治生态。同时,也要把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工作的专题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防止不顾实际、简单机械照搬照抄,做到挂图作战、打表推进,让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治生态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党在践行“两个维护”,着力净化政治生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践行“两个维护”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牢牢把握“两个维护”的要求,荡涤积弊、激浊扬清,以持续不断的努力换取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绿水青山。

(本文刊载于2018年第18期《中国纪检监察》,作者:叶子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