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不喜歡保險,也不願意買保險?

金投網


純屬個人意見

我自己買了一份平安的純意外險,保額是10W,已經交了9年(買的時候小,每年交1500),給我爸也買了份純意外的,交了8年了(年齡問題,差不多類型的,但我爸要3500每年),都是交20年的返還型(再過11年告訴你們,錢能不能拿回來),保險我個人覺得用不上是最好的,上年爸摔到了手,要手術,社保報了60%之後,自付的平安再報60%,3天左右就到賬了,然後我還在中意人壽買了2份重疾。

之所以會買保險,想當年出了個交通意外,是自己不小心,但還是受到了點外傷,忽然就覺得人生太無常了,真遇到事,希望不給家裡帶來負擔,如果真的很倒黴,起碼有點錢留下,雖然不多,剛好看到了一個保險傳單,也不貴,就這樣買了第一份了!

我只希望我這輩子都用不上我買的那些保險!

PS.壽終正寢除外


min4014


現在,人們對保險的認識,和接受程度,已經大大提高了,尤其是購買醫療和意外保險的人數逐年增加。但不可否認,談起保險,尤其是賣保險的人,大家心裡總是會產生莫名的牴觸情緒,尤其是那些曾經有過與保險有關的,不愉快經歷的人,更是對保險銷售人員敬而遠之。

從保險進入中國開始,為了在短時間內擴大業務,保險銷售人員的入門門檻極低,很多急功近利,且完全不具有保險知識的人最先進入了這個行業。也正是由於這一部分人的,死纏爛打加坑蒙拐騙的營銷方式,使得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將保險與傳銷劃上等號。

在大多數人的意識中,保險和傳銷同樣都是在通過不斷髮展下線,使自己成為金字塔的頂部,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尤其是有一段時間,各種保險公司從招聘網站上收集應聘者信息,假立名目騙應聘者去面試,實則就是發展業務員,這樣一來,使得更多人對保險公司的看法,等同於騙子公司。

據我所知,現在的保險公司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從而淘汰掉那些專業知識不足的銷售人員,進而改變保險公司在人們心中的形象。


饕餮小娘子


“保險就兩樣不陪,這也不陪,那也不陪。“這句話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我們完全不否認“保險”是有價值的,但是保險公司靠譜不靠譜,賣保險的人靠譜不靠譜,是真的讓我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1、不是人們認為保險沒用,而是到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能找出一萬個理由拒賠。我有個朋友買的意外險,在一次旅行時出了意外,身上好幾處地方骨折,肺部受傷。理賠時保險公司的人說:達不到理賠標準,您還能動。

理解一下才知道,他們要人死了,或者至少是植物人一樣不能動才能理賠。而買保險時說的就是受傷,生病都能出保險。

2、很多買保險的賣保險的嘴甜心毒,處處是圈套。買之前恨不得當兒子,一旦交了錢就是大爺。很多條款口頭上誇大,但是文字上卻不給解釋清楚,理賠時候才看清真面目。

這不是少數,保險公司應該好好反思下。

3、上次去銀行申請貸款,銀行的業務經理勸我買保險,這樣他就好私底下幫我催催,貸款能快一些。我婉拒了,他就開始給我說保險這種投資理財多麼多麼划算。當我是傻子嗎?拿十萬塊錢存銀行,好歹還能取回十萬塊;拿十萬塊去買保險試試?

前幾天我一個同學從著名的某安銀行辭職了,我問她為什麼辭職?她說:我們銀行,所有崗位,都要承擔保險壓力,可以說是全員賣保險,我很反感,不想在某安銀行呆了。


傅一聲


保險業這麼大的體量,關係著如此多人的生活或安全健康保障,又容易引發大家的話題,但你在網絡上能看到多少保險業的負面言論?你如果仔細思考過為什麼沒有負面言論,你自然就知道大家為什麼不願買保險了,不是不願,是不敢。

你拿十萬塊錢存銀行,好歹還能取回十萬塊;你拿十萬塊去買保險試試?投資理財外加養老大病醫療,吹得天花亂墜,你看看你還能拿多少回來?即使十年後你把錢拿回來了,算算通脹貶值,你要損失多少?現階段買保險,純粹就是博傻,你有把握在你真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能拿到所謂的保障?

