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脾氣暴躁,教育出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缺點,你發現了嗎?

大多數的爸媽在生娃之前,脾氣並不大,過著和和美美的兩人世界生活,但是自從有了娃之後,這種氛圍就變了,兩個人脾氣變得開始暴躁,家裡更是雞飛狗跳,究其原因,家裡的熊孩子才是導火索!尤其是等孩子大點開始入學的時候,便是爸媽脾氣集中爆發時期。

而這個時候大多數的爸媽會把自己的暴躁脾氣發洩在孩子身上,真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奈和鬱悶。孩子做錯事,做錯題,惹了禍,做事墨跡等等,都是爸媽開始發火的原因,對孩子大吼大叫,嚴加管束,但是這種行為卻無時無刻不在傷害孩子,主要體現在孩子很難形成自己的個性。

在這種家庭教育氛圍下,孩子會教育成什麼樣的孩子呢?希望家長們都好好這篇文章:

一、孩子優柔寡斷,猶豫不定

有些爸媽把強勢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或者做的欠缺了一點,就大聲指責孩子,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怎樣。長期如此,孩子會變得優柔寡斷,做事經常猶豫不定。因為每次做完事情後,都會被你大罵一通,哪怕只是一點點小事,自己都不敢做決定,他被你罵怕了。

二、沒有主見和自信

強勢的人,總愛遵循自己的意願。孩子鼓起勇氣向你提個想法,你卻總是千方百計的還是用你原來的方法,甚至對孩子的想法嗤之以鼻,不予理會。孩子有想法,積極勇敢的告訴你,應該是一件被誇獎被鼓勵的事情,但是卻只得到了批評。時間長了孩子做什麼事都沒啥主見了,習慣性的依賴大人的安排和指示,自信心也會慢慢去缺失。

三、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因為受到爸媽的過多管束和制約,即使是自己在做一些小事的時候也是膽戰心驚,一會想著顧及這個,一會想著顧及那個,生怕自己做錯一點被爸媽發現,批評一通,所在在專心做事的時候就會 不能全身心的去投入其中。時間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會慢慢受到影響,甚至是造成專注力的長期缺失,這對孩子以後的學業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四、敏感,過於在乎別人看法

被吵罵慣了,就會覺得自己做的哪哪都不好。怕自己做的決定,做的行為被人看到,被人笑話,行事小心翼翼。這樣的孩子也有些完美主義者,自己做的事情都要達到盡職盡美。但也會因為自己的"小心翼翼",錯失很多機會。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性格的養成和父母的言傳身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孩子長時間受脾氣暴躁的爸媽的影響下,很大程度上孩子的性格也會慢慢變成脾氣暴躁型,嚴重還會造成比如多動症與注意力不集中、抽動症中的情緒問題、兒童各種情緒障礙、說謊,用謊言來緩解內心的痛苦、因為煩躁或者自卑而厭學、男孩子因為情緒調控力差而容易形成網癮、嚴重抑鬱的孩子會出現自殺傾向,情緒免疫力低的孩子在成年之後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中標的爸媽開始自責了,如果你們正好也是這種脾氣暴躁的父母,就請你們趕緊糾正一下對孩子教育態度吧,棍棒教育之下並不能出人才,卻恰恰相反會害了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對孩子的心理造成終生的影響,強勢的爸爸媽媽,平時不如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實行孩子的提議。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就先讓自己冷靜一下,孩子畢竟還小,我們要給孩子時間,讓他慢慢成長,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反而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