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梨园界旧事轶闻之崔洪、王悦、卢松、杨光、 张金铭

崔 洪

青年团鼓师崔洪小楷颇佳。又笃信佛教,早晚焚香,每彻夜读经,又喜在佛前作小楷 。余观崔洪形容,当为性急之人,而竟能作字端正乃尔,宗教、艺术之移人性情,洵不可量也!又,某日崔曰:"吾昨夜寝甚迟。"赵秀君诘曰:"'抄写经卷'否?"盖用《望江亭》戏文谑之也。

旧《洪羊洞》八贤王上场打小锣,崔洪易以大锣,非议四起。崔云:观众情绪方为杨六郎散板激起,吾恐为此处小锣所泄也。

崔洪谓某弦师曰:"移时但用京胡,汝万毋弹弦子。"弦师反唇曰:"汝才弹弦子!"盖北人谓半身不遂者为弹弦子也。

崔洪动辄斥人,声疾而暴,人知其性如此,亦不以为忤。某日某小生语崔洪曰:"凡录音时,汝不可大声呼我。"崔诘其故。曰:"汝声大,我则发懵。"崔闻之斥曰:"汝非发懵,乃是要甚么没甚么!"

或嫌武场聒噪,崔洪曰:"吾侪已安之。然入迪斯科舞厅,则心悸不堪。"朱建中曰:"汝试应节舞之,当无恙。"

崔洪曰:"《金山寺》之把子,余所见极品,乃王维良与刘秀荣也。"言已复称王维良者三。

王 悦

王悦虽以京胡名,而月琴绝佳。卢松尝问彼:"何不操月琴?"对曰:"不知谁能居此位耳。"言时以目视身旁空位,盖京胡所在也。

卢 松

《二进宫》杨波唱词:"千岁爷进寒宫休要慌忙。"后曰:"千岁爷进寒宫学生不往。"上级领导嫌其重复,遂改后为"千岁爷你进宫学生不往"。卢松曰:"临剧终杨波方敢'仗着太子叫皇兄',而此处竟敢直呼尔汝!徐延昭不以铜锤击之则不足以泄其愤。日后舞台演出至此应加身段:杨波唱完此句,徐延昭立摘其帽翅一枚,以观后效。"

卢松云:少时众人皆倒仓,唯马连生嗓好。是以常命其歌《探母》,庶几日日如是。马虽不适,亦不得不歌。其嗓音不适,不免自家另寻发声部位方法。久之发声部位畸形,遂成左嗓。迟金声谓马连生多用"混合音"。卢松曰:《探母》"叫小番"既为"混合音",如今马连生句句皆是"叫小番" 。又,马连生怕低不怕高,卢松谓其不能抒情,专擅打架也。

杨 光

戏班谚云:"大花脸,小嘀咕。"盖言花脸演员多好犹疑踌躇。或谓青年团花脸杨光:"与他在劝业场逛一上午,最多买一纽扣。拿回家中,坐对面看五分钟,还须回去退货。"

王立军

王立军彩排《打金砖》,出场吊毛既摔伤腰部。盖王平惯走双脚吊毛,而谭元寿俾之走单腿故也。石晓亮噱之曰:"伤于吊毛,倘为下高,则未必有事。"不数日,石于北京演《九龙杯》,下高伤胫。

张金铭

天津青年京剧团大阮张金铭,原为天津市京剧团乐师,岁几六旬。吾闻人曰:"金铭旧吹唢呐,无人能敌。市团演出,每至唢呐,金铭必起立吹之,响彻九霄。后至青年团(按,金铭为彼曹师长辈),亦然。而少年阴损者,俟之起身,暗去坐椅,如此者数,遂不敢起身矣。后金铭病疝气, 每吹唢呐至于吐血,遂改弹大阮,技艺绝佳。而旧时流行歌曲之《黄土高坡》者,亦倩金 铭为之唢呐配器。"余闻之憾甚,惜少时观剧不能察其唢呐也。不惟吾侪,团中少俊亦多 不知之。又闻曩者金铭性情暴躁,迨余识之,但觉突梯滑稽耳。剧团录音,张克辈不喜金铭尽性发挥,嫌阮音永,为老生京胡之羁绊,故金铭但可"阴弹"而已。每逢休憩,辄以耳贴附音箱之上,偶闻阮声,则喜形于色。呜呼,以其艺事,而老境颓唐乃尔,良可叹也!女张洁,为青年团中阮乐师,前此则为曲艺乐师。

朱建中曰:"唢呐换气,细聆则可察之。而金铭好强,久不换气。日积月累,至于患 疝气,不复能为此矣。"

张金铭初习京二胡,能三弦、唢呐。朱建中曰:"金铭之三弦、唢呐,当为中国甲乙。"又云:"金铭小唢呐亦绝佳,旧时厉慧良《嫁妹》皆用斯人。"

青年团三弦马长生,亦属耆宿,六场通透。而唢呐笛管,亦无一不能。张金铭以病不能御唢呐,马氏继之。 或辨张金铭、马长生优劣,曰:"马之演奏少个性。倘使金铭唢呐 '掌杆',长生辅之,绝佳!至于三弦,长生当避席金铭也。"

贺国钧

天津琴票贺国钧,李慕良弟子也。多用反弓,而听之不觉,人亦叹服。

江其虎

或曰:"江其虎响排绝佳,而彩排不若响排,演出不若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