要我說買保險,就買那種真正的該保什麼就保什麼的,別去信那些投資理財外帶保險的。保險就是互相救濟,你沒發生什麼意外,就是上天對你的最大嘉獎,你的保費就相當於去行善救助別人了,多好啊。


徐德文O戴維科學


對保險的認識存在誤區

不願意買保險:可能是不瞭解保險

有很多人對於保險的態度是漫不經心的,有人認為買保險也沒有什麼用,純粹是浪費錢,那關於保險常見的誤區和偏見有哪些,又為什麼產生了這些偏見呢?

1. 對保險認識的誤區

第一賣保險的都是騙人的,延伸到保險都是騙人的。因為在保險行業裡,保險推銷員一般很招人煩,而且有些推銷員誇大了產品功能和收益率,誤導了一些投保人,存在一些忽悠人的保險推銷員,推銷的人不靠譜,往往連帶的認為產品也是不靠譜。

第二,買保險沒有什麼用,不需要。也有很多人覺得每年投保就要花不少錢,收益方面並不是很理想,所以完全是浪費錢。

第三,心理上覺得買保險很不吉利,因為有些保險涉及到生老病死,關於生病死亡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是想到這些心理還是覺得有些膈應,所以不願意去想,也就不願意去買這樣子的保險。

2. 為何要買保險:打破誤區

以往一些無德的保險推銷員是十分的招人嫌棄,三番五次的打電話,有的甚至推銷到家門口,而且過於熱情,誇張的說法讓人不能信服。

但現在保險行業的服務人員的素質是在慢慢提高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保險公司,不再以賣保險為主要任務,而是在宣傳一些保險知識,讓人瞭解保險。

其實生老病死是十分自然正常的現象,培養積極的認識,心態上放得為平和一些,買保險其實是一種風險的轉移,雖然保險不能完全保證災禍來臨後,一定會有一個十分完美的解決辦法,但是購買保險其實是一種提前的準備,事情真正發生是還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每個人都不能預見將來會發生什麼,但可以對將要發生的事情做一些合理的預測,並做好一定的準備,這可能就是買保險的終極意義。

如果你覺得答主說的對,別忘了點贊和關注哦~




懂財帝


我曾經是一名保險經紀人,代理各公司報險,也包含某寶上眾安保險。我自己也買了一份眾安百萬醫療保險,除掉社保理賠額是一萬以上理賠。今年做了子宮肌瘤手術,除了社保花了一萬二左右,就開始走眾安保險理賠,如果順利還可以報2000這是我想的。結果理賠結果下來了,的確是“這不賠,哪不賠”!!理由是在買保險時就有子宮肌瘤!!但合同條款健康告之確沒有任何關於這方面的詢問。大家看看他們的健康告之。
問題來了,作為我們保險經紀人都沒有辦法來很深刻理解他們的合同條款,更何況普通大眾人民。我相信很多都是買的人情保險,當真正發生需要售後服務理賠時,就多後悔買的保險了。

記住,商業保險是以賺錢為目的,他們要求買保險其實就是在賭機率。雖然上面有部門監管,但合同條款可以自己保險公司制定,只要沒有大的範圍和國家法律相沖突,他有很多可賠可不賠的條款,當真正發生理賠時,就發生了這不賠,哪不賠的情況。

重疾險如果為了心理需要,還是可以給孩子買。但上了40歲就慎重選擇吧,因為你的任何小病都可能在理賠時遇到理賠困難,在你交錢時,你絕對不知道三高類似小感冒醫院有記錄都拒賠的理由。


真艾健康


說一個我的一個保險的事吧,97年我給女兒買5份名叫少兒一生幸福的保險,每年繳1800元,按條款,業務員給我算了一下。交款到18歲共繳14年。

然後18歲成人禮金,18.19.20.21每年教育基金,22歲婚假金。如果一直都不領到婚嫁金到2.5倍能拿到7.2萬元。

我們一直到22歲領婚嫁金的時候問題來了,開始說不是22生日,要到繳費滿整年再來,當時算的是能拿5萬多,過了幾個月到滿整年日期,又說銀行卡不行,辦了銀行卡再去,只肯給三萬多。我繳費14年,每年1800,到2011年繳完已經交了25200元,2015年最終才領取32500元,連利息都不夠,更別說這些年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了。找中保投訴,最後還是轉到給我們辦理的人手裡,她說我就這樣算的,你愛找誰找誰。

94年我一月工資400每月拿出150給孩子保險,繳了14年,到2015年領取32500元,這時我一月工資10000。

想想再買這種長期保險就是傻子。關鍵是業務員拿到提成就不幹了,當時拉保險時所有的條款解釋都無效,中國人保就是坑!


