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裡每個角色都深入人心,除了演員演得好外,是不是跟當時可看的電視劇不多有關係?

且聽風吟154201046


跟當時電視劇的多寡沒有任何關係!80年代中國拍的電視劇不多,但那時擁有電視機的人也不多。《紅樓夢》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當時王扶林接到上級通知,要拍攝古典名著《紅樓夢》,這算是一個重要任務。因此王導演和眾多專家都非常興奮,自然要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二,《紅樓夢》拍攝的時間長,光前期籌備就進行了三年。由於賈府以及大觀園無法在歷史建築中尋找到與之匹配的,因此在河北省正定縣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榮國府、寧國府,以及寧榮街。大觀園建在北京宣武區。在建設過程中,劇組就已經跑遍全國取景,拍攝了一萬多個鏡頭。與此同時劇組又在上海、浙江、江蘇、北京、四川等地海選演員,當時報名的有一萬多人,最後錄取了50名。這50名演員又在北京大觀園進行培訓,全面瞭解《紅樓夢》的內涵!



三,專家學者靠譜。編劇周嶺每寫完一集後,都要送給周汝昌先生去看,周汝昌提出意見後,周嶺再酌情修改!演員服飾的指導專家是沈從文先生。沈先生寫有《中國服飾史》。民俗專家是鄧雲鄉,因為拍攝《紅樓夢》,鄧雲鄉還寫了《紅樓夢憶》、《紅樓識小錄》等書。尤其是《紅樓夢》的編曲王立平先生,可謂傾其所有創作了13首配曲以及背景音樂。其中僅《葬花吟》一首,王立平就寫了一年零九個月。歌曲的演唱者陳力老師,原是北京紡織廠的一位女工,被劇組選中進行演唱,當時陳力的丈夫剛剛去世,陳力在演唱中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融化了進去!



四,心思純粹。當時劇組只是一心一意把《紅樓夢》拍好,為人民奉獻出一部經典電視連續劇!

五,演員對《紅樓夢》的理解深刻,每個人都入戲很深。當時王扶林就對演員們說:你們能夠參予《紅樓夢》的拍攝,是一輩子的幸運。演好了這部電視劇,你們將再也無法拍攝別的戲了,因為這就是藝術的頂峰!果不其然,《紅樓夢》之後,這些演員大部分都沒有拍過別的戲!而她(他)們後來的人生經歷,似乎也與紅樓夢裡的人物一樣,戲裡戲外有了很多巧合之處!



六,87《紅樓夢》最大的魅力是“以情感人”。這也是所有藝術作品成功的本質!80年代拍攝的四大古典名著電視劇都圍繞這個中心,《紅樓夢》自不必說,就是《三國》、《水滸》、《西遊記》等,都是如此:《三國》的“情”是“家國民族”之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開,英雄人物輪番登場,每個人物都想統一華夏,完成大業;《水滸》的“情”是“兄弟聚義之情”,是官逼民反,揭杆而起;《西遊記》的“情”是”天下蒼生之情”,為求真經普世利民而執著前進,師徒四人不斷有矛盾、又相互和解,共同面對!



反觀現在,電視劇拍地越來越多,可真正“有情有義”的電視劇幾乎沒有,大部分都是“無情無義”的。導演只知道譁眾取寵,搞上一大堆特技鏡頭,實質內容一點也沒有:要麼是從褲襠裡掏出手榴彈,要麼是騎著自行車攆火車;好不容易有個當代題材的還是婆媳大戰,一窩碎嘴子在插科打諢;看個都市劇吧,又全是偽現實,拿著1500的工資過著億萬富豪的生活!!!急功近利,目的不純,投資1億演員拿走8000萬,偷稅漏稅洗錢犯罪,誰還有心思為人民好好拍攝電視劇?


雪舞冰藍文史談


那個時代電視劇比較少也算一個因素。但是看87版紅樓夢紀錄片,演員吃住在一起,一起看原著,一起研究劇,有時就特別感慨那個年代演員基本都是實打實的演員,87版的紅樓夢不愧是經典


糰子娛樂報道


一是演得好,二是劇情把握大部分忠於原著,發揮方面也合情合理,獲得各方面贊同,三就是之前的紅樓夢戲劇高潮都是99回黛玉仙逝寶釵成婚,87版重點突出了小說的社會性一面,即四大家族敗落。四就是當時電視劇少。


老舵手659


我認為是有關係!但經典是否成經典這種關係影響力不會很大!更多的是因為本身的造詣形成了空前的影響力!這裡說空前造就經典,沒說絕後!

而說有關係,是因為在可支配資源比之後的時間少的可憐的情況下製作出來的電視劇藝術造詣還要高(比大部分都高),同時因為資源少所以其他電視劇就少,就更現其鶴立雞群的優秀。


kalaisgou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也與演員踏實刻苦的訓練和精湛的演技有關。


8點28的Little美


每部電視劇人們都是喜歡第一部的。認為演技好。後來翻拍的都不認可!


妙通1


兩種因素都有,一是87版《紅樓夢》確定排的認真,並沒有過多考慮市場因素,而是一心把經典排好,二是當時娛樂形式確實沒有現在多,如今光是一部手機,就傾倒了男女老少。


智風林


這是因為以前影視製作都比較嚴謹,不像今天這樣粗製濫造,臺詞、服裝、化妝,以及身段動作都貼切歷史社會文化。