19150562



嚴格的說,不是中國人不喜歡保險,而是保險給中國人的親身體驗太糟糕,導致中國老百姓對保險越來越警惕和反感,於是給外界產生,中國老百姓越來越不喜歡保險的錯覺!

以本人為例來說,由於本人在國企工作,五險一金都由國企代扣代繳,本人根本無需為到底交不交“五險一金”犯難,也不用擔心哪天交沒交保險!而在實際生活中又能實實在在的體會到了交保險的好處。比如看病、住院、買房或裝修時,因為有相應的保險,只要按規定去辦個手續就可以了,又簡單又省事,更重要的是,省錢!


我和家人曾在推銷保險者的鼓譟下買了幾份社會保險,簽訂保險合同時,保險人員把他們的保險品種說的好上天,但到賠償時,各種的不行,讓你瞬間有被騙被耍的感覺。而這個時候的保險推銷人員,往往是躲著不見,這就更加深了人們對社會保險的惡感!

其實,保險這個東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出門旅行成家常便飯、消費檔次不斷提高、保險意識不斷增強等,一定會顯得越來越重要,也會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歡迎!只是保險公司應該儘快從重推銷,向重服務轉向,讓人們在真實的享受到保險的好處的同時,也讓人們能夠體驗到更加人性化的保險服務,唯有如此,才能重塑保險的形象,才能讓保險的真真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讓保險成為推動我國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優質增長點”!


據《中國投資諮詢網》近期披露,“去年(2017年)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的一年新業務價值分別是493.1億、508.1億、190.4億和104.5億,如果不考慮償二代實施的影響,同比分別增長56.4%、64.7%、58.4%和57.8%,平安人壽成為去年新業務價值的“增長王”。”


笑笑叔


為什麼不喜歡買保險賣保險的心裡沒點b數嗎?

早在五六年前我媽去郵政儲蓄銀行存錢,不知道怎麼的被太平洋保險的人忽悠買保險,五萬塊錢沒存銀行,全買了保險,我媽回來高高興興的拿著太平洋保險送的一套餐具。

後來過了兩年想取出來被太平洋告知時間不到不能取,我媽問他們什麼時候到期?他們說我媽簽了十年的合同!我媽,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只上到五年級,保險合同密密麻麻五六頁,忽悠著我媽簽字。

五萬塊錢取不出來還得了,當時我年紀還小什麼也不懂,反正我們當地被騙的不少,組團去銀行鬧。迫於壓力有些人取出來了,像我媽這五萬的只取出來一萬,剩下的以後給,太平洋保險給的說法是現在全部取出來會虧的,到三四年取就漲好多錢。

今年,我媽不顧保險方面勸阻,把錢全部取出來,打電話的時候保險人員還說再等一年,我媽就是不同意,今年必須全部取出來完。對方終於妥協,說看看能取出來多少,錢款下來後第一時間通知我媽。

猜猜五萬塊錢存保險五年一共取出來多少?四萬五千八!五六年前就投資生意的話肯定賺不少。

現在,我媽除了強制交醫療保險和車險,其他的一概不買,去銀行就存錢取錢,保險都是騙子。😂😂😂


多啦a夢的萬能口袋


我是太平洋保險的客服經理,冒著被噴的危險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普及下保險分類,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又分為壽險、財險和再保險。

社會保險的中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已經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誰再沒有社會保險,就是傻。

財險中的車險也已經成了有車人的標配,起碼得有交強險吧,否則沒法上路。

題主所說的保險,大概是商業保險中的壽險吧?

所以,很多人討厭保險,其實他們已經在用著保險。

之所以不喜歡保險,是因為他們不瞭解保險,之所以不喜歡保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用到保險。

一些人不喜歡保險與保險行業大環境有關。保險代理人門檻低,三教九流的人都能賣保險,培訓少,經過三天培訓就上崗,專業知識掌握不好,展業技能不高,對保險責任不熟悉,誇大其辭,採取情感綁架,上門騷擾等形式,真出險服務不到位。所以有些人因為討厭代理人而討厭保險。

我妹妹去年因乳腺癌住院期間,同病房的人都說,要是有份保險多好啊。可是人已經到了醫院,再買保險還來得及嗎?

儘管如此,僅太平洋一家公司全國已經有1.4億客戶,19大提出的人均3500元的目標已經快實現了。

我是小帥影視,一個專業的保險代理人,喜歡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